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生制动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个子系统.对提高整车性能指标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车辆的动力学结构出发,考虑了制动稳定性要求及再生制动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并行制动力分配策略。在仿真软件ADVISOR中建立了控制策略仿真模型,并嵌入到整车模型中。与原ADVISOR制动力分配策略的仿真比较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由来,归纳了再生制动的特点:电机制动转矩有限、再生制动波动较大、SoC会对再生制动造成影响,分析了再生制动的制约因素:SoC、电池组充电功率、车速及驱动轮。并且基于制动力分配,提出了再生制动的并行制动力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再生能量的吸收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城市轨道能量吸收装置大多都是能耗制动型吸收装置,这样就使得能量白白的浪费掉而无法起到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效果。因此,对于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中使用的双向能量流动逆变回馈装置,本文针对逆变回馈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结构组成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其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该装置的仿真实验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城市轨道交通上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可行性和指导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线控制动,而电液制动系统是实现线控制动的第一步。本文设计了一套电液制动系统,该系统通过踏板位移传感器获取驾驶员制动意图,以电控比例减压阀为执行器,同时还设计了高压泵站以及控制电路。在搭建系统台架的基础上,采用XPC系统完成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用PID算法实现了电液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并得到良好的瞬态和稳态响应。通过循环工况,我们验证了系统液压在实际工况中的效果。通过与整车通讯获得车速与轮速信息,系统可以用滑移率控制实现ABS防抱死的功能。系统不仅实现了制动系统的基本功能,在后面的研究中,还能实现ESP等功能,也可以与再生制动系统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对汽车电磁制动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建立电磁制动机构、车辆及轮胎的模型,进而建立汽车整车电磁制动系统的整体模型。采用模糊控制完成了汽车电磁制动系统控制算法的设计,在结合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的模糊关系矩阵进行优化,增大了制动力矩并使滑移率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刹车控制方法在一些复杂路段进行刹车控制的时候,存在刹车距离大,控制时间长的缺陷.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汽车智能刹车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汽车整车动力模型,通过深入研究刹车控制原理,结合模糊控制理论完成刹车的智能控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器可以使得车辆的实时滑移率快速到达并保持在期望滑移率附近,从而使车辆获得最大的地面制动力以提高刹车性能,并在缩短制动距离同时保持方向的可操控性,相比于传统的控制器取得了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常,再生制动仅对驱动轴有效。为回收尽可能多的制动能量,必须控制电动机产生特定量的制动力。目前并联式的混合制动系统,由于其结构和控制简单被广泛应用,但对电制动的利用尚不充分。为此,基于纯电动轿车液压制动系统设计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着重探讨一种串联式混合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是在汽车制动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车辆的滑移率在适当的范围内,防止车轮制动时抱死滑移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本文从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工作过程出发,论述了汽车防抱死系统的组成结构、制动过程和工作原理,并且论述了ABS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梳理了防抱死系统的常规检查,进而分析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相似文献   

9.
宣仲义 《科技通报》2012,(1):117-121
柴油机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是电控柴油机控制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本文应用实验分析和系统辨识的方法,以YC4D130电控柴油机台架试验为基础构建了发动机模型,并结合理论建模的方法,进一步构建了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经过试验车辆数据和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的对比,证实该模型可有效模拟车辆的行驶性能及换档过程,为柴油机控制策略的整车功能分析研究和设计验证提供了可靠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电机制动力与机械制动力在车轮上的优化、协调分配,提出一种多参数融合的模糊逻辑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通过构建车辆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与反模糊规则,来确定电机制动力占总制动力需求的分配系数。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利用仿真软件Advisor对车辆在三种不同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控制策略在满足理想制动力I曲线和ECE制动法规条件下,不但保证了制动的安全性、稳定性,而且能量回收效率较大,从而证明本控制策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仿真整车模型建设有整车车辆模型建设、轮胎模型建设、制动系统建设及驱动系统模型建设。整车车辆模型建设用四个自由度来描述,即纵向位移、横向位移和侧倾运动。所作用的外力主要来自轮胎的纵向和横向力、作用在整车上的风阻及坡度阻力,其侧倾运动只与簧上质量有关,它由悬架模型的阻尼和弹簧与非悬挂质量连接。轮胎模型采用Gim模型,这一模型的特点是公式简洁,计算简单并考虑了各种工况的影响,在轮胎模型中考虑了纵向、横向滑移、侧倾、横摆导致的纵向力、横向力和横摆力矩。制动模型采用一阶迟后环节传递函数形式来描述压力建立及释放的动态过程,用比例环节描述制动器增益,其最大压力由制动踏板的位移来决定。转向模型由比例环节构成系统输入通道,即方向盘到前轮转向轮。发动机模型是由一个一阶惯性环节构成发动机的动态特性,由力矩转速试验曲线族构成发动机的稳态特性,其油门开度用插值的方法确定所采用的稳态特性曲线,油门开度由油油门开度门踏板角位移的大小来决定。驱动系统是一种4档机械式变速器和前桥驱动差速器组成,由比例环节构成。车轮系统模型是由外部力和转动方程来决定,作用的外部力有驱动力、外部纵向、横向摩擦力、制动力及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12.
汽车的节能技术涉及到维修保养、低阻轮胎、整车气动减阻、再生制动等节能技术,本文主要对汽车维修环节的节能、整车气动减阻技术和低阻轮胎节能技术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肖莹 《科技风》2011,(19):27
广州地铁车辆再生制动能量的处理采用了目前国内技术先进的固定安装的再生制动能量消耗装置和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从而减轻客车负重,减少了消耗制动能量而给睡到造成的温度升高现象。下面介绍的是地铁四号线选用的再生制动能量消耗装置和挂网试用的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由于列车质量大、速度快、起停频繁,因此在进站制动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技术在不断发展,目前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方式主要有电阻耗能、电容储能、飞轮储能和逆变回馈四种,本文介绍了这四种制动能量吸收方式的技术及特点,并从电能质量、电能计量、继电保护等方面分析了能馈式再生制动技术对电网的影响,为电网应对逆变回馈能量的评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动汽车将成为一种主要形式的交通工具,它首先具有无污染,高能源效率以及驱动能源来源多样化等优点,迅速成为现代汽车的发展趋势。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技术,可以保证电动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条件,并把电动汽车制动时产生的机械能经过再生制动系统转化为电能,并把它贮存到储能单元中。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再生制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新一代汽车的发展方向,而再生制动技术作为混合动力汽车一项关键的节能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再生制动使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将其一部分动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在储能装置中,实现了制动减速时的能量再利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19)
为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制动时消耗的能量,同时考虑低速频繁制动回收能量低且反复充放电危害蓄电池寿命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电池荷电状态、制动间隔时间、制动强度和车速作为输入变量,制动力分配系数为输出变量的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改进并重新设计了模糊控制器。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在有效提升电池安全性的同时,保持着出色的能量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18.
无人驾驶车辆制动系统关乎整车的安全性能。整车利用激光雷达感知路况信息,借助电液制动系统,实现整车的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分析电液控制制动系统的组成,并着重分析电液制动回路。研究行车电液比例减压阀的特性,装车并检测行车电液比例减压阀的特性,对比整车的制动减速度,研究整车无人电液制动控制的性能。为该型号无人车制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8)
本文基于电容和电池混合储能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强度电流能力的优势,结合线路特征,通过能量仿真计算,研究混合供电控制策略,实现混合动力技术对全线无接触网有轨电车的续航能力、运行时效性和经济性的提升,通过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及验证,以推广该系统在有轨电车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轨道机车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对接触网电压的影响,从能量和经济角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阻-超级电容器的储能装置,详细介绍该装置的主电路及控制系统,计算出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大小,以此为基础,设计储能系统的电容量和储能阵列的串并联方式。以超级电容储能技术为基础,结合半桥型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以接触网电压作外环以充放电电流作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