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团化办学彰显了优质学校的荣光,也弥补了薄弱学校的不足,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但集团化办学的目的不但要办好教育集团,更要提高集团加盟校自主办学能力,最终实现加盟校进入“后集团化办学时代”。这就需要集团化办学既要聚得起也要分得开,从而在统一集团办学理念的同时保有加盟校的自主办学思考,在实现教育资源输送的同时教会加盟校有效使用,在集团管理中通过集团校际治理促进加盟校校内治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集团化概念被引入教育领域后,集团化办学日益成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也成为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焦点。集团化及集团化办学内涵的认识缺位、办学目的与工具性手段认识模糊是制约集团化学校集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外部环境与内部运行两个维度对集团化办学现状进行反思发现,集团化学校与独立学校间的教育不均衡、最优规模不清与退出机制不明、成员学校内驱力不一致、治理机制不完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不足等是制约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集团化—一体化”的理论演进推动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一体化,以教育评价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是未来集团化办学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林娜 《湖北教育》2023,(1):14-15
<正>“一校两区”办学模式囿于校区地域跨度,会打破单一校区教育教学工作的连贯性,对学校管理、校园建设、资源配置、活动开展等的实施要求更高。同时,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易导致校区生源差异,增大办学难度。如何让两个校情各异的校区缩小差距、均衡发展呢?本文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包含弘雅和弘毅两个校区)为例,做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2019年,西宁市借鉴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果,打破城乡区域、隶属关系、管理层级等多重限制,整合城区与县域职业教育资源,组建了“城校+县校”3个区域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探索以“四互四共”为基础的集团化办学“西宁模式”,推动全市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城乡职业院校发展优势互补,着力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电教》2013,(1):F0002-F0002
长春市第一O三中学校是一所始建于1962年的省市知名品牌学校,拥有亚泰、大经、东湾半岛三个校区,实行中小九年制一体化管理,现有学生4300余人,教学班92个,教职3-300余人。学校坚持“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民族振兴育才”的办学宗旨,实施依法治校、名师强校、科研兴校、文化立校、质量铸校的发展策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在...  相似文献   

6.
集团化办学现已成为各地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抓手,而促进集团校教师专业发展亦将成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实地考察了江苏省一所集团化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行政力量、多元文化价值和人格魅力是影响集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促成教师在观念、实践方面的转变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转变。以“教师转变”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机理为:中介变量支持教师转变、“双环”驱动教师转变和规则因素全程影响教师转变。依此,集团校教师要融入学校文化生态,增强在诸多规则间的判断力,实现自身的转变;学校要把脉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促进各校区间的沟通,为教师转变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缙云县实验中学的前身是缙云中学初中部,1999年初高中分离后独立办学。2004年9月,缙云县实验中学整体搬迁到新校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8月,缙云县实验中学本部和新碧校区组建了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开展集团化办学试点。2011年7月,缙云县盘溪中学成为教育集团新校区。现在,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一校三区实行一体化管理,现有115个教学班,教职工427人,在校学生5740多人,几乎占据了缙云初中教育的“半壁江山”,学校也名副其实地成为本县初中教育的“航空母舰”。学校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品牌优势,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缙云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何伟 《湖北教育》2010,(1):14-1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我市从机制创新入手。按照“区域一体化”办学总体构想,在全市推行以“联校办学”为主体,以“城镇教师支教”“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为两翼的办学模式。通过强校并弱校、强校联弱校、强校带弱校、强校帮弱校来“加强短板、抬高底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创办于1929年,文化底蕴深厚,办学质量上乘,社会美誉度高。在9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凝练出“养正·尚雅”之校训,秉持“六雅”之育人追求,培育“品行雅正、情智和谐、责任担当”之新时代公民。践行学校教育哲学,就需要校本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来达成,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在自身优质发展的同时,积极发挥示范辐射效应,推进集团化办学,形成了二十四中核心校区、河海实验学校、天宁分校、兰陵中学、金坛段玉裁初级中学、横山桥初级中学“一核心五分校”的格局。我们积极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多校校本化地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0.
合并型一体化管理是优质资源输入校为提升办学质量,作为一个新组成部分被同一区域内的优质资源输出校吸收合并,完全纳入到输出校整体发展中的组织形态变革。北京市W校的一体化管理正是这种学校组织形态变革的典型案例,其管理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以文化作为首要突破口统领一体化管理,统筹推进一体化管理的机制建设,深入优化一体化管理的系统资源配置。W校的一体化管理为其他一体化管理学校提供了以下启示:要追求超越物质性的合并,要加强有效运行机制的建设,要全面推进办学资源的重组。  相似文献   

11.
《学苑教育》2016,(1):5-5
上海出台两个文件,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作为上海义务教育内涵优质均衡发展的“双引擎”,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覆盖范围。上海市教委《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为了满足更多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集团化办学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实行集团化办学的学校往往由几个学样合并而成,分几个不同的校区,大多由一套领导班子进行管理。这就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09,(17):F0002-F0002
浙江省金华市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前身为创办于1916年的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又名艾青小学.系金华市实验小学。2007年4月成立为教育集团,是公办全日制小学教育实体。集团下辖国有公办的金师附小(艾青小学)、婺城小学、集团第一附属幼儿园、金师附小(艾青小学)幼儿园,采用“名校+新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实行管理一体化,师资统一调配,旨在盘活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为更多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更是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14.
《亚太教育》2019,(9):F0003-F0003
史家胡同小学始建于1939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以“和谐教育”为办学特色,深化育人实践,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贡献了诸多原创性研究成果与改革经验。在王欢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承担起4所法人校、2所联盟校、2所城乡一体化校、11所学区课程共享校的均衡发展任务,并积极参与雄安新校区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彰显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淮北市实施"名校带弱校抱团发展"战略,打出名校分身、弱校攀亲、集团化办学等"组合拳",凝聚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整体合力,化解并遏制大班额和择校热,突破了薄弱学校发展的瓶颈,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淮北市充分发挥名校、名园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效应,在新城区建立分校、分园,打造优质教育扩容"桥头堡"。2006年,石晓伟作为淮北市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在过去15年中,共参与了7个学校或校区的发展建设,包括承办分校、与民办学校合作、合并区域内学校、承接新建小区配套学校等多种办学形式,成为海淀区小学中参与办学形式较多、承接新建校、合并校较多的学校。目前,从办学愿景、管理方式、师资队伍和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来看,我校克服了“一校多址”办学的诸多困难,完成了一所较大规模的新型学校的建设,形成了“深度融合、协调一致、同步共进、稳步提升”的良好办学局面,以及“一校多址、大二小”的管理特色,以信息化建设服务一校多址,实现“同步、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集团化办学是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纽带的多校区协调发展,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峰 《辽宁教育》2024,(4):29-32
大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深谙集团化办学在教育教学均衡发展中的使命与责任,始终以“共同发展”为情怀与担当,把办学愿景与品牌分量逐步扩大化,实现了基础教育的优质发展。集团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导,坚持优势带动、思想同步、文化同频、管理多元、师资优融等原则,创建了区域内优质学校群,打造了社会知名的优质教育品牌,把学校办成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优质学园,走出了一条以品质带动教育发展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余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前身为余姚市东风小学,创办于1898年,首名达善学堂,是国内首批新式学堂之一,被称为"文献名邦第一校"。2008年成立余姚市第一个以实现义务教育公平化为目标的公办基础教育集团,设东风、东城两个校区。2012年9月新增东江校区。学校现有三个校区,78班办学规模。三个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教育资源共享,并统一管理、统一人事、统一财务,还统一文化标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借助优质教育资源引领、推动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集团化办学也正遭遇深层挑战。为提炼经验、消弥困境,援引集团行动理论,分析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实质和学理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集团化办学的实践逻辑。在龙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下,成员学校主要通过"引领型路径"和"再生型路径"成长,前者体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强辐射,后者体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弱辐射。该逻辑或许能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更广更深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