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美国海洋渔业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研究,总结出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提供域外参考。通过对美国海洋渔业一手文献的分析,研究其有效遏制渔业资源衰退的管理方法,并综合运用学科交叉与比较研究方法,剖析其制度运行的内在机理,即在尊重海洋生态系统前提下、科学评估海洋鱼种资源数据基础上,制定渔场重建计划,采取有限准入权、份额捕捞、过程监管及社会配套等综合管理措施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系统性管理。最后,针对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出应在科学评估鱼种资源最大可持续生产量基础之上创新海洋渔业管理制度,将产出控制与投入控制有机结合,探索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渔业管理计划及配额捕捞模式,从而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评估方法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的探索难点和热点。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就东海沿岸三省一市渔业保护区制度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问题,与现行东海渔业保护区的多方利益主体开展了11个指标意愿/满意度的面对面问卷调查,并进行模糊多准则和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休渔、禁渔区和禁渔线制度对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业生产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适应我国现阶段渔业管理水平和渔民觉悟水平的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措施,但仍有近58%的利益相关者认为目前的东海渔业保护区制度有待较大改进之处。因此,建议将伏季休渔期提前至5月,取消大黄鱼幼鱼保护区,将渔用柴油补贴转为禁渔补贴,和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以及增加包括渔民在内的公众参与渔业保护区决策的参与度等措施。这对制定合理的东海渔业管理措施、解决各方间矛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9,(10)
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渔业人口众多,海洋渔业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高素质的渔业船员队伍是实现渔业安全生产和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渔业船员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的硬件建设、培训教学手段以及培训管理方面阐述切实提高渔业船员培训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晓琳 《资源科学》2010,32(4):606-611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是目前全球渔业管理的新理念,其要求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渔业管理决策,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加强各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目前东海渔业管理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对内,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不断衰退;对外,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后,近海捕捞作业压力因大量渔船回归而进一步加大.因而,探索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对于解决东海渔业问题应该是一种有益尝试.实现基于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管理首先在立法上应修订现有渔业法规,增加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定.其次在实践中应采取多部门协作、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建立海洋保护区和生态监控区、加强与日韩合作等措施,切实推进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在东海实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渔业正处于产业化快速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的拐点阶段,发展低碳化海洋渔业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优化和创新碳汇渔业产业运行机制面临着迫切的实践需要,发展碳汇渔业,对于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通过对"碳汇渔业"内涵、固碳机理、碳汇能力以及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四个方面的文献回顾与简要评述,认为碳汇渔业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亟需科学的政策调适与制度安排才能予以保障,宏观激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推动碳汇渔业的发展,如何选择合理的海洋水产养殖业产业组织模式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对建设现代渔业的认识也在深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渔业发展的步伐与日俱进。关于现代渔业的标志,比较有共识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金融保险技术和装备为支持,以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从业者素质为目标,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渔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洋渔业正处于产业化快速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的拐点阶段,发展低碳化海洋渔业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优化和创新碳汇渔业产业运行机制面临着迫切的实践需要,发展碳汇渔业,对于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通过对“碳汇渔业”内涵、固碳机理、碳汇能力以及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四个方面的文献回顾与简要评述,认为碳汇渔业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亟需科学的政策调适与制度安排才能予以保障,宏观激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推动碳汇渔业的发展,如何选择合理的海洋水产养殖业产业组织模式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多准则渔业管理政策优选研究——以东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已建立的东海EwE模型基础上,采用EwE中的"渔业政策优选"模块,根据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模拟系统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准则下对多种渔业管理政策的响应,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从政策方案中选出"最理想的"东海渔业政策架构.模拟的时间尺度为41年,备选方案包括3个单准则方案、1个多准则方案和31个"复合准则方案".结果表明:单准则方案和多准则方案将导致各种渔具捕捞努力量发生较大变化.35个方案间的比较分析结果为基于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管理(EBFM)和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①单一准则的渔业管理策略和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多准则渔业管理策略不能实现EBFM总体目标;②就东海目前的渔业经济和社会状况而言,不宜过分地抬高生态系统准则在渔业管理中的地位,经济和社会准则仍然重要:③东海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减少拖网和虾拖网作业、控制围网和流刺网作业、大力发展外海渔业.  相似文献   

9.
《学会》2021,(8)
福建省是我国海洋渔业大省,海水养殖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海洋捕捞产量位居全国第三,海洋渔业为保障优质动物蛋白供给、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促进渔业产业兴旺和渔民生活富裕等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在实现碳中和/减排二氧化碳、净化水质/缓解水域富营养化等生态服务功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在广泛调研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福建省海水养殖、伏季休渔、限额捕捞、增殖渔业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渔业高效管理和实践的成功案例,从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海水养殖业和发展资源养护型的捕捞业两个方面,提出了适宜福建省海洋渔业绿色发展的实施路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以期为福建省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98年至2000年间舟山群岛地区鱼类栖息地环境、渔业劳动力和管理措施、渔获物产量和产值等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参数的海岸剖面分析模型(CTAM)的构建,实现该地区渔业资源变化以及渔获物、现金和劳动力流通的可视化,初步评价近海、外海大小型渔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为东海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分析结果表明:①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长可通过鱼类栖息地的保护和渔具类型与规模的控制实现;②舟山地区可加强海洋捕捞业的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③科学发展舟山群岛渔业需要严格控制近海渔业,做好近海小型渔业转产转业工作,并适当发展外海渔业,同时做好近外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鉴于污染指标的不易测度,前人研究海洋渔业经济时极少从定量角度关注非期望产出。本文以海洋天然渔业水域污染所造成的负效应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SBM(Slacks Based Measure)模型,对2004—2015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区的海洋渔业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Kernel密度和Tobit模型分析各省市区海洋渔业经济效率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时间序列视角,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率值持续低迷,说明近年来中国海洋渔业经济转型升级规制尚未发挥预期的效果;(2)基于时空视角,中国沿海11个省市区的海洋渔业经济效率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且未得到有效改善,说明中国沿海地区渔业经济发展水平失衡;(3)基于全局视角,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率整体偏低,说明中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速度较迟缓;(4)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第一产业比重过高是影响中国整体海洋渔业经济效率持续走低的主因,技术水平偏低是影响海洋渔业经济效率的关键,说明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继续沿用传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的模式在运行。为扭转渔民就业专业化水平与效率的负向关系,渔业转产转业政策需提质增效。未来中国海洋渔业经济转型面临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双重挑战。在以制度创新引领体制转型升级前提下,根据中国沿海11个省市区的不同资源禀赋,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走特色差异化创新发展之路是提高海洋渔业经济效率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2.
南极磷虾渔业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极磷虾资源量较大,但开发技术要求高。2008年我国有关政策明确了"支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开发南极磷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远洋渔业提供一个新的机遇,并可缓解我国管辖海域渔业资源压力、为国内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捕捞与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养殖业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将会促进各国对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南极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从1991年开始制定有关磷虾的养护措施。对于确定磷虾渔业,其养护措施规定的内容主要有:作业方式的准入、预防性捕捞限额、触发水平、渔期、观察员、数据收集、海洋环境保护等。探捕渔业需要得到养护委员会的批准方可进行,且在数据收集等方面比确定渔业严格。预计未来的磷虾渔业管理在数据报告、观察员覆盖率、提前通报等方面将严格规范,并对科学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下,我国开发磷虾资源需要国家和企业间合作。国家需要增加对南极渔业生产的经济、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企业及渔船管理;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各项养护措施,及时、准确报告有关数据,配合国家履行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13.
加强管理 深入研究 保证山东渔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海洋生物资源是最重要的海洋资源,海洋渔业是我国和我省当前最重要的海洋产业。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省现代化建设的大事。 山东省濒临渤、黄二海,海岸线长达312Km;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水深15m内的浅海有14835Km~2,滩涂3223Km~2,又有我国第二大河  相似文献   

14.
现存的中国史料典籍中,上至传说时期的尧舜禹时期下至封建社会的各个阶段,关于渔业资源养护和利用的文字记载颇为丰富。归纳总结,主要有虞官设置、时禁制度、渔业税、渔具渔法、鱼类尺寸等方面的管理规定。中国古人在渔业管理实践中所蕴含的管理智慧,尤其是生态智慧,时至今日都有极强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现代渔业危机,甚至其他环境问题的解决,亦需要从先人实践经验中寻求支持帮助。可以从转变立法理念、严格遵循生态规律、保障人类本能环境利用行为,限制超越极限的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等方面对现代渔业管理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4)
海洋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所需资源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人们向海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污水以及工业废渣等物质对海洋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海洋生态平衡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对于海岸水域污染严重,使得近海岸的渔业生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渔业资源日渐恶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正常生产与繁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鱼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为了生存不得不迁离原来的繁殖地寻找新的场所繁殖,使该区域的渔汛无法形成,降低海洋渔业的产量,甚至有些鱼类因为海洋的污染出现大批量死亡以及生长畸形的现象,进而使得一些鱼类失去了原有的食用价值,造成经济与资源的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6.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渔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渔业持续稳定增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海洋渔业3.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松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32-1338
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发展战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等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海洋资源与环境问题在我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大家热议海洋粮仓、远洋渔业、海洋牧场、离岸养殖、冷水团养鱼、养殖工船、透明海洋、智慧海洋、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走向大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话题和计划的大环境下,从全球海洋角度,将海洋作为一个整体,从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能流和物流的层面探讨海洋渔业资源发展历程和发展出路,提出"海洋渔业3.0"发展计划,旨在探讨建立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鱼和蛋白质营养鱼类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随着近年来渔业产量的迅速上升,它在人类营养中所占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了。1949年世界渔业总产量约一千七百万吨,据估计约占当时全世界人口动物性食物的15%;其蛋白质营养价值,相当于一亿头牛肉的含量。1960年世界渔业总产量已达三千万吨,这就该相当于一亿七八千万头牛了。全世界海洋、湖泊中的鱼类资源潜力还大得很,仅以海洋看,有人估计蕴藏量即达180亿吨。目前世界海洋总的捕鱼量还不到它的千分之二。如能进一步合理开发,人类的蛋白质营养将会得到更大的改善。这个问题近来受到愈来愈多的科学家的注意。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而其来源完全依靠植物和动物所提供的食物。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闫新刚  黄硕琳  姜作发  刘艳红  陈蓉 《资源科学》2008,30(10):1585-1591
鲑鱼渔业管理及其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北太平洋鲑鱼的种类、鱼源国、洄游分布等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北太平洋鲑鱼渔业管理国际公约及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鲑鱼的措施进行讨论,指出了我国鲑鱼渔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黑龙江中上游是中俄界河,下游经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每年溯河洄游的鲑鱼在到达黑龙江中游与乌苏里江我国境内之前就被大量捕捞;②我国作为溯河性鱼类的鱼源国之一,至今尚未获得参与管理北太平洋鲑鱼资源的权利;③我国存在过度捕捞及渔业水域污染等问题。建议:①提高中俄渔业合作水平;②加入《北太平洋溯河性鱼类性鱼类资源养护公约》;③提高鲑鱼增殖放流的能力;④加强关于鲑鱼资源状况的调查工作;⑤保护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海洋渔业领域应用较多.主要用于渔业资源监测与管理、海洋捕捞渔船分析和渔捞日志管理等方面。例如.张敏莹等(2005)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渔业资源管理系统;袁骥等[2004]研制了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这些管理系统已成为指导海洋渔业生产和研究、达成资源科学管理的一个利器。信息系统应用在水产养殖领域也有一些报导,田东等(2001)将水产专家及水产养殖户的经验知识、科研成果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综合性“网上养虾“专家系统:李道亮等(2000)开发了智能化水产养殖信息系统.但对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涉及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