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车辆的普及和各种高速运行工具的发展,人们对于车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晕车成为广大群众出行的障碍。穴位按压,中药敷贴等方法如果可以广泛应用,对于中医药的事业也是极大的促进,中医治疗晕车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韵达 《科学生活》2009,(3):60-61
晕船、晕车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却给我们出行、旅游等带来很多不便和困扰。那么这些症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和预防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晕动症的病理,并开一帖治疗晕车、晕船病的良方,大家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3.
灵机一动     
电子止痛笔用电子止痛笔在皮肤上慢慢移动,笔尖的电流通向穴位,便将头痛、四肢痛、腰痛、背痛等即刻止住。防晕帽会晕车的旅客戴上防晕帽就不会晕车了,旅途上开开心心,神清气爽,多好哇!墙上折叠椅在繁华街道边墙上设置的这种固定在墙上的折叠椅,为走累的路人提供了坐下来休息的  相似文献   

4.
正拉杆箱是人们外出装载行李的不二选择。现在交通发达,但在车站、码头换乘交通工具时,仍需要人们步行。如果带着幼儿出行,既要拖行李,又要照看好随行的幼儿,加之出站、进站的人很多,不仅影响了出行体验,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为此,我设计了可承载幼儿的拉杆箱,使其既能装行李,又能承载幼儿一同行走。可承载幼儿的拉杆箱由箱体、箱盖、拉杆和座椅构成。座椅位于拉杆箱的上端,椅  相似文献   

5.
"前方到站……""嗖"地一下,坐在地铁座椅上的你在惯性的作用下,屁股"溜"向了座椅的另一端.有人不禁会问,地铁上的座椅为何要设计成滑溜溜的? 让运营更有效 建造地铁的目的是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保证乘客能够安全、快捷出行.为了最大限度地搭载乘客,地铁座椅往往采用不锈钢材质的联排平滑座椅设计.这种设计使座椅可容纳的人数灵活,...  相似文献   

6.
科技商城     
消炎杀菌止痒液该产品由中药和西药复配而成,内含风油精的主要成分和其他特种成分,不仅具有止痒作用,有效防上皮肤感染,还具有消炎杀菌以及醒脑防晕车等作用。 该产品适用于蚊虫叮咬和多类皮肤瘙痒症患者,特别是对糖尿病人的皮肤瘙庠处更具特效。将该产品涂于皮肤瘙痒处更具特效,涂于皮肤瘙痒处1~2次,1分钟左右即起止痒作用。涂于太阳穴,具有醒脑防晕车作用。其功效明显,易于推广销售。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通过对国外装甲车辆防地雷性能相关标准的分析,以及国外主流防雷座椅产品台架验证试验情况的梳理,结合乘员座椅自身特定的台架验证环境,系统地提出了装甲车辆乘员座椅台架试验的输入条件和损伤评估判据,可以用于指导未来防雷座椅的设计、试验与验收。  相似文献   

8.
旅行箱座椅     
《发明与革新》2010,(11):53-53
在节假日的出行高峰期踏上旅程,要想在熙熙攘攘的候车室找到座位可不容易呢!或者可以考虑使用这款便捷旅行箱,只要将支撑部件抽取出来固定好,不论何时,旅行者便都可以找到适合的休息座椅了。  相似文献   

9.
正晕车不是病,晕起来真要命!不论是自己晕车,还是亲人晕车,在旅途中都是相当煎熬的。人为什么会晕车我们为什么会晕车?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平衡感不好。有的朋友可能会感到奇怪:"开什么玩笑?我怎么平衡感不好了?你看我的脚走路好好的,我还可以跑得飞快!"其实,咱  相似文献   

10.
晕车被称为运动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前庭机能稳定性不良是晕车最主要的原因。本文对晕车的发生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基于对公交系统空间座椅分布特征的调查以及市民公交出行体验,将肩颈部按摩装置与公交车座椅靠背相结合,是一种为了提高乘员乘坐公交的舒适性以及保证安全性而设计的装置。本文研究的内容有:1.分析了按摩公交座椅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的公交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公交车设计的改进过程。2.提出肩颈部按摩装置的结构及智能化设计新思路,辅以按摩功能、智能提示及充电功能等3.应用前景分析。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浪潮,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动车、高铁具有速度快、节能、乘坐舒适、准点率高等优势,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选择。然而快到站时,一般由乘务员进行到站广播,乘客易出现睡过头、坐过站的情况。而且乘客被广播唤醒,没有缓冲时间,不能完全放松身心。由于车厢内人多嘈杂,乘客不一定能听见到站广播提醒。如果乘客所在的座椅能通过振动提醒乘客提前做好下车准备,就不会出现坐过站的情况了。我设计了一种带提醒功能的动车座椅。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以智能化、安全多功能为出发点,立足于让使用者舒适、安全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一款新型自动化可调座椅式多功能轮椅。乘坐轮椅的使用者可移动范围在以后会慢慢扩大,尤其是老年人和患者更加的需要轮椅,以后将不仅限于在平地上的行走,上下坡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多数地方虽然有轮椅的通道但是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的感受,对使用者很不利。为解决上下坡使用者舒适度及安全问题采用铰连接式伸缩座椅及防倒滑装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产民机研制项目的开展,业内对旅客座椅的动/静态试验要求和方法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对旅客座椅自身的变形对应急撤离的影响却认知不足。在飞机按照CCAR25.803条款要求开展应急撤离试验时,到底该使用多宽的过道?是使用完好的座椅,还是残留有动/静态试验残变形的座椅?本文将基于某型飞机研制取证的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从利弊角度探讨摩托车出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根据湖南省新化县居民出行调查结果,分析居民选择摩托车出行的原因及选择摩托车出行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MNL模型对居民出行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从深入分析,指出摩托车出行现状的问题所在及同时根据公交出行意向调查提出改善策略,分析结果将给同类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越。为了使人们乘坐飞机时更加舒适,国内外对飞机座椅展开研究,由于国外进口座椅价格昂贵,我国为了改变过去购买进口外国座椅的情况,积极的展开了座椅研究,期待让国产座椅更具安全、舒适性,更好的满足人们现实需要。本文就从国产飞机座椅的兴起和发展谈起,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国产座椅,让国产座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课本告诉我们,晕车与前庭和半规管有关。两者都位于内耳,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如果过度敏感,其主人可能就要承受晕车、晕船之苦。但这类极简的介绍显然欠缺深度,它能出现于中学课本也并非因为其原理早已被揭示,恰恰相反,晕车的生物学机制一直困扰着科学界。科学界将晕车、晕船以及晕机等症状统称为晕动症。所谓的"晕",指的是恶心想吐的感觉。交通工具的摇摆、颠簸、旋转和加速运动都可能引起晕动症,不过每个人的晕动阈值各有差异,有的人坐小轿车都晕,而有的人哪怕坐过山车都没啥感觉。通常来说,坐船最容易使人产生晕动症,浪大时,船上可能有1/3的人会拿出塑料袋呕吐。  相似文献   

18.
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各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的关键思路。针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出行及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特征,以出行链为分析单元,构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首先,依据已有研究基础,确定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三类因素,提出描述诸影响因素与出行方式之间关系的若干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辨识与修正,最终得到了个人与家庭属性、土地利用、出行链等各类因素对出行方式的影响方向与程度。研究结果对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分析出行者轨道交通换乘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在梳理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在效用函数固定项中引入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因素,构建广义出行费用的轨道交通换乘方式选择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居民换乘轨道交通选择行为的实例中,结果表明: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对出行者换乘轨道交通方式选择存在显著影响。模型最后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出行者选择概率进行对比,模型预测误差均在1.50%以内。  相似文献   

20.
以地铁车辆纵向6人悬挂式客室车座椅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Workbench13.0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地铁车辆车体与两根支架支撑的客室车座椅结构,以及车体与三根支架支撑的客室车座椅结构,建立座椅强度结构性能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找出理论上客室车座椅的薄弱点,并对两种情况下客室车座椅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