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迷思概念的隐蔽性和顽固性是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障碍,将其显性化并进行认知诊断有利于概念转变教学。采用自编高中生摩擦力概念四阶测试卷,对一轮复习前的高三学生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学生的迷思概念主要有:惯用二力平衡分析问题以致分析受力时出现错误;混淆“运动”和“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和“阻力”等概念;不能很好地分析组合体的摩擦力等。而其主要成因是思维定势,语意辨析错误以及相关动力学概念理解不足等。  相似文献   

2.
教师合理地利用迷思概念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概念。对四阶测试编制过程和诊断流程进行阐述,归纳学生在学习“免疫调节”一节中存在的迷思概念。  相似文献   

3.
迷思概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为了全面探索迷思概念,需要开发多阶诊断测试题。五阶层迷思概念诊断试题包括内容层、置信层、理由层、置信层和来源层,该试题的命制流程包括界定内容、获取迷思概念、开发诊断测试和数据分析。本文可为迷思概念的诊断和转变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季渴 《考试周刊》2010,(53):216-217
概念图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结构的可视化工具,利用其可视化的特点,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诊断迷思概念的工具.本文论证了概念图可以作为一种诊断学生迷思概念的工具,揭示了诊断学生迷思概念的意义,并且通过物理教学实例解析了利用概念图诊断迷思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是物理学习中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摩擦力存在较多的迷思概念,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迷思概念进行转变.利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对国际上关于摩擦力概念转变教学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关于摩擦力迷思概念集中在摩擦力的定义与产生条件、方向、大小和作用等方面;迷思概念的形成有概念本身、教师教学、教材资源等方面的原因;教学策略主要有认知冲突、类比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相似文献   

6.
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生最终获得的概念与科学概念存在偏差或完全误解,被称为“迷思概念”。通过二段式诊断测验,寻找学生存在的迷思概念,交叉分析迷思概念的成因,进而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对待学生的"迷思概念"。本文旨在探讨迷思概念的意义,以及迷思概念的发生机制,进而寻找迷思概念及其转变的途径,探讨科学活动与概念构建的关系,为科学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迷思概念对科学概念教学带来的影响,通过问题情境、直观教学、合作学习、利用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教学实际,从概念的生成与发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模型与框架等维度进行迷思概念诊断与转变的研究,帮助学生克服迷思概念的干扰,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深度学习,进而培育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地理概念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然而学生头脑中的地理迷思概念会使学生曲解地理概念的本质,不利于他们建立科学的地理概念体系。通过四段式测试法和访谈法,研究发现,中学生在人文地理概念学习中存在的迷思概念,并归纳为空壳型概念、混淆型概念、不完整型概念、例证不明型概念四种类型。为了帮助学生转变迷思概念,加深对中学人文地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讨其产生原因,并对每类迷思概念提出针对性的概念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成 《教学月刊》2023,(5):44-48
“迷思概念”会严重影响概念教学的成效,教师应分析“迷思概念”的成因,明确其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解构“迷思概念”。这是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建构科学概念的关键。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基于体验、实验、问题链、模型而引发冲突、创设情境、引导思辨、拓展应用,使学生解构“迷思概念”之不足、认识科学概念之合理、体会科学概念之本质、应用科学概念于实践,进而不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迁移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静 《考试周刊》2009,(33):180-182
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迷思概念”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科学概念的正确认识,本文作者通过探讨化学迷思概念的成因、特征,提出了有效促进学生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裳略。  相似文献   

13.
胡皓  龚沙  杜承意  黄巧云 《物理之友》2023,(5):39-40+50
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容易形成迷思概念,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探讨高中生物理迷思概念的成因,提出迷思概念的转变策略和教学建议,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经常出现失误,原因在于迷思概念的阻挠。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迷思概念,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有意义学习、创设认知冲突、思维可视化、解除"前摄抑制"等策略转化学生的迷思概念。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即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解释生活中某些新现象,导致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从而形成迷思概念。迷思概念对小学生科学认知负面影响很大。本文从迷思概念说起,通过小学科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成因分析,就如何转变迷思概念做了简要论述,旨在人们对迷思概念转变教学有一个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6.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对初中数学迷思概念做出了基本解释,指出制约数学教育质量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分析迷思概念教学误区及根本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现状,从提高教师迷思概念教学认识,系统性开展主题迷思概念归类梳理以及实施多元化迷思概念教学策略等方面,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迷思概念教学的创新路径做出了全面探究.  相似文献   

17.
王飞  罗充 《考试周刊》2016,(15):161-162
由于生物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规律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在理解同一生物概念时会出现不同结果。在科学教育中,教育专家将学生头脑中存在的这些与现在的科学概念相悖或者是不完全正确的概念称为"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迷思概念"的存在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概念的吸收,而且极容易诱发新一轮的概念迷思。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初三学生关于“溶液”相关的迷思概念进行探查,结果发现学生在“溶液的形成”、“溶解度”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迷思概念,而且这些迷思概念的产生有以下原因:(1)学生对“溶液”概念只有宏观上而没有微观上的认识;(2)生活上的经验也会对学生的概念理解造成影响;(3)学生习惯将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扩大到对所有关于“溶液”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5D教学模型包括迷思探查、迷思肯定、冲突否定、概念建构、迷思瓦解5个环节,以“酶的作用”的概念转变教学为例,阐述如何运用5D教学模型促成迷思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高萍 《文教资料》2014,(5):172-174
学生对概念的认知总是与科学概念存在一定差异,即“迷思概念”。迷思概念的存在会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正确理解。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和解题困惑。本文从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入手,举例分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迷思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