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引进先进的英语学习软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我院也于2011年引进了TMM学习软件,形成以计算机和网络为资源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和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并相应的实施了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实践证明,这种新模式使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也有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势在必行。基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实践,本研究问卷调查使用"外教社课程中心"开展大学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的2017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了解学生对于该数字化平台的认可程度、自主学习过程中策略使用情况、数字化平台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改进办法。调查数据的SPSS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选用数字化平台的认可度尚佳,也愿意继续使用此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只是自主学习策略的使用需要教师给予指导,教学管理平台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应坚持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即转变传统的教师统一授课,学生课后复习提高的教学结构,通过对教学模式的颠倒安排,课前有效监管和指导在线听说学习结合课上有目的小班面授,实现课程真正地个性化教学.TMM课程体系的混元英语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改革的新模式,而TMM教学体系下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评估的实施是成功实施此模式的关键.该研究通过Tell Me More课程口语评估体系的建立,分析其对学生以语言智能为主的多种学习智能发展的影响,为高等院校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拓展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虚拟学习社区(VLC)组成要素分析以及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学习中应用VLC的必要性探讨,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以自学考试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为案例,对VLC的构建和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并将教学设计方案付诸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VLC在自学考试课程学习中效果显著,自考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自学考试课程学习中的作用;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增强,对自学考试课程学习态度朝着积极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于是各高校开始加大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力度,开设了专门的口语听力课。然而,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依然广泛存在。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教师和学生忽视了语音教学在听说教学中的作用。语音教学是听说教学的基础。英语学习者的语音知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其听说能力。笔者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语音教学在听说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语音教学在改善学生的口语语音面貌、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很显著的作用。笔者旨在通过本研究引起英语教师和英语习得者对语音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理论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根据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特点,从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评价5个方面,探讨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融入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海霞 《河南教育》2008,(12):44-45
改革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随着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的实施,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以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为教学对象,选取《新视野视听说教程》的系列教材作为听说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建构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实施新的评估体系。实践证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使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也有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杨港  赵蓉 《现代教育技术》2013,23(6):67-70,75
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遇到诸多问题,口语教学处于瓶颈关口;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口语教学有助于强化外在教学对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有益于学生英语听说和交际能力的提高。通过厘清泛在学习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与作用,在泛在学习环境下构建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设计模型并应用于课堂内外教学实践,能有效促进信息化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习设计:信息时代提高学习绩效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方面,信息的快速增长以及不断缩减的知识半衰期使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生存理念;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通讯交流手段。教学设计只能为人们整个学习经历中的一小部分服务;而学习设计是提高学习者学习质量和学习绩效的保证,因此学习设计概念的提出势在必行。本文从学习设计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的基本假设入手,阐述学习设计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术语,文章着重论述学习设计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2.
虚拟学习班级是在线学习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建构一个和谐、健康、高度自治、富有凝聚力的虚拟学习班级生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虚拟学习班级的构成要素,认为班级角色、班级活动、班级规范与文化和虚拟学习环境是虚拟学习班级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从种群、生态位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了虚拟学习班级的生态属性;提出了建立内部反馈调节机制、制订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行为规范、设计具有"多样性"的虚拟班级生态系统等建构生态化虚拟学习班级的组织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Denise Shaver 《TechTrends》2017,61(5):438-443
Do you find it challenging to have discussions with instructors about designing online courses and best practices in teaching? This article will highlight key components to conducting effective Learning Design meetings. It outlines techniques used by this institution that inspires faculty to design coherent courses that lead to meaningful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se meetings invite instructor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bout online formats, inform them about expectations and time commitment, and reassures them of support throughout the process. Learning Design (LD) meetings have proven to be a compelling manner of decreasing faculty resistance, while exposing instructors to best practices in pedagogy, andragogy and online lear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IDs), Instructional Facilitators (IFs), and Course Authors (CAs) who work in higher educational online settings should find this information useful. Novices in the field may find these practical techniques particularly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14.
Instructors ar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engaging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requirements on students' (N = 258) affective learning, interest, and cognitive learning using the Affective Learning Model and the Instructional Beliefs Model. Affective learning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particip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gnitive learning, and student interest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ticip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gnitive learning, supporting the IBM. The results provide insight into course-specific structural tactics that instructors can employ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教学设施,虚拟社区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虚拟学习社区研究也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网络传播模式使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趋于平等,学生主动性加强。因此,虚拟学习社区的组织化成为完善网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从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以清华大学的网络课程《数字媒体基础》为案例,通过虚拟学习社区中组织的建构与组织文化的建设,探讨进一步完善网络学习的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英语学习在高等教育中位置愈来愈重要。大学英语课程中语言学习的方法是高校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从师生交互、英文电影两个角度,探讨大学英语语言学习的策略,为大学英语学习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教学过程设计转向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中美两国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学科演化和发展上也呈现不同的道路,引进的教学设计在中国遭到了已有的"教学论"的质疑。对教学设计的概念重新进行梳理后,重新解读了中国的"教学设计"的内涵,以期能抛砖引玉,促进教学设计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开放课件(OCW)运动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开放资源模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应运而生。从OCW到MOOC的发展体现着学习中心的转移。OCW以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而MOOC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兴趣和需求出发,在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和先进的学习工具支持下,将获取知识的学习欲望转化为主动汲取并同化知识的学习行为,按需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自发组织学习圈,随时随地展开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得漠视"人"这一学习主体的"异化学习",回归为学习者可以感受到自由与创造的"快乐学习";使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发展为以"学"为主的网络在线"学堂";使学习者、教学者和学习环境各要素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相互适应,呈现出开放自由、和谐共生的状态。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无时间和地域要求、无费用和学历限制的学习环境;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更深程度上的开放共享,也对我国学分银行和开放大学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教育部2007年10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①,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教改的目的之一。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探讨和研究学习策略已成为我国当前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文章探讨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