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状况并寻找有效的教育对策,我们对上海市10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生命意识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基本认识,但对于死亡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大学生大部分对自己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具有比较明晰的学习动机,对生命价值有所体验与感知,但层次较浅,视野较窄,缺乏自觉和主动意识;大学生基本具备了承受生活压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和耐力,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但生命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状况并寻找有效的教育对策,我们对上海市10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生命意识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基本认识,但对于死亡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大学生大部分对自己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具有比较明晰的学习动机。对生命价值有所体验与感知,但层次较浅,视野较窄,缺乏自觉和主动意识,大学生基本具备了承受生活压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和耐力,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但生命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感知生命的珍贵,体验生命的力量,进而激发生命潜能,促进生命成长。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旨在培养小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厦门市4所中专学校730名在校中专生的生命意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显示,中专生对生命存在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但在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中职学校应加强生命意识教育,树立生命教育的课程观,教师应树立生命教育的教学观,学生应树立生命教育的学习观,并加强学生的生命实践体验,以加强和改进中专生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关注生命成长,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实现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生命意义的追寻。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生命存在的状态及内在规律和特点,直面人的生命活动,促进生命成长。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重视形式,漠视生命存在,注重“心理和行为”的辅导,忽视对生命体验的培养,简单统一的指导方式、方法,压抑了生命的创造力。同时教育的积弊,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造成了生命的异化和扭曲。心理健康教育要唤醒生命意识,珍视生命存在;让学生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体验生活,体验生命,找回自我,真正实现生命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青少年生命意识的现状和开展生命教育的情况,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本文以广州市某中学在校初中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总体强烈,但仍有缺失;对生存能力有一定的认识,但生存技巧明显不足;对生命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十分有限。生命教育的实施需家庭、社会和学校大力配合:家庭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摇篮,学校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场所,社会的关注可以让生命教育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缺乏生命意识教育,对生命的认识、生活的体验、生命的价值等问题的思考较少,漠视生命,这才是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而不能把大学生自杀问题片面地归因于心理问题。高校应重视生命意识教育,通过重建高校教育价值取向、实现生命意识教育课程化、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等方式,加强生命关怀,从生命意识教育入手,搭建更为有效的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当代医学生的生命意识状况并寻找有效的教育对策,对我校学生进行了生命意识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医学生由于处在人生成长的过渡时期,对生命现象已有初步认识,但由于掌握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对生命现象认识层次较浅、视野较窄,缺乏主动和积极的意识;但同时,医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面对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好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心态,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感仍需进行生命教育以提升。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为了促使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语文教学要从文本着手,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提升对生命的感知和体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孙茂平 《文教资料》2010,(14):63-64
语文教学应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具体可从深入挖掘教材,渗透生命教育;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生命教育;创设生活情境,领悟生命价值;拓宽知识领域,增强生命意识着手,切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1.
只有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生价值观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从面向苏州、南京地区六所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调查中,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讨论、归纳了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质和量的规定性决定了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而创造价值是人生价值的真正实现。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知具有科学和非科学的两面性,对人生价值标准的认知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脱节性,对创造价值的认知具有不确定性。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培育需要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开,注重彰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培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20世纪80年代末黄希庭教授修订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对437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对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的关注都发生了变化,但价值目标的变化大于价值手段的变化;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正在朝向世俗化、功利化和平民化的方向发展,而人生价值手段正在朝向具体化、现实化和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少数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取向;女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低于男大学生、低年级大学生;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今,闲暇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对怀化学院在校全日制学生的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闲暇时间是比较充足的,但他们的闲暇意识还不是很强;闲暇生活质量不高;学校对他们的闲暇生活不够重视。要改变这一局面,关键是大学需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及其教育是当今众多学者研究的话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至今没有对江西省高校的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作实地调查与具体分析。在此,通过对江西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观教育状况进行针对性调查,分析问题,找出有效对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江西省高校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更好地促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对安徽师范大学100名辅导员职业生活质量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活质量较低,消极感受强烈。主要原因在于低落的社会地位、学生的不理解、职业化路径的缺失、工作的繁琐、角色的模糊等方面。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包括:提升职业自我认同感,理解辅导员的工作特性,明确发展路径,运用生涯管理,开展幸福感讨论会,探寻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三个层面,即发掘"经典"意蕴,感悟生命的真谛;学习传统哲学的精髓,端正生命的态度;拓展实训,深化认识,提升生命的质量。这三个层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命智慧,使其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命价值是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当代青年大学生总是怀着一种神秘的心情去探索生命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高校德育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健康成长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满足学生了解生命的欲望,使之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展现个体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德育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9.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s should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make sense of and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disciplinary concepts. Teachers can support students’ sense-making by engaging and responding to their ideas through high-leverag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such as formative assessment (FA). However, pas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eachers may not understand FA, how to implement it, or have sufficient content knowledge to use it effectively.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how teachers gather information to evaluate students’ ideas or how content knowledge factors into those decisions, particularly within the life science discipline. We designed a study embedded in a multi-yea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that supported elementary teachers’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FA practices within science instruction. Study findings illustrate how elementary teachers’ life science content knowledge influences their evaluation of students’ ideas. Teachers with higher levels of life science content knowledge more effectively evaluated students’ ideas than teachers with lower levels of content knowledge. Teachers with higher content exam scores discussed both content and student understanding to a greater extent, and their analyses of students’ ideas were more scientifically accurate compared to teachers with lower scores.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around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10所高等院校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存在休闲理念认知不够,休闲时间管理松散,休闲环境有待改善,休闲内容亟待甄别等问题.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科学、积极地休闲,应充分联动大学、高校、家庭和社会力量,从休闲教育体系的完善、自我教育的强化、休闲氛围的营造、地方文化的弘扬等方面着手,帮助大学生培养休闲的技巧和鉴赏力,提升休闲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