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国内221个续断分布点数据和38个相关环境变量,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和Arc GIS分析续断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和生态特征.结果表明:续断在中国的最适生区主要在四川省南部、云南省西北部、贵州省西北部,广西、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份也是续断的适生区;最暖季降水量、气温的季节性、年均温、降水的季节性是影响续断适生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49.9%、23.3%、10.0%、9.2%;续断最适宜的生长范围为最暖季降水量在500~866 mm、气温的季节性在4 170~8 333、年均温在11~19℃、降水的季节性在55~100左右的地区.研究结果不仅阐释了最适合续断生长的自然环境,也为续断的生产区划以及人工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野生玫瑰是珍稀濒危植物,被列入我国二级保护植物目录。目前,大量研究针对野生玫瑰种质资源保育展开,但较少对其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及预测进行总结性报道。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对野生玫瑰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野生玫瑰自然条件下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野生玫瑰主要分布于滨海地区,在东亚地区为原生植物,在欧美大陆则逃逸成为入侵植物。预测模型显示东亚地区滨海区域仍为野生玫瑰主要潜在分布区,并且有向内陆地区扩散的趋势。本研究通过种质资源调查分析并通过模型预测对野生玫瑰分布状况进行初步总结,将对野生玫瑰引种栽培、未来分布区域预测等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海岛植物区系的组成和特征,对福建平潭岛维管植物区系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同纬度地区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平潭岛种子植物及其地理分布类型具有以下特点:平潭岛共有维管植物83科234属327种,含被子植物80科231属323种;海岛植物群落以双子叶植物为主体,小科和单属科的数量占总科数比例高达40.97%和50.60%,大科、中科仅占2.41%和6.02%;属水平上,单种属所占比例最高,达76.50%;平潭岛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热带与温带交汇的特点明显,热带分布型属和温带分布型属分别占调查总数(世界广布型属除外)的60.41%和37.56%,其中泛热带分布型属和北温带分布型属是平潭岛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福州森林公园维管植物的种类、区系组成、分布类型,热带、温带成分交汇特点相同.2地科、属、种水平上的相似程度分别为28.21%、10.89%、4.33%,其维管植物科、属、种数较大陆高出12.16%、105.26%和106.96%,被子植物的属、种数比大陆分别高出108.11%和108.39%.平潭岛维管植物与大陆植物的区系分布及特征相似,但受到海岛环境、气候、人为活动等影响,其植物区系组成较大陆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是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明确它的适生区域对该树种的科学区划和引种栽培意义重大,现结合3S技术,采用相似优先比的方法,从气候和土壤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以土壤有机质、年平均温度、≥10℃积温、土层厚度和年平均降水量为主导因子,对木麻黄在漳浦县下属22个乡镇的适宜性进行分析和区划,并根据测定结果划分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勉强适宜区3个生态区。结果表明:木麻黄在漳浦县各乡镇的分布以一般适宜区为主,适宜区分布在马坪镇,勉强适宜区分布在六鳌镇、赤湖镇和古雷镇。适宜性区划为木麻黄的引种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候知识包括十三种典型气候类型的名称、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以及气候的变化和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等。其中,气候资料的判读又是高考复习中疑难问题较多的内容。气候资料主要有气温高低、降水多少及其季节变化。包括各月平均气温、各月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等。有时还可结合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植被类型等情况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6.
绿洲与荒漠过渡带气候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南麓山前绿洲轮台、过渡带肖塘气象站1992-2002年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绿洲与过渡带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肖塘过渡带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分别低于轮台绿洲;而蒸发量、年平均风速则大于轮台绿洲.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5,(5):79-86
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甘肃省华亭县天南星科各分类群进行了整理.结果表明,华亭县天南星科植物共11属,16种,1变型,其属和种分别占全国分布的31.43%和8.29%.除芋属(Colocasia)无分布外,基本上包括了天南星科在甘肃省分布的全部属,种数在全省种数分布中占48.57%.种数分布最多的一个属为天南星属(Arisaema),分布有5种1变型,其次为喜林芋属(Philodendron),分布有2种,其余9个属各分布1种.此外,调查中发现华亭县分布新纪录有3种.同时编制了华亭县天南星科植物分属与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分析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模式。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  相似文献   

9.
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气候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30个气象站点1982—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1982—2013年,洞庭湖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5.6~17.7℃之间,年均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以0.38℃/10年;年降水量在975.2~1 833.6 mm之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9 mm/10年。(2)空间上,整个流域气温上升,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是流域东北部,有五峰(0.98℃/10年)和长沙(0.7℃/10年)两个极值中心,其他区域增温幅度较小;流域内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呈递减趋势,递减幅度较大的区域是流域北部和东部,而桑植、吉首、沅江和道县等部分地区降水量呈递增趋势。(3)气温呈上升-下降趋势,1998年为气温突变年份;降水量呈递减-上升-递减趋势,降水量突变点出现在1993和2009年。(4)洞庭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存在6年的强显著周期,还有14年和23年尺度的变化周期;年降水量存在3年的强显著周期,6年和16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总体气候呈现明显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武都区气象局1959~2008年的月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武都区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都区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9.1%,尤其是1983年,年降水量达到近50年历史最高值,年平均降水量为574.25mm,但1997年,年降水量减少到近50年历史最低值,年平均降水量为225.41mm,是近50年干旱较严重年份.进入21世纪年降水波动不大,2006年以后降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旅游气候舒适的持续时间直接影响到旅游季节的长短及客流量的年内变化。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流变化主要受气候影响,入境旅游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0.587%;国内旅游客流变化除了受气候的影响外,还受闲暇时间等非气候因素的影响,国内旅游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0.262%。  相似文献   

12.
Recently, many organizations involved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ve initiated programs that aim to educate visitors or other publics who interact with nature-based resources about the impacts and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s occurring because of climatic changes. However, many psychological, human-evolutionary, and social–ecological processes that impede individuals’ ability to notice or respond to (e.g.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behaviors) climate impacts in nature-based areas, or in their urban-based home communities, may influence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By reviewing and examining these found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ir potential influence on an audience’s attitudes and beliefs towards climate change, we outline and explain their importance for research. Based on these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human-evolutionary, and social–ecological processes, the authors conclude by identifying how researchers can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se processes and their potential impacts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utcomes.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引起自然资源环境变化,进而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北极气候变化最明显,开始影响生态变化;而北冰洋这块“净土”也随着海冰的减少,使得夏季通航和资源开发成为潜在工程行为,多国纷纷对北冰洋的主权要求施展本领。北极气候变化对加拿大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引起了加拿大政治界、科学界、工程界、民间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加拿大和中国的国情出发对两国在气候变暖的共性问题上做比较分析,将为国内外同仁提供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人工栽培条件下,对全光照和遮光处理的醉翁榆和琅琊榆两年生实生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榆树在40%自然光下生长良好,并且醉翁榆在形态上通过增加叶片长度、宽度、叶面积、单叶干重,提高南向枝条比例,在生理上通过增加更多叶绿素含量从而表现出对弱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有关天气预测的尔比是尔比中出现最早且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类。该类尔比是凉山彝族在对大自然的不断适应中,对气候变化规律长期观测,总结形成的地方性知识,具有预测天气、灾害预警,并指导彝人因时因地开展生产等功能。用结构人类学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对气象尔比的结构进行分析,其表层结构是具有强烈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形式,深层结构则对应了彝族天人和谐的自然伦理和日常生活中遵循的道德伦理。对于气象尔比的研究与利用,将会保护彝族的口传文化,并促进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贵州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气候特点及中西部和南部几个代表城市的气温、湿度、风等观测资料进行了舒适指数、风效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指出贵州优越的气候全年均可开展旅游活动,还可充分利用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的优势,发展疗养旅游。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对野生植物狼牙刺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态修复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狼牙刺在经济、生态、药理作用等方面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生态养生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为背景的旅游,依赖生态养生旅游的发展根基是各项资源基础,包括容气资源、气候资源、山林资源、水体资源和养生文化资源,但各项资源的地位不同,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设计出评价方法,以此来探讨具体旅游地开展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的适宜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依据南岳衡山的气候特征和旅游特色,对着衣指数进行了订正,并基于温湿指数(THI)和风寒指数(WCI),建立了气候舒适度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南岳高山观测站59年(1953~2011年)气候资料,对南岳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岳旅游气候舒适期为5月~9月,其中5、9月更适宜旅游;不舒适期为1~2月、1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