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仿真机和Matlab RTW的卫星姿态实时确定半物理仿真综合实验系统,用来模拟卫星姿态确定系统的工作模式。利用Matlab建立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和多种姿态确定算法,在目标仿真机中模拟卫星的姿态动力学特性以及姿态传感器特性,通过与实际的姿态测量部件提取真实的器件误差以及电子学噪声,完成对微纳卫星的姿态确定的计算机仿真与半物理仿真。根据卫星姿态确定的精度结果,评价姿态确定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卫星姿态确定的实验教学,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孙娟  马斌 《华章》2011,(17)
为减轻地面测控站的负担,提高电视卫星自主导航的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电视卫星自主导航技术.该技术利用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信号,自主确定航天器的时间、姿态、位置和速度,为电视卫星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航天创新实践人才,使学生直观、深刻理解卫星姿态动力学的理论知识,设计了一套基于气浮系统的卫星姿态实验平台。详细阐述了该平台的气浮系统、结构系统、测量系统、控制系统、执行机构以及电源系统等方面的组成和原理,介绍了气浮卫星实验平台开展的相关实验内容。该平台可以很好地完成卫星姿态动力学实验教学,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扩展性,能够灵活、方便地为学生提供一个亲手实践的实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作为航天器的重要分系统之一,在航天器三轴稳定控制、姿态敏捷机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航天专业实践教学中,由于无法模拟真实的空间环境,学生无法直观地了解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过程,给相关课程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微型三轴气浮台控制系统是航天器地面半物理仿真设备的核心,能够验证全新的航天器智能控制算法,与课堂...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卫星姿态运动学方程与姿态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设计了姿态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结合有效载荷的两维伺服控制系统模型,提出了卫星运动补偿方案。使用高精度星敏感器与陀螺组合姿态确定的软件,在各种干扰力矩作用下,对卫星运动补偿进行了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提高有效载荷光轴指向精度和指向稳定度。  相似文献   

6.
航天技术涉及到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尖端复杂工程,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而且随着火箭、卫星等航天器越来越先进,系统和任务的复杂性也使发生故障的风险增大.近年来世界上频繁发生空间事故,也说明人类目前对空间航天工程的认知能力还有限,尚需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直  孔维宾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10):148-152
针对存在未知时变惯量不确定性、外部干扰力矩和执行机构衰退故障的非刚体航天器系统,研究了非刚体航天器自适应优化容错控制问题。首先,为了根据误差变量优化控制增益,设计一种动态增益调整函数实时优化控制增益;然后,基于非线性鲁棒控制方法、动态增益函数调整方法、自适应方法、容错控制理论与参数估计方法,提出一种新颖的自适应优化姿态跟踪容错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器克服了执行器故障、惯量不确定性以及外界干扰的影响,保证航天器姿态及角速度能够跟踪时变的参考轨迹,实现跟踪误差系统最终一致有界稳定;最后,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而且与已有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恒星敏感器     
恒星敏感器是目前航天器用于确定姿态的最先进的空间姿态敏感器之一。综述了恒星敏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国内外发展近况,并简要介绍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控制原理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的以实物为基础的实验室建设方法不适用。以VRML三维建模语言和MATLAB语言中的SIMULINK模块为基础,建立了航天器控制原理虚拟实验系统。其中,VRML用于对航天器、地球等场景进行三维建模,SIMULINK用于建立航天器的运动模型,SIMULINK中的VR模块用于两者的数据交互。以常用卫星轨道运行轨迹的仿真实验为例,详细地介绍了航天器控制原理实验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0.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作为物联网的一项重要感知技术,可借助其获取物体的即时实时位置信息,涉及的技术内容比较专业,具有理论层次深,内容更新快等特点,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针对新兴物联网工程专业中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引入Matlab软件辅助教学,形成可视化教学方法。对单一的GPS和BeiDou系统以及GPS/BeiDou组合系统的卫星轨道、卫星星座、卫星可见数以及几何精度因子进行了仿真分析。该可视化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卫星导航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显著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伴飞小卫星是指伴随在空间飞行器附近做周期性相对运动的卫星,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航天器.伴星的服务对象往往是一些大型航天器,如空间站、航天飞机、载人飞船以及大卫星等等,它们一般被称为主星,而伴星则被称为子星.“神舟七号”飞船释放的伴飞小卫星,成功实现了对轨道舱的绕飞,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辽阔的太空,有许多人造航天器围着地球运行。有的卫星帮助飞机和轮船确定方位,有的卫星观测气象变化,有的卫星维持四面八方的通讯联络。另外,太空望远镜、空间轨道站日夜不停地探索着宇宙奥秘,进行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6,(1)
①辽阔的太空,有许多人造航天器围绕着地球运行。有的卫星帮助飞机和轮船确定方位;有的卫星观测着气象变化;有的卫星维持着四面八方的通讯联络。另外,太空望远镜、空间轨道站日夜探索着宇宙奥秘,进行着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4.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弗兰西斯·培根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以来,航天技术发展迅速。作为一般力学的分支学科,航天器动力学研究航天器的运动规律,包括轨道力学和姿态动力学两部分。航天器轨道力学起源于天体力学,以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研究航天器质心的轨道运动;它超越了天体力学单纯解释或预测客观天体现象的局限,而有可能能动地设计和控制航天器运动。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以刚体动力学为基础,研究航天器统质心的姿态运动;航天器保持…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吧,这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被称为继阿波罗飞船登月、航天飞机之后的第三大空间工程.海湾战争期间,GPS系统尚未完全建成,初步使用已显神威.GPS之所以能够定位导航,是因为每台GPS接收机无论在任何时刻、在地球上任何位置都可以同时接收到最少4颗GPS卫星发送的空间轨道信息.接收机通过对接收到的每颗卫星的定位信息的解算,便可确定该接收机的位置,从而提供高精度的三维(经度、纬度、高度)定位导航及授时系统.万丈高楼平地起,GPS全球定位系统虽然复杂,但它的基础就是“位置的确定”,只要我们掌握了“位…  相似文献   

16.
在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理论教学中引入卫星工具包STK辅助课程教学,对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空间坐标系统、卫星轨道、卫星导航星座以及星间链路等知识点进行仿真。该仿真教学方法的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改革注重将仿真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在卫星导航专业技术方面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科教大观     
《神州学人》2003,(10):32-33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进展顺利技术攻关有重大突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8月3日透露,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经过精密的计算和论证,目前已经基本确定了月球探测卫星的运行轨道,解决了卫星运行途中的控制问题及卫星本身的电源、结构、温度控制等系统的相关技术问题。此外,在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的紫外线敏感器也已经设计完成,同时月球探测卫星双自由度定向天线的样机也已经完成了研制。试验表明,该天线能够满足卫星测控及数据传输的全部要求。据专家介绍,中国的探月工程虽然起步…  相似文献   

18.
姿态的测量和控制在水下航行器的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精确快速地获取姿态数据是对水下航行器进行稳定控制的前提。使用“惯导+DVL”组合导航模式获取水下航行体的姿态数据,基于LabVIEW开发了一套集测量与控制于一体的航行体实验系统。系统通过获取航行器的姿态数据,进行解算和上传,实时存储水下航行体的姿态数据并在系统界面进行3D动态显示。该系统测量误差小、响应灵敏、实用性强,是一个开放式的姿态测量和控制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可直观地演示水下航行体导航与姿态测量原理,同时用于控制算法的实验和研究,帮助学生理解航行体导航与控制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大四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结合实际科研项目,搭建了一套适合学生校内实习的姿态运动模拟实习平台。介绍了姿态运动模拟实习平台的总体结构和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方案,其中包括硬件系统和控制软件。该实习平台人机界面友好、交互方便,具有完善的保护机制,使平台能够安全运行。姿态运动模拟实习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增长工程实践经验,加深对相关课程的理解,在教学和科研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飞行器的惯性测量系统、工程钻孔轨迹检测等方面更高效测量载体姿态参数,设计了一款操作简单、可实时输出被测物体三轴姿态角的姿态检测仪,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对检测仪进行了误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测试量程范围内,仪器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响应较快且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