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0,(23)
本设计基于PID算法设计了一种智能语音控制小车,主要包括电机驱动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核心部分是采用STM32F101单片机和LD3320语音芯片实现语音智能控制,LD3320芯片对语音信号检测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传送给STM32F101单片机,STM32F101单片机对语音信息进行分析,实现对小车的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硬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电路、语音通信电路、电机驱动电路。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语音通信程序、数据处理分析程序、电机驱动程序、PID算法的实现。使用L298N电机驱动以及5V直流电机,采用PID算法可以方便、灵活控制速度。在各模块的软件设计与仿真之后,经过各模块实物的制作以及测试,完成了智能操控系统儿童电动车的制作。语音识别距离范围5m;实现小车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加速、减速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以STM32 ARM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功能按键选择控制实现不同过程的切换,陀螺仪传感器对摆杆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形成单闭环的控制系统。STM32 ARM单片机对陀螺仪传感器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的控制量通过脉宽调制方式作用于直流风机驱动电路实现对风力摆的控制。本系统实现了风力摆在只受轴流风机为动力控制下快速起摆、画圆、恢复静止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STM32F103VD单片机和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实现对电控操作台的微步距水平位移控制。通过对系统可靠性和步进精度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定位精度高,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平衡车作为近几年新出现的代步工具,它的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和拓展中。为了单片机更精准对双轮平衡车的控制,本项目小组提出了基于32位单片机的平衡车控制算法的研究。平衡车的平衡原理是通过对车体自身姿态的解算,控制共轴平行双轮的相对独立运动保持平衡,平衡车控制系统由CPU、陀螺仪、姿态传感器、轮毂电机、电机驱动和蓄电池六大部分组成。STM32F103芯片作为最常用的32位单片机芯片,其数据处理速度和逻辑运算能力完全能够胜任平衡车控制算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构成云台控制器,通过8279键盘、显示接口芯片实现外部控制信息的输入以及步进电机转速的显示,控制摄像机进行上、下、左、右各方向的行进动作.为保证控制的可靠性,步进电机控制信号的发出不是由单片机完成,而是由专用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产生.  相似文献   

6.
此项目研究公开一种基于STM32的自寻光发电装置,其具有自动追光功能:通过3D打印封装好的感光器件中的光敏电阻,[1]将太阳光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光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太阳光的增强而减小,电压不变,从而实现电流增大的作用。电信号通过感光器件中的双轴调制电路传送到L298N模片,来自轴调制电路[2]的高低电流通过逻辑电路从而进行对驱动直流减速电机,[3]进而实现整个装置追光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两轮自平衡小车属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移动机器人。系统通过MPU6050获得实时姿态数据,采用STM32微处理器从DMP中读取角度与加速度数据进行消除噪声再计算以获得最优数据,采用闭环PID算法控制脉冲输出驱动两路电机,实现小车的姿态矫正、自主平衡功能。C#编写上位机,借助蓝牙远程控制小车运动状态。实践证明此设计方案为一种准确、简单、稳定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研究所设计的两轮小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核心板模块、传感器模块、驱动模块、稳压模块以及蓝牙模块。本设计选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用MPU6050六轴传感器和两个陀螺仪传感器来检测车的状态,通过TB6612FNG电机驱动控制小车的两个电机,让小车不断地处于新旧交替的平衡状态,实现了两轮小车的硬件控制系统。多次实验最终的调控结果表明,小车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可以达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本设计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模拟简易线圈型电磁曲射炮,用电磁力将弹丸射出,击中目标环形靶。针对电磁炮进行了系统方案设计与比较,电路中主要以STM32作为主控芯片,通过Open MV摄像头采集数据给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控制舵机对云台进行角度和方向调整,运用逆变器将12V直流电源转变为为220V交流电源,将并联电容组作为储能容器,利用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以达到精准放电的目的。另外可根据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发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针对独居老人居家不便等问题,设计一款基于STM32的多模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多模控制包括自动控制、手势控制和语音控制。自动控制:若系统开启后自动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则开启空调;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检测到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则连通蜂鸣器报警。手势控制流程:通过MPU6050传感器识别原始手势数据后进行姿态解算,将处理后的手势数据通过蓝牙模块传输至STM32单片机进行比对,若与预设手势匹配则控制相应家居设备。语音控制流程:以LD3320为核心的语音识别模块采集环境人声后用特征语音算法与预设的语音进行比对分析后将处理后的语音信号传输至STM32单片机来控制相应家居设备。同时各项环境参数和各个家居设备状态将在DGUS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该设计能够有效方便独居老人的生活及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本创意主要开发一个能够实现通过智能系统自动贴壁纸的小型机器人。本产品设计主要以简易智能机器人为开发平台,选择通用的开发板STM32F103ZET6为控制平台,采用L298N为电机驱动模块,选择常见的电机模型车为机械台,选择自动升降系统,细化机器人功能,结合降压模块信号模块以实现自动贴壁纸机的正常工作。自动贴壁纸机的升降平台结合各硬件软件系统实现自动贴壁纸机的主要功能即自动粘贴壁纸,通过动力系统实现自动贴壁纸机平向运动智能控停,达到自动贴壁纸的预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就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的系统组成、结构和软件算法进行研究与探索。四旋翼飞行器由控制核心处理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场计和GPS模块等组成,控制核心处理器负责接收飞行器姿态数据和控制飞行姿态;用PID控制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计算出飞行器相应电机需要的PWM增减量,及时调整电机转速,调整飞行姿态,使飞行器的飞行的更加稳定。本系统选用的ST公司的STM32F407作为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核心芯片,该芯片是ARM公司的最新内核Cortex M4F,通过其强大的控制和运算能力为本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设计介绍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能够用TFT液晶显示屏显示来访者人的头像和功放传递声音,还有进行异常情况报警的功能。此次设计主要由按键输入,视频和音频输入,以及单片机控制和视频输出声音模块输出以及报警四个部分构成,最后通过测试,系统能够按照预期的效果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F030F4单片机控制,通过TSL2561芯片采集和检测室内亮度,根据亮度自动调整LED亮度的护眼台灯的设计思路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系统为由STM32单片机控制模块、姿态采集模块、风力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人机交互系统以及风力摆机械结构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MPU6050采集风力摆姿态角,单片机处理姿态角数据后通过PID精确算法调节直流风机以控制风力摆。  相似文献   

16.
本系统为由STM32单片机控制模块、姿态采集模块、风力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人机交互系统以及风力摆机械结构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MPU6050采集风力摆姿态角,单片机处理姿态角数据后通过PID精确算法调节直流风机以控制风力摆。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以STM32为主控芯片的自动纠偏系统。自动纠偏系统采用光电传感器实时监测卷材的跑偏情况,一旦出现跑偏,光电传感器立刻将信号传给STM32,STM32向电机驱动器发送纠偏信号驱动步进电机转动。滚珠丝杠将步进电机的转动转换为左右可调的直线运动进而带动纠偏轴进行实时快速的自动纠偏。理论分析表明当卷材速度小于300mm/s时,自动纠偏系统的纠偏精度达到了0.025mm。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手动操作机械式千斤顶费时费力的问题,文章基于双向直流齿轮减速电机基础设计研制了一种电动螺旋千斤顶,该装置由电机、丝杆、支撑杆、支撑座、控制开关、供电线等组成.工作时,控制开关控制电源供电给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螺旋转动,4根支撑杆在支撑座、支撑底座间收缩或张开,在支撑底座固定的前提下,带动支撑座做升降运动,达到升降车辆的功能,当千斤顶举升一定高度时,触发限位开关断开供电.  相似文献   

19.
单片机控制下的双电机二维定位系统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设置电机,电机运转带动执行器件运作,摄像头在执行器件运作的带动下开始运转,也就是说摄像头的移动是受电机影响的。所以通过对两台电机的有效控制可以随时随地改变摄像头的位置,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跟踪定位。本文首先对单片机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系统及其驱动主电路的设计,最后论述了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步进电机是一种由直流脉冲驱动且其转速与脉冲频率相关的脉冲电机。本文针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系统研制进行了探究,并结合实验平台的需要,还研究了STM32微控制处理器产生PWM波的方法,并分析得出了改变PWM波频率的最佳方案,在保证脉冲质量的前提下产生了调节范围在10~2000Hz的PWM波。通过软硬件相结合,实验结果基本实现了用PWM波对步进电机各功能的精确控制。为了便于对步进电机进行检测和功能控制,本文还研究了脉冲频率手动和自动调节的方法,并通过串口通信实现了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