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玉新  陈晓峰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28+30-28,30
为考查铜导线二次短路熔珠受火灾作用后金相组织的变化规律,本文对二次短路熔珠在不同温度加热,然后采取自然和喷水方式冷却。通过对观察熔珠的金相组织,找出受热温度对二次短路熔珠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次短路熔珠的金相组织随着火场温度的增高逐渐由粗大柱状晶成长为等轴晶。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际火灾调查中,应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熔珠的金相组织特征,再以此为依据来认定熔珠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气火灾熔痕的鉴别主要依据国标中对熔痕类别的定性描述,一次短路和二次短路熔痕区别判断缺乏对应参照熔痕图谱,二次短路熔痕鉴定方法属于经验型。通过分析典型实际火灾案例中二次短路物证熔痕的外观和金相特征,分析二次短路熔痕特征的成因和环境影响因素,重点讨论二次短路与一次短路二者熔痕的鉴别特征,从国标、模拟实验和真实火场三者不同角度对比了二次短路熔痕物证判据,给出电气火灾二次短路熔痕物证鉴定应用与实践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铝导线价格低廉,普遍使用在老旧建筑和高压供电线路中,易引发火灾事故。本文选用2.5mm~2的铝导线发生过电流,发现铝导线过电流时会出现断节并产生熔珠,同时有熔融物滴落。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其金相组织,导线断节处金相组织为枝状晶;本体为胞状晶且有明显过渡区;滴落物的金相组织为枝状晶。经过分析与讨论,发现过电流金相组织不仅是等轴晶组织,还会形成类似于火烧熔痕的枝状晶组织。  相似文献   

4.
对于电气火灾的原因鉴定,通常要对火灾现场提取的火灾残留物进行分析。扫描电镜法作为一种新的物证分析方法,常用于对残留物进行微观形貌分析。在电气火灾中,导线的熔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通过扫描电镜对导线熔痕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推断出火灾发生的一些相关信息。为了方便相关人员使用扫描电镜法对导线熔痕与相关火灾信息进行推理分析,提高分析速度,本文总结了使用扫描电镜法进行导线熔痕观察分析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火场温度和火场持续时间下所形成的火灾熔痕的微观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进行模拟火灾场景从而重现火灾环境,进而采用XRD分析模拟的熔痕,分析熔痕的晶粒大小和微观应变等微观结构和尺度特性参数。结果显示:(1)微观应变和晶粒大小随火场持续时间变化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随火场持续时间增大,微观应变先增大后减少,而晶粒大小的变化规律大致呈倒U型趋势。而随火场温度变化基本呈不断波动的变化趋势,相关度不高;(2)熔痕晶面(111)和(200)的晶粒大小和微观应变随火场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在200A和300A电流短路情况下较为一致,而与400A电流短路情况下不一致。研究表明,火场温度和火场持续时间对熔痕围观尺度的特征有规律性影响,可初步形成不同熔痕围观尺度特征参数对应不同火场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所进行模拟短路实验,往往只是将实验的导线随意搭接,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短路时,导线存在各种类型的触碰,而不同类型的触碰往往导致不同的接触电阻,从而影响接触电弧的变化。本文将实际短路中导线的常见触碰方式进行归纳分类,形成点接触、线接触、面接触三种抽象实验模型,并进行一次短路模拟实验,得到对应不同电流下的熔珠金相图谱,并利用IPP软件处理并测量晶粒尺寸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熔痕金相晶粒尺寸明显体现出面接触线接触点接触、阳极阴极的特点;随着初始短路电流增大,各种熔痕金相晶粒的平均长轴长度普遍表现出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平均短轴长度规律性较差;阳极熔痕金相晶粒平均长短轴比均表现出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且大体上体现面接触线接触点接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了Al0.5CoCrFeMn0.3Ni高熵合金,并对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分别为:900℃-72 h、1 000℃-72 h和1 100℃-72 h。并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铸态Al0.5CoCrFeMn0.3Ni高熵合金由枝晶和枝晶间组织构成。枝晶组织由FCC相组成,枝晶间组织由BCC+B2相调幅分解构成。而经过热处理后,B2相消失,枝晶组织由针状BCC相组成,枝晶间组织由条状FCC相组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条状FCC相先变细小后又增大。与铸态合金相比,热处理1 000℃-72 h后合金在延伸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屈服强度提高8.23%。  相似文献   

8.
B对Ti44Al6Nb合金的显微组织有着很明显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其晶粒大小同时还改变了晶粒的形貌。晶粒随着B的加入,明显由较粗大的具有片层结构的等轴晶组织向非常细小的等轴晶组织转变。B对Ti44Al6Nb合金的细化机理一般认为有两种。一种是认为由于B的加入增加了合金在结晶时的异质形核核心,另一种说法是没有改变结晶生核过程,只是抑制了枝晶的长大速度。  相似文献   

9.
以汽轮机转子用钢为对象,研究了其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汽轮机转子用钢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断口形貌,用ANSYS软件模拟汽轮机转子在不同快速热处理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汽轮机转子用钢的伸长率、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微观组织中片层状结构数目逐渐减小,颗粒状组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曹飞 《科技风》2013,(9):41
本文介绍了锂电池的基本知识,以及与常规电池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以金属锂材料为正极的锂二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产生结晶,即"锂晶枝"现象。锂晶枝的生成会使电池的隔膜破裂而导致电池内部正负极短路,极易产生安全问题。因此研究者从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出发对锂二次电池进行了改进,避免了锂二次电池在充放电时生成锂晶枝,从而使锂二次电池更加高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对A356铝合金分别进行金相观察和力学试验,研究其微观组织及性能,同时探讨热处理方式对A356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枝状晶比较粗大,分布松散,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较低,塑性较好。经一定热处理后,粗大共晶硅熔断形成分布均匀、趋于球化的细小颗粒,除了塑性有所降低外,其它力学性能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某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为工程背景,通过是否考虑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场的影响分别建立温度场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将结果与实测温度比较,结果表明:基础中心部位温度上升速率明显快于下降速率,且温度向着表面方向和底面方向逐渐降低,随着龄期的增长,内部温度场最终趋于稳定状态;水化热的施加以及参数的选用对模拟结果具有明显影响,越靠近中心处越难以进行热量交换,混凝土温度越高,而越靠近边界散热越快;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容等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更为吻合,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在模具行业发展迅速,很多领域都有模具制造出来的产品,为了使模具制作出来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技术人员已经开始使用变模温注塑工艺制作产品,其关键在于控制注塑时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保证模具表面的温度高于塑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就可以减少产品表面瑕疵量,例如熔接痕、喷射痕等,产品冷却阶段,产品快速冷却以减少注塑成型周期,因此可以看出温度在注塑中的重要性。本文先简要介绍变模温注塑工艺的原理,最后重点分析蒸汽辅助加热变模温控制技术的注塑过程及其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钢 《大众科技》2010,(11):97-98
概述了火灾现场中铜导线断裂痕迹形成的几种原因,区分这些痕迹的意义,分析其中的特征,提出了如何从技术鉴定的角度在宏观、微观组织结构、微观形貌、微观成分等特征上将这些痕迹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22,(1):30-32
通过对输送管道的工况分析,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输送管道进行三维流场分析,并对管道内部的温度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将得出工作过程中管道的压力场和温度场耦合到结构场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分析,研究在不同进口流速下,不同的外部环境温度和流体温度对输送管道结构的影响,得出应力最大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夹紧部位的周围,在与管壁交汇处达到最大。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温度工况下,随着进口流速的增大,输送管道所承受的应力和变形的程度也越大,但增长的趋势变化十分微小,流速的增大对于管壁的影响很小。随着流体温度的逐渐增加,输送管道的应力和变形量逐渐降低直至最终趋于稳定,但当外部温度过高,管道的应力和变形值的变化是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应用YAG激光进行了TC2钛合金的焊接实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焊缝形貌的影响规律,SEM观察了焊缝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升高,焊缝的熔宽和熔深逐渐增加,焊缝截面形貌由钉型向X型转变;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焊缝的熔宽和熔深逐渐减小,底部凹陷程度减弱;焊缝熔合区为针状马氏体α,组成的网篮组织结构,热影响区为晶粒尺寸均匀变化的α+α,网篮组织。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9)
本文研究了该Ti-TiCN复合细化剂对Al-Mg-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i-TiCN细化剂的加入使Al-0.6Mg-0.4Si的晶粒由树枝晶转变为等轴晶。当细化剂含量增加至0.25%wt,α-Al晶粒尺寸变小,树枝晶也变得更加细小。在性能方面,合金硬度随Ti-TiCN含量增加一直提高,添加0.5%wt细化剂后维氏硬度达到78HV,比未添加时提升了41.8%;未添加细化剂时Al-0.6Mg-0.4Si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75MPa,当添加0.25%wt的细化剂时增加至212MPa,但细化剂含量继续增加时,抗拉强度又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立CA-LBM(格子玻尔兹曼-元胞自动机)耦合数值模型,模拟了多晶硅定向凝固过程中FET(小平面柱状晶-等轴晶转化)微观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在碳杂质浓度达到临界值后,小平面界面前沿通过在SiC上形核实现向等轴晶生长转化;凝固过程中碳杂质浓度的高低决定等轴晶形态,高的碳杂质浓度等轴晶形态为热等轴枝晶,低的碳杂质浓度等轴晶的形态为等轴晶粒;多晶硅最终微观组织结构受形核密度和形核过冷度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以某半潜式钻井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LNG泄露、火灾的模型,并对火势总体情况、火灾烟气走向、火场温度及热辐射等火灾危害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LNG火灾烟气对平台人员的威胁较小;生活区和设备区在温度场中属于安全区域,但在辐射场是属于比较危险的区域;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应尽量远离面向火焰的建筑墙侧,逃离至平台上远离火源中心的空旷局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应用热流函数计算的一种简便而又相对接近实际的裂缝温度场的分布模型,同时考虑反应热对温度场的影响,将酸岩反应热对温度场所增加的温度带进裂缝温度场模型的计算中,实例分析表明: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时,酸岩反应热会对裂缝温度场带来明显的差异,因而也影响着酸液的穿透距离,所以在酸压设计过程中必须将酸岩反应热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