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高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多元性、随意性、多样性、无序性等特征,与高校这一特定环境相结合,使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复杂化。当前,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体制机制,其次要定期开展网络舆情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舆情引导,最后要强化主导声音和上下联动,寓舆情引导于教育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2.
高校网络热点舆情引导工作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网络热点舆情引导工作的主动性;分类引导,增强网络热点舆情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网络热点舆情引导工作的科学性;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网络热点舆情引导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表达的晴雨表,如何有效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是一个既现实又紧迫的课题。本文在归纳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可能性,重点从领导协调机制、队伍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遵守法律及道德自律等方面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舆情对高校维护校园安定至关重要。为增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分析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总结高校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分析,梳理高校在大学生网络舆情方面开展的工作,提出通过树立权威有效的网络威信来创新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如何应对网络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问题,如何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分析、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积极化解,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要全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各项机制,以求有效化解高校各种舆情危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以网络舆情传播机制为依据,通过社会网络大数据等分析技术的使用实现有效引导过程。在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机制以大数据社会网络为依据使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从技术和管理视角出发,探究了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具体引导管理策略,以期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不容小觎,本文引入优势视角,分析了优势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从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生成环境、加强媒介建设、健全引导机制、加强舆情主体引导四个方面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校舆情监控机制是加强高校管理、营造和谐校园的有效保障。将高校危机的"监管"与"疏控"结合起来,形成舆情监控的立体化常态长效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现实需要,是提升现代大学校园建设管理水平的时代要求。为此,高校需要系统推进课堂舆情教育与网络舆情教育,协同做好舆情监测与舆情控制工作,实现多中心主体协商参与等多个维度的密切配合,切实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加强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此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及影响入手,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中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规律,探讨在舆情演变规律下如何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在网络舆情视域下,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同机制的构建,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途径:筑牢网络阵地,规划和建设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题网站阵地;建设一批网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工作队伍并完善其工作机制;掌控网络舆情的运行机制,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建立网络舆情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作为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一部分,对高校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高校网络舆情在自媒体时代的特点,指出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存在网络舆情研判不够准确、信息沟通不顺畅、舆论引导被动滞后、应对舆情危机方式单一的问题,应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及完善危机消散后的恢复机制三方面来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能力,旨在维护高校的形象、声誉及稳定。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舆论是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或敏感事件的态度、立场、看法和观点。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是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文章通过梳理高校舆论引导工作引导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从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加强高校网络舆情教育内涵建设、牢固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三个方面,探究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对策,以期能为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围绕高校网络舆情为什么要引导,往何处引导以及如何引导等三个方面,通过校内网络舆情监控(干预和研判)、校内网站建设(服务与对话)、校内网络舆情引领(传播与导向)等途径,构建起一套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科技进步、新媒体运用促使高校大学生开始广泛参与社会讨论、发表群体意见、形成网络舆情。由于网络舆情具有群体趋同、内容多元、传播迅捷等特点,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维护网络安全、巩固意识形态引领地位、突出思政工作实效具有现实必要性。为此,从工作理念树立、信息管理与引导、网络文化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高校学生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校园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特点,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意识,解决校园网络舆情面临的突出问题,夯实校园舆情阵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学生工作者要通过深刻剖析新媒体时代舆论场的状况和特点,进行科学分析,从中理出规律,总结出一套适合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是高校引导舆情导向、治理网络空间、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领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赋予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新的环境,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梳理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及加强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建设的必要性,阐述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从管理、监控、应急和总结等方面提出加强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微博舆情具有突发性、爆发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微博舆情的引导关系着高校校园的安定稳定以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当前,高校微博舆情的引导存在高校领导重视不够、引导机构设置不健全、引导人员力量不足以及引导机制不完善等不足的现状。文章试着从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机构建设、引导机制完善、引导队伍建设、意见领袖挖掘与培育等方面探讨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新的变化与特征,具体表现为“群体极化”倾向突出,舆情内容涉及较广,舆情传播风险较大,舆情发生频次密集等特点。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管理部门缺乏协同,引导平台建设滞后,工作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加之网络新媒体在舆情信息传播中的推动作用,致使高校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由此,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强化网络舆情引导措施,维护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是指高校为了建设和谐校园而构建的大学生舆情工作管理机制。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原则是统一协调、以人为本和分级预警。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可以从预警机制、监测机制、研判机制、上报机制、阅评机制、处置机制和反馈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也造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现在面临的挑战,提出高校可以从提高对网络舆情的思想认识、整合信息资源、培养高素质的网络舆情队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入手,完善网络舆情监控应急机制,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