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度建设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环节,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背景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多样化建设目标为主体,着力于健全产教协同治理结构、完善产教融合管理体制、创新产教融合考核载体三大方面,全面深入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建成与经济发展相衔接、与民生需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李政 《科技风》2023,(20):80-82
职业教育需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有力举措。开展现代学徒制能有力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高职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现代学徒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汇聚校企双方合力,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联合打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行 《内江科技》2019,(3):15-16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地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然而,学校和企业的不同价值属性导致了校企合作失灵的现象,加强合作引导与管理、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标准是解决产教融合问题的关键,河南省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萌  郝赛行 《科技风》2023,(7):71-73
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课题首先分析邯郸市产业发展现状和产教融合状况,然后找出邯郸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邯郸市职业教育育人模式进行探索。对产教融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但可以有助于职业院校更好地形成校企合作教育体制,为企业输出大量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可以产生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方法》,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实践经验表明,必须遵循开放办学的基本思路,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14)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本文分析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提出职业院校需从自身内涵建设出发,提升合作的吸引力,从顶层设置,逐级推进,与企业多维度地开展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方式的多元化,通过教学与产业的对接,实现校企共赢,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批专业型技术人才,以实现跟随产业发展的步伐、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改革发展理念,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以达成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更好地为产业技术进步服务.由和震、李玉珠和魏明等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创新》一书,以超前的视野探析了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家宏观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从国家、区域、工学结合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入手,对当前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进行了全方位论述,指明了其改进创新及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是驱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利元素。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迈入"服务化"时代,职业教育是"落地"教育,必须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模式应以"服务"为宗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共同发展,学院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功能将进入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9.
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以此背景下,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变革是提升绩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产学协同育人的保障。本文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福耀订单班为例,主要分析"双主体平衡、无缝链接"式班级管理探索与实践的情况,以期对高职校企融合班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5)
在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在多个层面实现校企双方的合作,是推进高职办学改革,完成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途径。为此,本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三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推进机制构建的对策,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名亮 《科技风》2023,(14):93-95
高职教育中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这种开发技术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改善学校的招生、就业和教学改革。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名班”“订单班”人才培养,积极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积极提升校企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技能,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高学历员工培训方法的背景和案例,表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成功方式。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作为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实力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围绕内涵建设及建设行业转型升级,通过对合作与融合的认识,分析从合作到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对从合作到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进行探索实践,从而推动建设类高职院校从校企合作向产教融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世官  李国君  郑燕 《大众科技》2021,23(3):141-143
文章针对目前产教融合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企业参与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等问题,在产教融合的智能配电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明确产教融合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支持、校企共建、利益共享、协调共赢的产教融合实施路径,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政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下,人事管理呈现出不同特点,合作办学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都是影响人事管理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中山职院产业学院为例,分析研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以求改革传统模式,加快产教进一步融合,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在政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中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职业教育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然而现实中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举步维艰。本文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账道会计班"为案例,阐述高职会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保障、推广价值,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职业教育应注重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论文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基本立足点,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现状,整理当前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剖析原因,以某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为例,归纳分析影响指标,并采用权重分析法以及综合分析法,提出改进措施,探究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路径,满足企业需求,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为后续深化校企合作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校企合作形式就是企业与学校合办订单班。本文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康贝"订单班为例,分析研究了如何以订单班为着力点全面促进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技能型人才应该是具备较高技术理论和操作水平的同时,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专用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考核机制方面阐述。沧州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的对策建议对于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职业教育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人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17)
当前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被赋予了新内涵。作为一种新常态的产教融合,考虑需求理论下的学生诉求、企业需求和校方要求。以合作理念的任务型教学为基础,将多种理念融合进英语专业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地方性职业学校与区域性企业产教融合形成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所在地方性职业学校在全面推进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产教融合教学改革过程中,基于"产教融合"课程开发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