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晨报十年前一炮走红,总结办报"成功要素"时离不开两点:创新和紧紧抓住客户需求. 晨报的读者定位清晰而坚决:为上班族、以通勤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北京居民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读者既需要从党报上得到政策服务、法律服务,也需要得到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还需要得到文化娱乐服务.<三亚晨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服务性: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现代社会图书馆存在的目的?什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根本途径?笔者通过对香港及澳门部分图书馆的考察和思考得出结论:由政府动用社会财富建立起来的社会公众阅读和获取信息的场所满足社会公众日益提高的阅读要求是现代社会图书馆存在的本来目的;而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千方百计地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是现代社会图书馆赖以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介绍世界信息产业的定义和发展现状,然后论述作为信息产业的买主需要考虑的问题,即:为了自己的利益应同卖主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为了成功应该做些什么?成功的用户选择信息产品的原则。最后介绍对中国当前发展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有重要意义的世界信息产业的某些成就。  相似文献   

5.
欣文 《新闻导刊》2006,(3):48-50
“您好.这里是重庆晨报966966新闻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每一天.每一位打进重庆晨报966966新闻热线的读者都能听到这样亲切的问候.他们所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解答。“您好.我们是966966新闻直通车.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每个周末,每个节日,重庆的闹市或社区都能见到直通车工作人员橙黄色的身影.为市民送上最贴心的服务。自重庆晨报1995年创刊以来.966966一直是沟通读者、服务市民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6.
周国清  陈暖 《出版广角》2017,(24):35-37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阅读这样一件传统、私密的事情,也正在因媒介技术的更迭而变化,越来越呈现碎片化、娱乐化的特征.当下,在智能化浪潮之中,阅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未来的我们是否还需要阅读;智能化时代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沉思.  相似文献   

7.
刘宏 《青年记者》2009,(21):43-44
我们人类是信息动物吗?我们对信息的需求有没有极限?我们为什么需要信息?信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信息发展到现在,它本身发生了哪些变化?信息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是什么?信息和新闻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8.
每天焦急等待公交车的上班族总是面临这样的问题:要不要等公交车?怎样才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对那些比较懒惰的上班族来说,此答案令人高兴——排队等公交车值得,几乎总是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9.
旅日漫笔     
“川柳”是日本一种谐趣的十七音诗体,似乎上班族很喜欢用它来发牢骚.有公司连年组织全日本川柳大赛,讲谈社便汇辑了三、四集《上班族川柳杰作选》,都颇为畅销.从中读到这样一首,大意是“走时还睡着,回家一看又睡下了”.这是写居家离公司远,起早贪晚地跑路,夫妻俩简直“动如参与商”.日本人年间通勤时间为281个小时,而美国、法国和原来的西德分别为214、187、159.通勤路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为例,对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特征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大部分农民需要移动阅读。需要的阅读内容包括实时新闻资讯、农业政策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信息、农村基层管理信息等;阅读内容的加工形式以全文和摘要为主,载体形式以文本与图片为主,出版形式以报纸和网页居多;农民更偏向于短篇阅读,大多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持反对态度,最希望使用手机,技术实现方式是短信息,多数农民同时需要订阅和推送两种服务方式,需要移动阅读咨询、上传资料、聊天讨论、收看收听、发表评论等社区服务;绝大多数农民希望移动阅读服务免费。因此,我国各农业服务机构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农民需求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移动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一、定位:“三贴近” 报纸定位,是指确定其目标读群范畴,以及为了让目标读群获得满意服务而确立的办报宗旨与思路。具体而言,就是说一张报纸是办给哪些人看的,这些人需要了解什么?他们在思考什么、想做什么?报纸能为他们贡献什么。  相似文献   

12.
刘玉鹏 《大观周刊》2012,(40):136-136
教学必须为”四化”建设的需要服务,在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高中物理都要培养什么能力?主要应培养什么能力?本文主要谈谈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迈向知识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的选择。然而,什么是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应当或能提供怎样的知识服务?这不是某一理论体系可以解决的问题,是需要融合各种理论的新模型、新框架。同时,知识服务是实实在在面向用户的最佳实践,如何将知识服务体现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之上?这就是本期的话题(topic)。我们希望通过探讨“基于Topic的语义化信息文献组织”来构建实用化的知识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阅读素养是迎接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是获取和传递知识信息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需要。图书馆员要成为真正的信息专家、管理专家和服务专家,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变无序阅读为有序阅读。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读者从各种知识载体中提取信息的心理、意识活动过程,表征着读者感知和利用文献资料的实践活动。阅读导致了信息交流,同时也体现了读者的主观阅读需要,阅读动机、阅读兴趣等伴随而来的种种心理活动。那么什么是阅读需要呢?  相似文献   

16.
全民阅读背景下读者的阅读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主体,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变化重新梳理阅读推广的构建逻辑,引导阅读推广活动在精准服务定位下提高阅读服务能力,在考虑群体差异性的情况下满足用户的阅读服务需求,以健全的图书馆阅读服务机制、功能完善的信息平台和多内容的阅读空间服务社会,为全民阅读提供有效的开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使用者捅抱了移动设备?图书馆馒需要提供新的服务,本文介绍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现状?以及图书馆需要做什么?才能让自己在这个领域中活下来,  相似文献   

18.
有人问,在信息高度发达、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邹韬奋的办报思想是否已经过时?作为一个报人.我们今天怎样学习韬奋?我想,韬奋的办报思想是:为大众利益服务,为读者利益服务,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没有过时.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依然需要坚持。  相似文献   

19.
论媒介受众定位的战略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俊 《当代传播》2001,(6):84-85
媒介经营包括信息经营、发行经营、广告经营等具体方面,但是贯穿其间的主线则是受众定位。新闻媒介要取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清楚地了解: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什么人?他们需要些什么?其特殊性究竟在何处?这些关键的问题都需要受众定位去解决。可以说.在媒介经营的流程中,受众定位是“切入口”,而信息、发行、广告等均是“输出口”,切入的东西不对路,输出时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回报。所以,在当前趋于白热化的媒介竞争中,我们应该将受众定位视为媒介经营的首要问题来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新闻媒介已越来越…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应只停留在传统的服务上,而要加强信息服务。笔者从图书馆信息服务障碍和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立足于"用户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的发展趋势,为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上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