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从能量的本质要因出发,对三大定律统一进行了论证,其中惯性定律没有考虑物体的能量特性,第二和第三定律均没有考虑力的时间积累特性。如果从本质上来探讨牛顿三大定律,三者将统一为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2.
李荫 《中国科技纵横》2010,(14):264-265
磁场力是自然界的基本作用之一,是电与磁相互约束、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的理解磁场力的概念,必须清楚洛伦兹力和安培力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作用过程。笔者从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对磁场力做功的过程的分析;磁场力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分析;以及安培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在电流元的相互作用时的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并得出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虎桂花 《科教文汇》2012,(9):122-122,129
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牛顿的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等这些规律在整个物理学中占主干地位。这些物理规律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物理规律课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能量守恒定律在科学上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被誉为自然科学的基石。恩格斯把它叫做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并将其与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列在一起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一定律的发现过程也较独特,一般而言,一项科学发现常常与某个科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因为他在这一发现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贵刊 2 0 0 0年第 7期刊登的《鱼尾巴挑战牛顿第三定律》一文的作者由于对牛顿第三定律没搞懂 ,得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结论。《鱼尾》认为 ,当作用点滑动时 ,反作用力小于作用力。《鱼尾》举例说 :汽车在轮子打滑时所获得的推力比不打滑时减小 ,是因为打滑时阻力(即反作用力 )减小。用该例说明在同样的作用力下所得到的反作用力大小不一样。这是明显错误的 ,实际上在这两种情况下轮子经地面的作用力是不一样大的 ,虽然汽车发动机同样在转 ,但在打滑时轮子发生空转 ,阻力减小 ,“有劲使不上”,所以此时发动机输出的力量减小 (因轮子转速增…  相似文献   

6.
金涛 《科教文汇》2010,(18):126-127
我们可以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及电荷在匀强电场中的电场力等作为特例都纳入此恒力系统来研究问题,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在只有恒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与恒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不变。首先通过证明恒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从而引入类保守力,通过类比引入恒力势能,进而把重力做功、电场力做功等与之相联系的重力势能及电势能也纳入此系列,最终将能量守恒定律进一步推广到一般;同时也为物理学关于功与能的关系作一更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7.
任何物体,不管是一个铁球还是一根羽毛,如果在真空中自由下落,其加速度必然是一样的,因而必定同时落地,这就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所发现的自由落体定律。这一定律直接推动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出关于力的运动的三大定律。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可是,这一300多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近来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华盛顿大学的费希巴克经过实验宣称,不同性质的物体在真空中下落时并不具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 其实,匈牙利的物理学家富佛斯早在1892年就已经在一次真空实验中意外发现,不同重量物体的…  相似文献   

8.
要使原子电离,外界必须对原子做功,使电子摆脱它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的束缚。而原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吸收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这就使得原子并非能将所有的光子都吸收。当可见光光子不能被原子吸收或有极少量能量被吸收,这样的可见光光子透过物体后,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透明的。任何物体都有可能达到“透明”状态。根据热力学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物体的温度越低,其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等)的动能就会越小,如果要克服原子间的库仑力,使原子(或分子或离子)电离就需要更大的能量。当可见光的能量hv相似文献   

9.
人类对天文现象的认识曾经历过漫长的道路,从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从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对时空的认识几经更新.然而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如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值究竟是多大?它是一个常数,还是会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牛顿反平方定律严格成立吗?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等效吗?光子的静止质量严格为零吗?这一个个问号深深地吸引了一群受好奇心驱动、乐于探索的年轻人-他们就是以长江学者罗俊教授为带头人的华中科技大学引力实验与理论研究群体.近加年来,他们埋头于喻家山下山洞内的引力实验室,远离尘嚣、潜心钻研,取得了一项项引人注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
近年来的观测结果已表明暗能量确实存在。暗能量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万有斥力。万有斥力定律是这样的:自然界中任何两个或两组运动中的物体之间,相互排斥,会产生斥力。斥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某次方成反比(这里先设其为3次方)。同万有引力一样,万有斥力也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力。在万有斥力的作用下,宇宙加速膨胀。  相似文献   

11.
社会物理学使用自然科学方法,探究社会规律与运行法则,是计算社会科学的支撑学科,先后经历机械社会物理学、量子社会物理学、计算社会物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具有系统共性,这是社会物理学的认识论基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牛文元三大理论体系、三大公理体系等,构成社会物理学的基础性理论体系.社会物理学存在两大类研究工具,即行人动力学模型与社会网络模型.社会物理学在社会研究方面应用广泛,包括人类群体行为(格子气、元胞自动机、磁场力、排队、社会力、分子动力学等模型)、政治学研究(磁铁磁性、地震算法、平均场理论、热力学原理等模型)、产业发展研究(工农业介质、反射与折射)、城镇化方面(牛顿引力模型、"断裂点"理论)、人口迁移方面(势差导致梯度、梯度引起力、作用力引起流)与网络舆情研究(社会燃烧、社会激波、社会行为熵等理论).在计算社会科学时代,社会物理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引力把人锁在地球上无论你跳得多高,你终究要跌回地球,这是人的基本常识。是什么把人给困住了?苹果为什么总是朝地面掉落,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地球是球形的,人为什么不会"掉"入太空,相反却能在地面上行动自如呢?当电梯升起时,人的脚为什么会感到有一个向上的力呢?……这些问题的惟一答案就是——地球的引力作用。牛顿回答道: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相互引力,引力的大小同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引力影响,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在意,但是,引力对人体乃至地球的影响是非…  相似文献   

13.
J.D.贝尔纳 《科学学研究》2020,38(4):577-585,587
如果恩格斯不是在19世纪的革命斗争中与马克思一直并肩战斗的伙伴,毫无疑问,他将主要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而被铭记。恩格斯对科学方面的兴趣很早,科学知识深厚,并以超常的敏锐继续保持着对他那个时代的科学发现的理解,比职业科学家更加开放地接受新思想。作为一个科学史学家,恩格斯是特别杰出的。他和马克思首先理解到科学理论发展与生产方式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在未完成的《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恩格斯首次系统表述了存在于自然界与社会中的辩证法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面的相互渗透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从自然界作为整体的辩证过程,恩格斯强调了19世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个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包括电磁感应定律所涉及的光与辐射热,电与磁在内的能量形式即自然界运动的统一)、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及其内在机理。对于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类社会起源和家庭起源这些科学前沿问题,恩格斯梳理了这些问题中的每一个,并且对每个问题他都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