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高大复杂建筑样式呈现多样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复杂性,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挑战。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大势所趋,BIM技术融合了在项目的可视化操作、施工模拟、协调关联、费用和时间等信息,通过BIM技术来指导施工阶段的管理,利用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应用中的优势,提升建筑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研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优点,归纳出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优势,展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通信、电子行业等领域内应用广泛,但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尚处在早期阶段。随着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提升和国家对建筑施工的规范要求,打造低碳、环保、高效的建筑工程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标准。BIM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建筑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IM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新时代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方式,促进着建筑信息化的发展。本文研究并分析BIM技术的应用现状、优势以及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应用,便于为建筑信息化提供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分析BIM5D技术特点,结合BIM5D技术应用流程,分析了BIM5D技术在工程进度、成本工程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IM5D平台可以有效管控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程,对各种物资材料的准备和使用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从而减少其资源浪费,节约工程成本。BIM5D技术将工程量、模型数据和时间进度信息设置在同一模型体系中,利用流水段的变更资金信息的导入,可以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实时、高效的管控。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3)
作为高校中的重要专业之一,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的就业率参数。BIM技术是我国建筑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技术向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过程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优势。本文从BIM技术的概念入手,对BIM技术在高校建筑工程专业中的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9,(10)
在城乡一体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一般都采用总承包模式。EPC项目管理流程设计克服了传统的承发包模式中设计与采购和实施的弊端,实现了管理和调度的规范化与统一化,减少投资风险,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文章基于BIM技术的EPC项目管理流程设计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环节,利用BIM技术的相关理论,将BIM技术引入进度管理流程中,提出BIM介入进度管理后的具体管理流程。并通过工程实际案例,结合BIM技术,对进度计划进行优化。从而验证了BIM技术的优越性,对指导施工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技术及相应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出现能够大幅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及建设质量。通过总结以往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围绕BIM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能够得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BIM的合理方式和效果提升路径。希望能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和施工质量管理效果提升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6)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思维以及新方法,在工程造价中的具体运用可以有效解决建筑工程中所出现的海量数据,从而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处理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进而使得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的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并且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因此,本文主要结合BIM技术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建筑工程中如何借助于BIM技术做好造价管理的工作,从而有效推进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时代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技术的发展,能够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其中,将BIM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优化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与质量。基于此,文章将BIM技术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化举措,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32)
职业教育应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BIM技术正引领工程行业向信息集成化方向发展,职业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应适应工程行业BIM技术发展的需求。文章以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从培养目标及方案、课程设置、师资与教学平台建设方面阐述BIM技术人才培养实现路径,愿给职业类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已经越来越落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需要全体员工坚持不懈地对工程的管理进行创新。BIM技术可以运用建模来充实建筑信息,对于开展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大有帮助,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稳步发展。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然后对建筑工程管理中BIM的有效运用进行了论述,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BIM是建筑设计工作管理的新型模式,本研究从建筑BIM的行业实际出发,分析了传统建筑设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说明了BIM应用于建筑设计管理工作的必然性,在结合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总体设计、施工等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供了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中应用的要点,希望为行业更好地应用BIM模式,提升建筑设计管理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管理(BLM)是一种在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利用BIM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合理的创建、管理和共享的理念与技术。基于BLM技术,同时结合了世博工程项目的特点,以Autodesk Buzzsaw为理论工具研究了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最后对科学的文档结构与编码体系、流程可视化管理以及四维建筑模型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5.
BIM技术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被提出来了,然后在国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我国对BIM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从近期才开始的,我国BIM技术在设计方面得到了充分利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从BIM技术的全流程智能控制、全流程协同工作两方面论述了BIM技术的优点。最后,通过工程实例,着重分析了BIM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的准备阶段、碰撞检查、进度节点控制以及虚拟施工指导四方面的突出优势,结果表明,将BIM技术引用到施工管理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与BIM环境下的项目管理产生的冲突,首先,结合国内应用BIM技术的工程实际,研究了BIM环境下的项目管理流程与组织结构,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基于BIM的跨组织、跨部门的项目管理流程与组织结构,该流程将复杂的项目管理工作具体化、逻辑化,该矩阵式组织结构实现了不同部门间分工明确又协同共享的工作机制。其次,分别对BIM环境下形成的这种新式的项目管理流程与组织结构对项目绩效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其对项目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BIM的管理流程与组织结构能够很好地控制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有利于应用BIM技术的建筑企业实现高效的创新管理,提高项目绩效。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8)
BIM是涉及建构以及营运、建造的数字化表达的流程,这一类的数字化表达又被称作为建筑信息模型,具有建筑的功能以及物理特征,也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为决策提供支撑和共享的知识资源。也即是说,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项目整体都拥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不论是设计、建造等环节,这也说明其能完全适应管理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8.
BIM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IM不仅仅可以提供出最优质的施工方案还能够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利用BIM还能够很好的协同各个专业的工作,并且能够让管理更加精细化。能够将建筑信息进行共享,让每一个参与方都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工程的建筑情况。本文从BIM技术的概述入手,分析了BIM的优势,对BIM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应用作出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7)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应用的日渐成熟以及国家对BIM技术的强力推广,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BIM类课程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背景,分析了高职院校开设BIM课程的重要性,提出了设置BIM课程培养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BIM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文章考虑BIM技术在国内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在高职院校中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通过增设新课和植入原有课程的方式,将BIM技术有机的融入现有课程体系当中,并给出了课程涵盖的BIM知识模块和对应的部分相关软件,为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设置和BIM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