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针对几十个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何种教法把知识传给学生,如何让自己的"教"使学生更好地"学",如何更好地把"渔"传授给学生,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心中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明确圆柱的体积概念,接着让学生大胆地猜测大杯里的水比小杯里的水多多少立方厘米,引出如何求证自己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这个关键性的问题,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把新旧知识关联了起来。学生明确了新旧知识有一定的关联后,但还不知道怎样来求圆柱的体积,这时,教师让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通过模仿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转化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尝试操作的教学方法进行几何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知识的习惯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我讲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而来。由此启发学生倩想:梯形的面积公式可能由哪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拼割。大多数学生能用两个形状相同、大小一样的梯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通过观察清楚看到:拼合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一个梯形的匕底与下底的和,高是原梯形的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加强高中与大学导数知识的衔接,让学生体验导数公式的推导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下文给出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导数公式具体的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 所谓“知识的发生过程”是指概念的形成、原理和公式的推导、方法的产生等过程。高中生物学就是通过对生命活动的描述,向学生传授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向学生分析生命活动过程来揭示知识发生过程,从而达到生物学教学的各种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和圆锥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和圆锥的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薛兴 《甘肃教育》2011,(10):83-83
一、在公式的推导中运用一题多解 数学公式在解题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很多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大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对公式的推导过程往往不够重视.其实,推导公式的过程就是获得一种解题的方法或是一种解题技巧的过程.如果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一题多解,就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方法,也便于对公式的理解与记忆.  相似文献   

7.
活动内容: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及其应用适用年级:六年级活动目标:一、知识训练点1.巩固圆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方法。2.能用多种方法推导圆面积公式。二、能力训练点1.让学生具体感知圆的面积是圆周长所围平面图形的大小,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2.结合计算机声、光、色一体的动画演示,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中我发现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认知活动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抽象变得具体,由复杂变得简单,让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特征、周长、面积、体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了如指掌,把感性的知识上升为理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71):14-15
挖掘学生的有效经验,落实知识的探究过程,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抓住诱导公式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并精心设计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提炼规律、探究公式来源及推导方法,体验公式的推导证明过程。  相似文献   

10.
1 教学目标 (1)理解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公式的推导来揭示公式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通过交流、探索、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多种证明方式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阅读中生疑,在操作中化疑,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课本中提出疑问、在动手操作中验证猜想、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思维,让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过程有全面且深刻的理解,同时把推导方式迁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12.
在形体知识中,公式显得十分重要.考查学生对公式的掌握程度,既要看其是否能准确地识记,更要看其是否能灵活地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记忆与运用取决于是否能正确理解推导过程.为此,在教学公式的推导时,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地寻求公式.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多种感官参与公式的推导.这样,学生才能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3.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加强口算教学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根据大纲对口算的教学要形的底和高与原来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并对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向学生灌输多少知识,主要是教会学生怎样掌握知识。而要学生具有掌握  相似文献   

14.
"三角形面积"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通过设计"探究小目标"和相应的练习,使学生充分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公式的应用。通过公式的探索和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内容是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是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推广和延伸.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出发推导四边形、五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一环套一环,同时对学生今后学习图形的镶嵌、正多边形和圆的位置关系等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这一节课为例,对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的。其主要的特点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种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初中物理知识概念、规律与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应该让学生尝试对相关知识概念、公式进行推导。在实践探究中获取知识。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2.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使学生初步感知极限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从总体上看,新教材将以前通用教材“轻推导重结论”的旧面孔变成“既重推导过程又重结论”的新形象;从公式推导方式上看,改变直接给出定型化公式和结论的方法,更新成把公式推导演变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以操作为前提进行抽象概括。教材的设计充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易于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知识成“因”的发展变化,知识结“果”自然水到渠成。新教材的设计做到了从“果”向“因”的转变,并在以下几方面进方了调整和改进。1.渗透新数学想想和6宏。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数学作为教自的基础学科也画随…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暴露和展示师生的思维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方法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总结提炼过程、问题的思考过程以及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去拓展、探索,去反思、推导,亲身参与思维活动,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