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参加九运会12支女篮队伍的3分远投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结合其它比赛中的统计数据及临场观察,分析了我国女篮队员远投的特点及比赛中远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山西大同举行了“振兴杯”篮球比赛,由于采用国家体委制定的“在一场比赛中每队投四次三分球,当第五次投中时改记4分”的规则,因而各队竞争非常激烈,有的队采用远投连连得分、扭转战局、反败为胜。有的队甚至战到最后几秒钟,一记3分球险胜,演出戏剧性的变化。在此,笔者以安徽女篮参加上海(全运会预赛)和大同赛区的技术统计反映女篮队在比赛中远投技术的运用情况,以便为今后科学地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身体素质和提高远投命中率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WCBA、28届雅典奥运会篮球赛女篮大前锋技术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与RSR分析,对世界女篮大前锋与我国女篮大前锋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我国优秀女篮大前锋能力特征进行比较与评价,主要结论:WCBA大前锋身体形态与世界优秀女篮大前锋相差不明显;WCBA大前锋主要分三类;我国女篮大前锋远投能力差、参与快攻的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1982年全国女篮甲级队联赛(第二阶段)在武汉举行,我们仅对10个队共5场比赛的“投篮位置和远投手及其命中率”进行了统计,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一、关于远投技术统计的目的: 今年以来,国家体委正式试行远投中篮得3分的规定。目的是为了发展远投技术,贯彻我国“以小打大”、“以快制大”的战略思想,适应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而远投技术在执行新规定的篮球比赛中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希望通过一些技术统计,从客观的具体数据中分析得失成败,找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来,以利于数学训练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黑龙江省体校86级少年女篮(13-14岁)12人进行了一年半“3分球”系统训练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全面系统训练后完全能够承担“3分球”远投技术训练。但要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注意投篮训练由低到高各阶段的及时转移。实验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孙继新 《体育学刊》2003,10(2):143-144
为了中国女篮在亚洲或世界上取得好的成绩,上新台阶,通过分析韩日女篮的现状,实力,技术特点等,结合我国女篮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亚洲女篮锦标赛,引起了国内、外篮球界的强烈关注。在激战的最后十六秒钟,南队朴镇淑远投命中,为南队获得关键的两分,使我队以一分之差,失去了夺魁的机会。南队在比赛中熟练而准确的运用原地双手胸前中远投技术,我们受到启发。一跟上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形势国际篮联最近通过了技术委员会主席拉杜米尔·沙伯提出的限制高个队员的四点措施(见今年二月十日《体育报》“国际篮联通过增补四条新规则的建议”的消  相似文献   

8.
奥登西雅又出现在巴西女篮的阵容中,身手还是那么矫健,动作还是那么灵活,投篮还是那么准确,体力还是那么充沛。 如果不是运动员名单上清楚地印着她的出生日期:1959年9月24日,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奥登西雅已经接近35岁。这个年龄对于一个女运动员来说,可谓是“垂暮之年”,然而奥登西雅却让许多年轻小辈自叹弗如。 奥登西雅成名很早。1979年,当她只有20岁时,就已经成为巴西女篮的一名主力队员,显示出她在篮球场上极其优异的天赋。1983年,24岁的奥登西雅在当年的第9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大放异彩,远投近射屡建奇功,成为该届世界锦标赛上得分最多的“神投手”,从而  相似文献   

9.
篮球三分远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邓飞 《体育学刊》2003,10(2):128-131
在回顾3分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国际国内重大篮球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后发现,强队3分远投的比例明显小于弱队,但远投的效益高于弱队,对比世界强队,国内比赛3分远投的比例过大,效益太低,应立即改变这种状况,在减少3分远投次数的前提下提高命中率。  相似文献   

10.
第14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前8名队防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第14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前8名队比赛防守的技术统计,分析了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在防守能力上的差距,旨在为提高我国女篮运动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钱小兵 《体育科研》2012,33(4):92-94
探讨了提高多向飞碟首发命中率的重要性,并将多向飞碟的单发练习作为提高多向飞碟运动员基础水平的思想运用于训练实践。通过基础训练及全国比赛的实践表明,在基本技术练习阶段及赛前特定时期使用较大比重的单发练习,对提高一发命中率进而提高资格赛及决赛成绩有明显效果。同时,通过此种方法的训练还可以提高运动员单发决赛的能力及还有适当节省用弹数量作用。  相似文献   

12.
3分球区域尺度的合理化直接影响篮球比赛内外线观赏性的平衡。随着世界各球队3分远投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篮球运动内外线观赏性的平衡。针对国际性比赛中世界强队3分球命中率及得分比率高于2分球的情况,势必应该引起国际篮联的高度重视,国际篮联3分线区域的适当扩大成为了当代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我国CBA联赛应参考NBA成功的经验,适当的扩大3分区的范围为内线对抗提供更大空间,这是职业篮球联赛水平日益提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NBA赛季比赛,还是奥运会的决赛,在罚球线上决定胜负的场面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实验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从影响篮球罚球命中率技术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罚球技术训练的学生,罚球命中率明显提高。并指出在罚球技术稳定的前提下,与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其它因素进行综合训练,从而达到罚球命中率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据近年来,我国女篮在15场国际比赛的罚球资料表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仍在不同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影响着罚球的成功率,笔者分析了我国女篮在国际比赛中罚球命中率的变化规律及与国外女篮的具体差异、指出了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技术速度节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运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分析,获得大量有价值的图表和速度曲线。经研究发现:滑步阶段左腿的有效摆动能加大右腿蹬伸力量,提高蹬伸速度,提高滑步速度,加快境速有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加快;在过渡阶段,加快右髋的快速前移,不仅有利于保持身体重心速度,同时有利于最后用力姿势的形成;摆动腿快速落地缩短单支撑时间,是尽快形成最后用力姿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等方法,通过对国内及国际羽毛球重大比赛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客观而深入地分析羽毛球女子单打中单一技术吊球的运用,找出吊球技术在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吊球技术在女子单打中是不可少的,运用的好将会导致整场球由被动转为主动,但需注意吊球技术运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比赛数据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8、29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所参加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届奥运会相比除在防守、罚球、盖帽上略显优势外,在助攻、失误、篮板、抢断、2分命中率和快攻得分与对手都有明显差距。29届奥运会在防守质量方面有所提高,但助攻变得更差。本研究通过两届奥运会对中国男篮各项技术指标的研究,旨在深入地分析中国男子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男篮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第四届城运会男子篮球比赛 45场比赛中投篮技术运用能力的统计调查 ,反映出四城会各队不论是在多种方式的投篮技术应用能力 ,还是投篮技巧和扣篮意识上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其中男子单手扣篮和双手扣篮这些难新技术运用也仅为场均 1 2次和 0 33次。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女子竞技田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子竞技田径发展轨迹呈倒V字型,其最好竞技成绩大部分出现在国内赛场上,与奥运战略所背驰;中国女子竞技田径各项目发展极不平衡,从项目所属项群看,中长跑类项群、短跑类项群、投掷类项群发展较好;从单项发展速度看,铅球、铁饼、标枪发展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及前4强球队前锋队员个人投篮得分能力指标进行了统计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平均年龄相对较小,运动技能、心理状态、临场比赛意识、经验等都还没达到鼎盛的阶段;身高已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水平;体重方面明显低于国外其他球队。中国队得分能力远不如世界强队,总的投篮次数少。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近区、中区的投篮得分方面与国外前锋相比已经有一定的提高,远区投篮次数明显低于国外前锋队员,与前4强相比更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比赛中投篮受到较大的干扰,受干扰下的投篮命中率低。投篮方式过于单一,以原地跳投、贴身投篮、突破投篮为主,其中原地跳投最多;对手也是原地跳投为主,其次是突破投篮和贴身投篮,投篮方式运用的顺序上与世界强队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