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大多是单篇文本,即使是单元教学,也是单元中的单篇文本。单篇文本的教学,应实践“多阅读策略教学”,教学生同时运用多个阅读策略解读课文,实现文本意义理解的最优化和最大化。以《西门豹治邺》一课为例,“多阅读策略教学”实践思路是:唤醒学生已知的多阅读策略,指引学生使用多阅读策略,启发学生巩固多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情和易于操作的实施取向,以教材单元为内容基础,以“目标导向”“阅读与表达联结”“单篇与群文互补”为逻辑框架,构建“六步三态”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即通过“目标制订”“情境创设”“课文定型”“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拓展实践”六个步骤对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再根据单元内容的特点,灵活调整“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的实施比例,形成“精讲一篇,余下群学”“群学所有,精讲一篇”“篇篇精讲,群学总结”三种阅读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研究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得到了初中语文老师的重视。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构建系统的阅读知识体系,源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大多数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单篇教学。但通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教师可以把阅读选文进行有机联合,通过整体教学让学生以整体思维看待阅读知识,这既可以培养学生整合阅读知识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这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群文阅读作为课内单篇阅读教学的补充,有效衔接了课内外阅读教学,有力推动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发展。“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旨在借助单篇教学的“1”,拓展到同一主题下多篇阅读的“X”,以精读课文的有效延伸及单元主题的有效拓展作为群文阅读的方式,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何黄海 《小学语文》2011,(10):10-12
一、单篇与群文:课堂阅读“形式革新”的背后 我们习以为常的阅读教学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字词句的落实,强调文道统一,完整的文本时常陷入被切割被肢解的尴尬境地,阅读教学往往染上解析过度、微言大义的肥胖症。(笔者并不否认以单篇阅读为基础的传统意义阅读教学的价值,也不回避它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的先天性缺陷——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它们因先天性的阅读文本“量”的不同,带来了学生阅读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迥异,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价值上,两者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6.
崔聿 《教学月刊》2023,(3):12-17
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变革学习方式,将传统课堂中被动、重复、零碎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转变为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地运用迁移策略解决真实问题,让学生在个体的成长中获得丰盈的生命体验。这种由“输入”到“输出”的跃迁,需要教师对两个层面进行重构。教师既要基于单元大概念,整合单元教学资源,创设单元大项目,构建“单元导读—知识建构—成果展示—反思评价”的学习路径,又要贯通“单篇”与“单元”教学,设置“关注主体—初步生成—评价促读—修改展示—评价深入”的学习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一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深度投入、具身沉浸,从而不断内化知识、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经国 《江西教育》2024,(15):89-90
“单元整体”教学是“双减”政策下体育教学的智慧转型。在小学体育“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架构“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融合“单元整体”学习方法、优化“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呈现出连续性、进阶性、整体性等特征。教师要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语文课堂如何实现情感教学目标”的“反思录”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讨论.焦点之一,就是在同步推进情感与认知目标过程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正确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近年来,语文课堂上过度渲染情感的做法已引起教师的警觉,“语文课要姓‘语’”也成为共识.但让一线教师困惑的是: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做?为此。本期“反思录”特别呈现对比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语言训练的“度”等方面进行剖析,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中落实“语文味”的直观体验.以及一些可资借鉴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展开对话,这是实际阅读教学中困扰着一线教师的难题。我个人觉得,破解这一难题的利刃是“问题”。阅读教学只有围绕一些能形成问题情境的“问题”展开交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才能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从功利的角度说,我们对阅读教学的考查,也正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强化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成为高中语文授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双线法”教学是指通过“基线”的单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长线”的写作板块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便于推进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周海荣 《广西教育》2012,(21):39+41-39,41
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学习的重要场所。如何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为学生营造“学”的气场,是一线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营造“学”的气场,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呢?  相似文献   

13.
从经典案例中提炼“多阅读策略教学”的特征:有多个阅读策略参与,在单个阅读策略基础上滚雪球式发展,每个阅读策略通过学生的阅读行为和结果得以表现,凸显同伴学习的价值,指明阅读方向。据此梳理出单篇文本和单元的“多阅读策略教学”要领:“梳理并运用多个阅读策略,落实多阅读策略责任及时转移,组织协同学习,渗透解释性讨论”;“带着策略意识观照整个单元,寻找单元内各篇文本多阅读策略的着力点,强化单元内容之间的前伸后延”。  相似文献   

14.
陈雁勤 《新教师》2023,(2):43-44
<正>统编教材将课文、课后习题、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版块编排在一个单元整体中,在单元内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阅读教学结构,这就为教师开展篇本联读创造了条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一篇课文和一本书结合起来,构建篇本联读模式,实现单篇课文与整本书多层次的联结阅读。  相似文献   

15.
语文大单元教学体现出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者呼唤语文课堂转型的价值取向,是当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心,部分教师却出现将大单元生硬地视为“教材单元”,片面地理解为“大容量”;只见“单元”、不见“单篇”,轻视文本解读等倾向。基于篇性开掘的大单元教学从遵体、辨体教学出发,通过不同文本篇性的揭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会通,能够有效处理单元整体与单篇文本的关系,最终促进学生言语表现与创造能力提升,实现大单元教学的多重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苦苦思索阅读教学与课堂如何整合才会更高效?近日读了《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中《让阅读在学生的心中发芽》一文,了解到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的"单元整体课程",使得语文课从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教学,从以内容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走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从只注重教科书走向注重阅读与实践,从重视教师作用走向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李老师的"单元整体课程"建设一石激起千层浪,带给我这个一线的语文教师很多的启发.下面我就来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三点拙见.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高深的教育艺术,它包罗万象,广袤深邃。无论是上下五千年,还是古今中外事;无论是“字、词、句、篇”,还是“语、修、逻、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能够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否则还是捧着一本“老皇历”(教材),翻来覆去地念,未免有点让学生感觉趣味索然。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因为教师“导”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课情绪和阅读教学效果。发挥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可以从“导入”“导问”“导拨”“导写”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这个由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进行转变的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索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微活动"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陈忠英 《教师博览》2023,(36):39-4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以“1+X”单元整合阅读教学策略为主题,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施方法,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提出教学策略的具体步骤与策略。“1+X”单元整合阅读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问题与挑战并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与改进“1+X”单元整合阅读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思路,为未来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近日再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两句话,不能不让我对当今的阅读教学产生一些质疑: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建构的,但学生的阅读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属于个性化行为?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