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庞尊丽 《兰台世界》2006,(15):59-60
城市文明是一个城市本土文化现象,丰厚的文化内涵是文明城市的一个显著特征。城市文明建设在很多方面来源于历史文化的延续。在城市的历史发展中,各级各类档案馆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档案文献,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档案文化。档案从史实的角度以集中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城市的社会概貌,保存了深刻的时代印记,是一个城市文化、文明的灵魂。增强城市文明建设中的文化底蕴,进一步夯实城市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当前城市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任何城市现代的社会文明,都积淀着历代人们的文化创造和成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2.
肇东市公路管理处加强文明档案的基础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快档案管理升级工作,促进了文明单位建设的全面发展。几年来,他们的文明建设档案达55卷,声像20盒、像册3册。处领导顾大体、识大局,把文明创建作为一项牵动全局的工作来抓,把档案工作作为大局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使它成为创建文明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明单位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考核  相似文献   

3.
浅析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图书馆文明建设孙金波(山东省滨州师专图书馆图书馆作为保存、积累、传递人类智慧成果的专门机构,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图书馆文化”,成为璀灿的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图书馆的观念、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4.
《上海档案》2007,(3):32-32
庞尊丽在2006年第2期《四川档案》上撰文指出:一个城市的档案从总体上以集中的形式反映了该城市不同历史时空所特有的文明,记录了该城市文明建设的沧桑历程,展现了该城市的显著特色。城市文明建设的文化底蕴在很多方面来源于档案文化的衍生和历史延续。如何用档案文化夯实城市文明建设的根基,是档案工作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主体,他们的文明水平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县级电视台作为离农民最近的新闻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农民提高文明水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我们辛集电视台在自办节目、引进节目、节目编排等三个方面牢牢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主线不放松.不断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婧 《大观周刊》2012,(3):38-38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和新的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和体现,也是关系到中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本文就是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基础问题,使得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更深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杨建平 《群文论苑》2001,(3):19-20,24
社区文化与都市文明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完全一致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可把“文化”与“文明”作些比较。对“文化”这一概念,早在1871年,文化学家E&;#183;B&;#183;泰勒在他的代表性著作《原始文化》第二卷中就下过定义,即“知识、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工程》2013,(4):12-12
党的十八大报告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重点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何培养主持人的文明意识,充分利用主持人在电视屏幕上所展现的良好文明形象,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纯洁和净化社会行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一课题目前理论界涉及的尚不多,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一、主持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及文明意识、文明形象概念的建立文明,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化、知识、智慧、思想及物质财富的总称,作者认为,它还应包括人类在生产斗争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本身.在不同的时代和阶级中,人们赋予文明不同的思想色彩,在我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0.
用档案文化夯实城市文明建设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档案文化功能的分析,结合当前城市文明建设的实践,对档案文化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郭良婧 《历史档案》2005,6(2):65-71
当今学界一般都把孙中山心性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当代的精神文明,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孙中山所言心性指的是人心,所言心性文明主要指的是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文明,无法涵盖其中的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文明。但孙中山的心性文明又并非是精神文明的子范畴,因为前者虽然主要指的是后者中的一部分,但思想道德文明并非是其思想的全部。  相似文献   

12.
杨伟民 《大观周刊》2012,(52):I0001-I0001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具有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作用,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是建设文明图书馆的内涵,而建设文明图书馆就必须借助于收集、整理、储存和流通等一切必要的手段为发展生产力服务。一、文明图书馆建设应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重要标准文明单位是时代号召的响应者,时代精神的贯注者,时代要求的体现者。文明图书馆的建设必须以更高的标准作为衡量自己的工作尺度,能否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是检验图书馆工作的根本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一、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第一,生态文明事业的发展可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突破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生态文明事业突破,转变观念要先行。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把生态文明本身作为经济的产业来发展,实现这一观念的彻底性变革,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真正落到实处,浙江经济增长才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第二,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持续增长的抓手,产生新的经济增长抓手。浙江传统的以轻工业、加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对资源消耗依赖和对环境破坏产生了巨大代价,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浙江应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保增长过程中,以各种新兴生态产业的为抓手,拓展经济增长的承载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第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浙江省自身的内在需求、拉动本省经济增长的又一途径。浙江应该把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和农业新能源开放结合起来为项目,把青山绿水的建设首先在新农业项目实现突破,同时也是加大农村生态文明有关的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向。只有如此,才可把劳动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项目来拉动浙江自身的内在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万瑞 《大观周刊》2013,(5):265-265
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文化设施,是保存国家文物及各种资料,反映国家文明程度和教育人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博物馆建设同其他文化设施建设一样纳入国家宪法,并把博物馆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张东 《新闻采编》2006,(5):20-21
语言文明是语言文化中积极、健康、进步的成份,在语言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加强语言文明建设对提高国民素质,抵御腐朽思想、抵御不良文化侵蚀的能力和思想分析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语言文字以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对语言文明建设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单列一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门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向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英芹 《大观周刊》2011,(22):105-106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田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既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也蕴含着浓厚的实践基础。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对于树立人们的生态文明先进理念,并使之成为其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