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认识问题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因此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重点培养学生不同角度审读和思辨问题的能力。2019年全国卷Ⅰ试题突出考查了考生的思辨能力,呈现出三大特点:重视学术新观点的引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重视对教材观点的突破,打破学生思维困局;重视对核心价值的引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据此,笔者认为中学历史应该构建以思辨为核心的学术型课堂,坚持引入学术新成果、创设思辨新情境,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辨型教学,践行论从史出的史料式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历史解释”涉及历史学习的多项核心素养和能力,具有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特征,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要求。我以为对“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的理解可简化为“史料”“史观”“问题”“现实”四个部分,也就是说要对历史作出解释,首先要占有足够的史料,其次要有基本的历史观知识,再次还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提出合适的问题,最后还要有关照现实的眼光。下面笔者以历史地图与“史料”“史观”“问题”“现实”为线索,以《中外历史纲要》的中国古代史为例,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不当之处欢迎斧正。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然后提出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即全面客观思考,培养学生历史唯物史观;绘制时空连线,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合理引用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精神;以史料为据,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蒋文华 《家长》2023,(32):85-87
<正>新课程改革明确了下一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方向。史料实证能力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史料来提升学生的历史总结能力和历史评判能力,帮助学生以客观的态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丰富史料实证手段,增加史料实证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史料实证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多样化的史料实证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5.
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辅助资料,了解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特点,有助于教师选择正确的教学史料,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与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思辨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载体。历史思辨教学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思考和辨析历史的能力”。[1]历史思辨能力是高中生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有机组成。当今的网络技术时代给高中历史思辨教学提供了多元性方案和指向性逻辑。高中历史思辨教学可以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打造“生动课堂”,对传统的历史课堂进行符合师生双重发展需求的时代升级,下面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学背景分析1.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历史学科兼具逻辑性和人文性。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基于历史演进的逻辑,  相似文献   

8.
<正>教材辅助系统是初中统编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材料研读”是十分重要的辅助栏目,它对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能力的提升,史料分析、解题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材料研读”栏目呢?一、充分发挥“材料研读”的功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材料研读”栏目中的材料是教材编写者从经典古籍中精挑细选的,具有权威性和典型性,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优质素材之一。“材料研读”这个辅助性栏目的功效是巨大的,对备课、上课都有促进作用,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和充分利用好“材料研读”栏目,从而为培养初中生的史料阅读、分析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涵育史料实证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能够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的能力和品质”[1],即为“史料实证”素养,这是学史、治史的态度根基与依据,是培养高中生搜集、辨析、论证史料并运用真实的史料重视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在保留史料教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强调“求证”“求真”的过程。在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构成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是通往历史的桥梁,如图1、图2。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搜集、辨析,依据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探析,寻求更合理的历史解释。  相似文献   

10.
王伟 《江苏教育》2022,(91):54-56
历史教学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史料实证”意识,需要教师在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鉴别收集、整理归纳以及正确运用史料的能力和自然融入“史料”实证的内涵。这既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解和掌握历史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问题,以文秋芳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为基础,以“英美概况”课程为改革内容,探索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在Bloom认知目标分类理论的指导下,论证了思辨能力层级性特质,设计了思辨能力分层培养方案,付诸于教学改革实践,并运用思辨能力量具检验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情况与培养效果.实践证明,本研究提出的分层培养方案能够有效地促进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关注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本质联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其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几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模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向。基于此,本文以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灭亡”一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通史、寻史、释史、鉴史达成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教学中要指向核心素养,积极探索各种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本文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为例,探究历史教学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体会历史的厚重感。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史料以教材重、难点为依归,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宗旨,被大量引入中学历史课本中,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等将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彰显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必须以课本所选史料为本,做到充分合理利用;以“论从史出”为圭臬,恰当补充部分课外史料;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史料等。  相似文献   

15.
王双燕 《天津教育》2023,(26):76-78
<正>项目式学习(PBL)就是以培育学生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一定综合度的“项目”(综合任务),指导每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项目式学习法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历史认知、核心素养、学习效率等几个方面的意义。而且项目式学习法更注重对学生主体的关注,重视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从目标导学、情感体验、思辨意识、独立思考、教学效果等角度思考如何借助项目式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能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因此,我们看到2022年高考广东的历史主观题基本上是围绕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考查,尤其是第17题,笔者认为该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情况。本题是新旧高考过渡的新题型,对广东省考生来说该题型比较新颖,史料多样,突显了学科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史料实证是建构历史解释和历史认知的关键能力与核心路径,同时也彰显历史学科本质特征与其治学方式,其意义阐释要求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是最能体现出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一大素养。对历史的了解和论证必须以可信的史料为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自身历史知识的储备、阅读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成为广大中学一线历史教师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要注意甄选史料,了解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理解历史叙事;利用史料,解释历史观点。本文以人民版"戊戌变法"一课为例,结合教研反思谈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生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浸润,可以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的知识架构,培养关键能力。如何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渗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笔者试以“人民的解放战争”一课为例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19.
杨和平  欧燕斌 《教师》2019,(9):101-102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挖掘历史史料、感悟历史风情、设计思辨问题、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进行历史解释等途径,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未来。  相似文献   

20.
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运用能力。基于学科素养的历史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以新版部编《中国历史》七(上)中的部分图片史料为研究参照,考量历史学科素养建构目标下图片史料教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