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科技风》2016,(13)
本文对咸阳机场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及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大雾过程期间,机场上空以纬向环流为主,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低层存在暖平流,地面处于弱气压场,风速小、相对湿度大,大气层结构稳定,逆温层稳定,上述形势既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或垂直运动,造成严重的低能见度天气。  相似文献   

2.
利用呼和浩特市气象要素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以及微波辐射计、3D激光雷达等资料对2019年3月8日~9日呼和浩特地区一次大雾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本次大雾天气过程的热力和动力特征、地面辐射冷却作用等,揭示了大雾过程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地面辐射冷却对此次呼和浩特地区的大雾过程具有明显的触发作用;近地面空气层处于饱和、边界层风力较小,逆温层的维持以及对流层中低层存在一支弱下沉气流是大雾形成的有利条件;地面冷高压南压致使在白天气温维持较低,使地面蒸发减弱,是此次大雾维持较长时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0月24~25日出现的大雾过程进行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雾属发生在弱降水后的辐射型大雾;近地面层稳定适宜的风向风速和弱冷暖平流均有利于逆温层生成;能见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强烈的局地升温和冷暖平流均有利于大雾消散。  相似文献   

4.
雾是水汽在低层大气的凝结现象,本文从2013年12月云浮市一次大雾的近地层物理现象分析,以寻找出一些预报大雾的敏感指标,结果表明出现大雾的充分条件包括近地面的逆温层、水汽饱和度、地面和850hpa的风速等,但是近地层的水汽条件是形成大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利用相关资料对内蒙古大雾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内蒙古大雾的高空天气系统可分为宽平槽、宽平脊、西北气流和平直西风4种类型,但以前两种类型占主导地位;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大雾以宽平槽型居多,而发生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大雾则以宽平脊型为主,指出大雾是弱天气过程,大雾天气预报应主要围绕逆温层、弱锋区、低空暖平流、稳定层结、地面微风(静风)、地面弱气压场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8)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6年2月11-12日日照机场一次平流雾过程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地面要素进行分析,得出高空西南暖湿气流配合地面东南偏东风和前期的低云降水为成雾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高空环流形势有效抑制对流发展,起雾前地面小股弱冷空气形成近地层逆温,为大雾提供了上暖下冷稳定层结。  相似文献   

7.
2016年4月16日河西走廊中部张掖机场出现了一次短时大风降水低能见度天气过程,文章综合利用高空地面环流形势,探空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图等常规资料分析发现:绕高原东侧东南暖湿气流的输送,为天气过程提供了必备的水汽;张掖机场16日早上处在冷槽前暖舌后,槽后冷区明显,后倾斜压和槽附近气流的辐合造成位势不稳定;河西走廊地形狭管效应加强了近地面冷空气的迅速入侵和冲击,是大风的成因以及对流过程的触发机制;外推法对河西地区冷空气的东移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1971年至2010年发生在西藏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资料的高空资料和地面资料,初步分析了西藏沙尘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西藏沙尘天气冬、春季最多,秋季较少,夏季很少发生;近40年来,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呈减少趋势。高原上存在大片的流动沙丘和大片荒漠化土地为西藏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利用沙尘天气个例分析了西藏沙尘天气的地面气象要素和高空环流特征,发现200hPa副热带西风急流、500hPa强锋区、地面温度、气压、湿度是沙尘天气过程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2010年7月24日湖北省襄樊市刘集机场出现了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由于这次大雾,北京至襄樊的航班被迫取消;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和地面观测资料,及决定大气层结稳定度的散度场,垂直速度场物理量的计算,对大雾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高脊、地面鞍型气压场和充沛的水汽是形成这次平流辐射雾的主要原因。另外,通过分析,还归纳出襄樊机场平流辐射雾的预报思路,为以后此类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0月21日~10月22日,黑龙江省受高空暖性高压脊及地面冷高压影响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大雾天气过程。具有地面风力小、温度露点差低、有逆温结构的特点,辐合和西南气流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地表辐射冷却有利于大雾天气的维持;暖平流增强和系统性抬升是驱使大雾消散的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济南国际机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济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1月29日~2月1日济南机场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探讨此次持续性大雾过程的形成和持续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分析郑州2011年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和成因分析认为,高温天气形成的环流特征是新疆暖高脊稳定少动,当大气层结稳定时,下沉运动会引起局地气温上升,引起局地气温上升。高温的天气动力学分析表明,温度平流和绝热冷却对高温天气的形成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来丁青暴雪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55~2005年,近50年来历史降水资料,找出了日降雪量≥10mm的23次暴雪个例,对典型个例进行了中-α尺度环流背景、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地面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分析了丁青冬春季造成的暴雪成因.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22)
世界时2015年12月29日16时到31日03时,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现了大雾天气过程,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画出500hPa、850hPa高空图以及地面天气图来分析此次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其中世界时29日12时代表过程前,30日00时、30日12时、31日00时代表过程中,31日06时代表过程后。本文还通过风场、温度场、湿度和能见度等主要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另外分析地形特征及昆明准静止锋对大雾过程的影响,得出一般性规律及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NCEP1 0×10的再分析资料着重对2015年8月21日冷涡背景下出现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较大、T-Td小、微风或静风是大雾的主要气象要素特征;低空的下沉运动抑制了水汽的辐合抬升,有利于雾的生成和维持;冷平流是否存在是近地面层雾形成的必要条件,雾的浓度与冷平流强度无关,与低空逆温层是否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20年3月份ERA5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及MICAPS资料,分析了3月11-12日青海大部地区出现大风沙尘天气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此次大风沙尘天气发生在200 hPa急流维持、500~700 hPa冷平流明显的环流背景下,而地面冷锋过境是此次过程的触发机制;(2)从垂直速度、散度、涡度等物理量分析来看,西宁附近东西方向上构成了东部高空辐合、地面辐散,西部高空辐合的锋面次级环流,增强了锋后下沉运动的发展;(3)此次过程中大气层结在白天趋于不稳定,地面至500 hPa接近干绝热,导致湍流活动强,动量下传强,地面风速大,是青海省比较典型的高空急流动量下传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大风天气过程。分析结果可为未来类似大风沙尘天气过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何振伟 《大众科技》2010,(5):107-108,71
对1979~2008年共30年105次河池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系统发生、发展物理机制,所处的地理位置,未来移动方向与暴雨天气关系密切。主要环流和影响天气环流系统:是夏季季风、西太平洋副高,高空槽、地面锋面、切变线、西南低涡、台风、辐合带等。暴雨多是季风影响和中低纬度季节性环流转换和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近30年10月份的暴雪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以2011年10月21日至22日那曲出现了一次全地区性的降雪天气,其中那曲县的降雪量达到了17.5mm,积雪深度达到了19cm的天气过程为例;利用环流背景、FY2-2C卫星、物理场、地面气象要素等资料对导致这次暴雪天气行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雪具有局地性,因此出现暴雪不光要具备气候学上的环流特征,而且要具有局地气象要素的支配。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近二十年青藏高原的地面辐射和热平衡特征、大气环流及季节变化、高原天气系统、高原积雪对我国环流和天气的影响、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的模拟等几方面的研究成果,概括了重大理论科学研究和实验应用研究的结果,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结论,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物理机制,特别是两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0.
从包头牧区近40年来出现的暴风雪天气个例出发,从气候学和天气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包头牧区暴风雪灾害呈明显减少趋势;暴风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可分为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和横槽转竖型三个类型,且常与蒙古冷涡的发展加深和旋转南压相联系。从天气学特征来看,暴风雪兼具寒潮、降水和大风天气的环流特征。高层经向环流十分明显,乌拉尔山高脊发展旺盛,脊前西北急流很强,在蒙古国常存在深厚低涡或横槽,冷中心强、锋区强;低层暖湿气流活跃,常存在偏南风低空急流和暖平流,低空急流左前方往往有切变线;地面图上为蒙古气旋或狭长倒槽,并有锋面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