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澄圣  钱安华  蒋莉 《内江科技》2007,28(11):116-116,146
YJB油田1998年10月投入开发,1991年投入全面注水开发,通过细分层开发及整体压裂改造,油田开发得到改善。2004年油田根据开发中动静态矛盾突出,进行了陀螺测斜,落实了构造及井网状况,此后进行了综合调整,平面上完善了注采井网,纵向上进一步细分层注水,油田开发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崔红红 《内江科技》2010,31(3):68-69
目前,胜坨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综合含水越来越高,针对老油田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油田的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注水已成为油田开发补充地层的主要开发方式。为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注水开发的效果,势必要细分层系完善注采井网,改善水驱动用状况,只有通过配套分层注水工艺来实现。而注水井注采调整工作已成为老油田高效稳产开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分注井验封及分层测压技术应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水是油田工作的灵魂,细分注水是油田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的必由之路,在油田开发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目前分注井验封及分层测压存在主要问题,用简单实用的工艺技术实现验证封隔器密封性工作,并实现注水井分层压力测试。  相似文献   

4.
孙振勇 《内江科技》2010,31(3):91-92
黄沙坨油田是裂缝性边底水火山粗面岩油藏,储层属于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裂缝、孔隙等发育的程度、状况控制着油井的生产状态。本文介绍了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并从油藏裂缝发育状况、驱油效率、采出程度、注采井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黄沙坨裂缝性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因素:并对火山岩油藏水驱规律、油藏动态变化取得了全新的阶段性认识,进一步完善了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评价体系。针对注水开发中存在的矛盾,通过控制注水强度、完善注采井网,延缓底水锥进造成水淹,调整和缓解油田开发矛盾,对指导油田下步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同类型油田注水开发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西区采油厂是个多层系同时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注水井各单井层数多、间隔远、物性差别大另造成高渗层吸水指数高,受益油井层见水快,而低渗层甚至不吸水,受益油井见不到注水效果,为改善剖面动用状况,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实现油田稳产,开展分层解堵试验,探索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任海宁  刘贵临 《内江科技》2011,32(3):112-112
注水是目前油田开发中应用最广泛的二次采油技术,也是目前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在油田注水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注水地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工具的损坏或注水方案的不合理都会严重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效果。为了提高注水效率,应根据注水井工况对不合格井实施相应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熊川 《内江科技》2011,32(12):142-143
宝浪油田1996年投入开发,经历了上产、稳产阶段,2004年进入快速递减阶段,油田开发效果急剧变差,2005年以来以提高注水波及体积为中心,通过细化油藏开发模式,在完善注采井网、优化注水结构、提高注水效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开发效果明显好转,自然递减由2004年的33.08%降至2010年的13.64%。  相似文献   

8.
韩兵 《内江科技》2012,(2):100+145
滨南油田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水井套管腐蚀结垢现象日益突出,复杂井况井逐年增多,给油田注水、卡封等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自2008年,水井作业引入了40臂测井技术,在套漏封窜、薄夹层、套变遇卡等类型水井上实施115井次,通过不断深化井况认识,对现有注水工艺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水井管柱在井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2003年到2005年的调剖井及其连通油井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三次采油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油田采收率的不断提高,注水井化学浅调剖技术措施效果已由增油控水向控水稳油、控制井区含水上升速度上转移.注水井化学浅调剖后虽然连通油井产油量增加,但是,随着油田采收率的不断加大,连通油井增油量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油井挖潜余地越来越小,是否能继续保持稳产,取决于未措施井产量递减程度,注水结构的调整已成为高含水后期控制产量递减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注水井的合理调整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减缓产量递减速度的基本方法,由于在注水过程中,有的井、层实际注水与方案不相符,还有的井、层在吸水状况改变后没有及时得到调整,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进一步提高注水质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标实现。提出分层测试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周期应实行动态化的建议,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搞好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敏 《内江科技》2012,(10):148
由于濮城油田开发时间长、井况日益恶化,注采层数多、层间差异大,致使调控分水能力有限,对分层注水工艺可靠性、实用性及管柱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展大压差分注工艺的改进与完善,满足非均质油藏动用二三类层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大压差分注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完善提高了濮城油田注水工艺及配套,现场应用25井次,使大压差分注实现了油层细分注水、层间矛盾突出的井达到了均衡注水的目的,分层管柱有效期得到延长,对应油井产能得到提升,油田的稳产基础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由于濮城油田开发时间长、井况日益恶化,注采层数多、层间差异大,致使调控分水能力有限,对分层注水工艺可靠性、实用性及管柱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展新型油套分注工艺的改进与完善,满足非均质油藏动用二三类层的需要。通过对新型油套分注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完善提高了濮城油田注水工艺及配套,现场应用25井次,使新型油套分注实现了油层细分注水、层间矛盾突出的井达到了均衡注水的目的,分层管柱有效期得到延长,对应油井产能得到提升,油田的稳产基础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李东进 《内江科技》2012,(10):141-142
近年来,随着扶余油田开发步伐的加快,调整井工作量不断增加,同时出现了制约钻井生产和施工速度的技术问题。如该井区注水压力高,注水井水窜、套变等地质因素,经常出现地表裂缝,在钻井过程中经常出现严重漏失现象,钻井液密度难以控制,经常发生井涌、井漏、固井质量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老油田的开发,本文研究出一套适合扶余油田浅井调整井的钻井及完井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河口油区已经进入中高含水的开发阶段,层内、层间、平面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分注井工艺技术水平和层段合格率,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成为实现油田稳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加强配套工艺技术为基础,提高分注井层段合格率为目的,配套了不同的分层注水工艺技术,通过加强管理,控制实施过程,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河口油区注水开发的分层注水综合配套技术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深入研究了新滩油田KD18块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的水淹状况、地层能量及注采井网现状,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开发的应对策略,部署了该块下步注采井网调整、注水层系挖潜、注水开发蒸汽吞吐引效开采,为油藏良性开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许莉宁 《内江科技》2011,32(4):152+84-152,84
本文介绍了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并从油藏裂缝发育状况、驱油效率、采出程度、注采井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黄沙坨裂缝性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所辖油田属于低渗特低渗油田,在投产时大多采用压裂,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开采层系不同,在注水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体现在层内、层间、平面注采矛盾突出;注采调整缺乏充分的依据。通过油水井生产过程监测和动态分析,进行注水井与油井连通层位的对应调参,提高注水效果及注水开发采收率,从注水井和油井两方面入手,在以上研究分析、动态描述、注采调整等措施的基础上,摸索整理出一套适合本区的注采开发思路,最终解决油藏平面、层间与层内矛盾,实现注水开发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陈家庄油田北区属于岩性-构造层状稠油油藏,处于可常规开发油藏的边缘。该区按反九点法面积注采井网常规注水开发,初期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近年来,由于套管损坏井增多,导致水井带病注水;水井出砂严重,层间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导致分层合格率低。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北区进行水驱效果评价,根据研究结果采取防砂或者补孔,从而提高水驱采收率。同时在北区对两口井实施水溶性自扩散剂实验,对应10口油井,日增油11吨,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晶等 《内江科技》2014,(4):54+38-54,38
<正>埕东油田辖区内共有六个水驱单元,水驱产量占年产油量的70%。水驱单元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面对新井、措施选择难度大、管网腐蚀严重等诸多困难,如何挖潜增效降低自然递减率实现水驱产量硬稳产,成为水驱单元开发面临的重要难题。为此,我们积极探索紧紧围绕"注精细水,采效益油"的开采目标,结合目前开发实际,精细注水井管理,大力开展水井各项工作,最终实现了个单元注水井在各层系上的"动态合理配注"。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高含水后期的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满足油田稳产和"稳油控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对于水驱开发油田来讲,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多套井网并行开发,开采条件及井下管柱状况越趋复杂,前几年,由于采取外排形式,溢流量、洗井水量均较大,因此洗井效果较好。目前依据环保要求,罐车洗井等环保式洗井逐渐取代了外排式洗井,成为目前的主要洗井方式,由于受排量、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洗井质量和效果很难保障,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对目前注水井不同洗井原因的研究,提出更为适合不同注水井洗井的合理排量,进一步提高洗井质量,保证注水效果,为提高注水质量及保证油田开发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