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几种基于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技术,主要对球形包围盒检测法、坐标轴的轴向包围盒AABB检测法、带方向的包围盒OBB检测法、散方向多面体k—DOP检测法、固定方向凸包FDH检测法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最后对这五种包围盒检测法的优劣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采用图形引擎OSG和物理引擎Bullet,设计了片理颗粒混合碰撞仿真系统。在该系统实现过程中,首先对AABB、OBB、包围球及K-DOP算法进行对比研究,然后选择较为合适的AABB包围算法进行应用。该系统通过解决片理颗粒的控制、碰撞检测、OSG图形引擎与Bullet物理引擎结合以及场景渲染优化等关键技术问题,最后实现仿真模拟程序。  相似文献   

3.
三维虚拟博物馆是通过计算机对现实生活中博物馆的一个模拟,在各大主流浏览器上提供虚拟博物馆漫游功能,让广大用户不必亲临现场就可以在网上身临其境地了解博物馆藏品信息。在分析虚拟博物馆实际应用的基础上,针对虚拟场景中的碰撞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WebGL的适用于虚拟博物馆的碰撞检测算法。算法首先使用XML构建虚拟场景,并通过树的筛选方式对空间进行筛选,然后使用优化的AABB包围盒进行碰撞检测,使用户在使用第一人称漫游博物馆场景时,能与静态物品产生真实的碰撞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运用可以实时反映连续碰撞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虚拟环境中的虚拟人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探讨虚拟人的感知模型,创建虚拟空间数据库的查询信息,结合AABB碰撞检测算法实现虚拟教学环境中虚拟人的感知模型的构建及其行为路径的规划,在教学环境中初步达到虚拟人的情感交流及其智能交互行为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样运动规划算法效率低,尤其在处理高维空间和复杂障碍环境等问题时,严重依赖于所选采样参数和碰撞检测距离等,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双向快速密集树(ABiRDT)避碰运动规划方法。首先,深入研究了ABiRDT算法的基础理论和实现方法,可适应调整碰撞检测距离参数和随机采样扩展步长;其次,重点研究了本算法所采用的c-空间加权均匀采样、最近邻位形查找和基于混合包围盒的并行离散碰撞检测等关键自适应策略;最后,通过三维可视化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边界碰撞是游戏中的一项重要功能,但现存的像包围盒、八又树等方法都比较复杂,并且需要大量的场景数据作支撑.在基于XNA的3D赛车游戏中,实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碰撞检测算法,对于赛车游戏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水面环境下的船舶目标检测问题,运用融合图像显著性的YOLOv3船舶目标检测改进算法以提高检测能力。该算法基于Darknet-53网络模型,根据水上船舶特点,融合非极大值抑制算法Soft-NMS和显著性检测算法FT思想,进一步优化最终检测以达到更准确的效果。用Soft-NMS算法替换原有NMS算法,使得算法对小目标和重叠目标检测效果明显提升。融入FT算法对船舶图像局部细节作进一步细化,使得包围盒回归更加准确。在建立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比原始方法准确率提高4%,达97%,检测速度提高10帧/s,达30帧/s,表明改进算法有效提高了船舶目标检测精度,且加快了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智能优化算法求解测试用例生成问题是软件测试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标准遗传算法在测试用例生成中的不足,提出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生成方法。该算法结合分支覆盖和路径覆盖两个指标对适应度函数进行优化设计,以加快数据的优化过程。通过调节因子对自适应的交叉和变异算子进行改进,并引入模拟退火机制,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测试用例生成中的求解质量和运行效率均优于标准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9.
萤火虫优化算法(GSO)是一种计算多模函数多峰值问题的群智能算法,由模拟自然界中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特征发展而来。在 GSO 算法中,萤火虫根据自适应的感应决策范围寻找比自身荧光素高的萤火虫,并通过概率选择机制朝其运动,以实现寻优目的。简要阐述 GSO 算法基本原理,对算法各个参数进行分析说明,利 用 Matlab 软件构建 GSO 算法在整个寻优过程中的可视化环境,并给出算法源代码。仿真实验首先实现了自适应感应决策范围更新过程,然后通过多模函数仿真示例测试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了利用萤火虫算法解决多模函数多峰值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虚拟现实(VE)中虚拟视觉的实现方法大多采用基于信息表的查询,一般对静态物体的检测采用包围盒的办法。信息表的查询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处理速度,但是违背了视觉的工作原理。基于包围球的方法比包围盒方法精确,Mesh方法对动态物体轮廓的获取不但遵循了生物仿生学原理,而且也在信息处理速度和仿真度上折中得到了最优结果。  相似文献   

11.
医用X光图像对常规图像增强算法较敏感、易失真,对此提出一种自适应灰度调整及边缘增强的X光图像增强算法.算法依据X光图像直方图中灰度的分布特点,自适应进行单段或双段灰度拉伸,调整灰度范围并均衡灰度分布,在该基础上叠加DFT频域Butterworth高通滤波信号以增强组织的边缘及纹理信息.实验证明,该算法失真率低、可行性高,对医用X光图具有较理想的增晰效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2D扫描为基础的辐射扫描算法。首先利用栅格法确定栅格粒度,建立环境空间模型。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存在障碍物的前提下,向两侧扫描获取周围障碍物信息,并确定子节点。子节点不断扫描和更新下一级子节点,从而扫描到终点,并通过终点反选父节点确定最终路线。减少了传统算法规划路径中最终的结果并非最优解的问题。使用LabVIEW2017平台编写了算法仿真软件,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射线扫描算法在规划路径上比传统蚁群算法生成路径质量更高,有效提高了算法应用于三维空间路径规划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蚁群优化算法(Antcolonyoptimization,ACO)的基本原理。针对常规图像模糊增强算法执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运用ACO结合图像灰度直方图特征进行图像自适应模糊增强的新方法。通过实际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比常规图像自适应模糊增强算法的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遗传算法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必须采取措施保持种群多样性,防止算法出现早熟收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父个体相似度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使用新的自适应遗传操作策略以保持种群多样性。将新算法用于求解图的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到比不使用父个体相似度信息的普通遗传算法权值更低的度约束最小生成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基本路径测试的程序图自动生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路径测试是一种重要的白盒测试技术,具有较高的故障覆盖率.自动生成程序图是基于基本路径测试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过程的重要步骤,该文主要描述了从源程序出发,通过对程序语法结构的分析,自动生成程序图的方法,并且通过构建原型系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虚拟网络教室在增强在线教学的灵活性、可交互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传统虚拟网络教室以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以视音频为核心的在线网络教学平台为主,所创建的虚拟学习环境缺乏真实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比较单一。根据云计算的特点和真实感虚拟学习情景构建的要求,利用开源云计算平台OpenStack和分布式虚拟现实开发了一种支持用户管理、真实感3D虚拟角色自动生成、在线课堂教学、在线答疑等的真实感3D虚拟网络教室,并研究其开发与实现过程,最后以《大学英语》在线课堂教学为例分析该3D虚拟网络教室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增强虚拟学习环境的真实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17.
在云计算环境下对多媒体资源进行优化权衡调度,以提高对多媒体资源的分布式访问和计算能力。传统方法采用网格调度法,随着资源分布网格的增多,导致多媒体资源的分配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层阶调度的云计算环境下多媒体资源的权衡调度算法。首先构建了云计算环境下的多媒体资源分布结构模型,采用多路复用的网格计算方法实现对云计算数据的融合和特征提取,通过自适应层阶调度实现云计算环境下多媒体资源的权衡调度。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进行云计算环境下多媒体资源的权衡调度,可降低数据丢包率、提高调度准确性、改善云计算性能。  相似文献   

18.
《滁州学院学报》2018,(2):78-82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易出现早熟收敛及寻优精度低等缺陷,提出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计算方法 MACIW,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构建保持大小关系恒成立的惯性权重计算式的集合,确立该集合与粒子聚集度因子之间的映射关系,依据该映射关系通过监测粒子聚集度因子来自适应地计算惯性权重。进一步地,设计了基于MACIW的自适应PSO算法APSOM。使用6个基本测试函数对APSOM算法及其他2个算法进行仿真实验比较,结果验证了算法APSOM能增强寻优能力,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级联滤波的多分量非平稳网络入侵的高效检测算法。进行网络入侵的多分量非平稳信号模型构建,在此基础上设计自适应级联滤波算法,实现对网络入侵干扰滤波和信号的检测。给定网络入侵信号处于低信噪比的网络数据交互环境下,利用自适应滤波器方法来确定信号频率,用一个四阶累积量表示自适应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利用过去输入样本的有限线性组合来进行自适应滤波,实现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低信噪比下高效地检测出网络入侵信号,网络入侵的两个分量特征的频谱特征聚焦性能较好,实现了对入侵特征的准确检测。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准确率提高了25.67%,有效保证了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波基的两步自适应比例萎缩去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列萎缩是小波去噪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对小波域自适应维纳萎缩去噪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小波基去噪算法——两步萎缩算法。在小波域使用标准局部自适应维纳滤波,滤波结果作为第二步萎缩的引导信号,在第二步中根据新构造的萎缩函数进行滤波得到最终估计。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优于目前的基于二维可分正交小波基的比列萎缩去噪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