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他习弈两载,即力挫北平“棋佛”;他与那健庭、侯玉山等人合称为“北方八猛”;他曾迫于生计,卖过芝麻、为人写过春联、拉过黄包车;他为支援“抗美援朝”,参加了“四名手义赛”;他先后受到毛主席和陈毅、贺龙两位元帅的接见……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满族涌现出不少象棋名手,如《反梅花谱》作者镇江巴吉人、华南“四大天王”之首黄松轩、曾被“棋坛总司令”谢侠逊封为“军长”的杭州关春林等。那健庭也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3.
陈天才,山东潍坊人,1909年出生。他幼时即对象棋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幸得到了年长他29岁的同乡高 手,"山东棋圣"邵次明的点拨,进步极快。据悉他走子如 飞,一天弈战数量能达三四十局,毕生下了数万局,故山东 棋友尊称他为"快棋国手"。 陈天才誉满齐鲁后,便远征京、津、辽、沈等地,与侯玉 山、那健庭、田玉书、胡震洲、王嘉良等当时国内的一流高 手角逐,结果难分轩轾。1959年山东省赛,陈天才获得亚 军,从而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象棋锦标赛。那 次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名选手,他们先被分  相似文献   

4.
龙门这边(42)     
焦明理:没有象棋就没有我的今天 翻开甘肃象棋史,除了名震天下的彭述圣前辈外,就数名扬陇上的焦明理兄长棋路生涯最具传奇色彩.为了象棋,他曾头撞电杆,名落孙山;为了象棋,他曾毛遂自荐,勇挑重担;象棋旅程,他曾摆摊设点,杀遍周边市县;象棋旅程,他曾南征北战,五夺甘肃桂冠……他的奇闻轶事,让人忍俊不禁;他的棋闻弈事,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5.
据他称,当时凡北平大赛,尤其是彭述圣在北平期间的比赛,他既当监局,又是记者兼编辑,直到1935年,他调到青岛税务局后,方由孙经存接替继续在《小小日报》上写“象棋谈”。胡兰荪后来因爱子早殇,急火攻心,以致半瘫,但爱棋之心不灭。1949年曾以左手(右手已瘫)握铅笔给福州《象棋月刊》主编林幼如先生写了一封有关回忆彭述圣在北平活动的大概情况,摘录如下:“……彭在平与诸名手角,皆鄙人为监局……那健庭、张德魁二国手各负二局不开张……那健庭共十一局,负多胜少,永不再斗,畏之也。张德魁不服强大,七、八局一面倒,永未胜一局…  相似文献   

6.
上回提要:彭述圣在启新茶社击败擂主赵松宽,旋即又赶至饮春楼,初挫“北国棋王”那健庭。那健庭不服,特约彭移地再战。第二十三回 挑灯夜战 那健康巧下醉棋 不服强大 张德魁一和未开  相似文献   

7.
北京棋坛进入三十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以张德魁与那健庭“两霸争雄”的局面。他俩曾先后迎战陇中棋王彭述圣和江南高手万启有。1831年,张德魁与辽宁高手赵文宣曾代表北方地区远征上海。1932年经棋界名流胡兰荪、孙经存的倡议,得到名商付德震的赞助,在前外劝业场饮春园棋茶社举行了“那、张十局表演赛”。在十局对弈中,张棋风彪悍,刚劲有力,而那双马缠绵,后发制人,这十局可称上乘佳作。最后结果,比分相等,各得刻有”象棋第一名”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前半叶的南京名手万启有,系棋坛上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生活的年代与“七省棋王”扬州周德裕基本相近,万君髫年即谙棋艺,15岁时在南宁城已无敌手。稍长,万君放弃了织布业,专心攻弈。这期间他精研古谱,寻师访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万君于当时象棋古都扬州,曾遇杭州名家张观云,揣摩其技心中折服,遂求弈于张君,共同琢磨、艺益精进。1929年秋,万启有北上京华,与当地高手那健庭、张德魁对垒,互有胜负。1931年春,沪上举行华东、华北名手赛。万君与周德裕组成的华东队与华北队赵文宣、张德魁交锋,战绩斐然,蜚声…  相似文献   

9.
上回提要:那健庭移地再战仍不敌,后以醉棋挽回数局,仍处下风,于是畏不再斗。张德魁不服强大,结果七、八局一面倒,一和未开。北平地广人多,仍有不服者挑战……第二十四回棺材铺中大师兄一败涂地会馆室内小师弟大显身手第一个冲上来叫阵的是北平棋坛有名的“老油渣李”(其子叫小油渣李,亦好棋),结果不支而败。后来相继上场的张汉臣、蔡阶堂等也纷纷落马。彭述圣技压群雄,众皆望而怯步,一时倒无事可做。有一天,彭述圣去启新茶社,正好“二十八宿”之一的任秀亭与人对弈。茶社主人见彭述圣大驾光临,欲上前招呼,被彭示意止住,彭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南一隅的宝岛台湾人杰地灵。多年以来棋坛名手风起云涌,双和棋会的陈国兴便是众多名手中出色的一位。 1967年陈国兴出生于台北县中和市,五岁左右即由兄长指导学棋,因与三位兄长年龄差距较大,此后少有玩伴的他仅以下棋为乐。天资聪明的陈国兴很快迷上象棋并难逢对手,成为本地区小有名气的“市井小杀手”。但少年的陈国兴从未想到将来会成为“职业”棋手,促使他真正迈入棋坛的是他的启蒙老师朱福龙先生。陈国兴在台北建国中学读高中时,校园棋风颇为盛行,建中象棋社团的指导老师便是后来担任台湾象棋文化协会理事长的朱福龙…  相似文献   

11.
民国初期,北京棋界声誉最隆的棋手是孟文轩。孟的棋艺生涯十分短暂,然而他对北京棋坛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继之而起的那健庭、张德魁、萧亮厂(音庵)等名手无不受其教益,可以说孟  相似文献   

12.
力量     
“请问,王先生,您认为象棋的真谛是什么?” 王,一位知名的象棋国手,穷毕生精力于此道,造诣自是很深. “象棋的真谛?对不起,我一直在探索,可惜,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他沉思良久,说:“象棋是生命,特别是对于一个棋手而言,我认为,应该是这样.”说着,王一脸的庄重.  相似文献   

13.
乔老师,别人都这么称呼他.一是对他的尊敬,另一个原因是他在象棋方面的参悟到了一定的高度. 和乔老师认识,缘于报纸上"象棋经典残局"栏目.为了满足象棋爱好者的需求,报纸每周五都出一个"象棋经典残局",他总是按时把棋谱传给我们,这让我们很感动.了解到他在去年首届满洲里市职工健身运动会上,智力项目中国象棋赛中获得第二名,而且在这个项目报名参赛的近六十名棋手中,他是唯一一位八旬老人.  相似文献   

14.
田素萍 《棋牌世界》2004,(10):32-33
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主管药师王前民戴一副眼镜,穿着朴素,人们很难把他同象棋排局大师、象棋活动家、国家一级象棋裁判员联系一起。生活中的王前民和蔼可亲,你要是同他谈起象棋来他可以从古到今,从象棋的起源到象棋的发展一套套的连珠发炮一般,可谓是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杨忠,如今海盐县城武原镇年过半百的人,大多知其大名。这倒并不是他从事的职业拔牙、补牙水平高,主要在于他的业余爱好一中国象棋的水平,在解放后的数十年中,海盐全县无人能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16.
惊悉象棋泰斗杨官磷先生不幸病逝使我深感悲痛。杨老终生对象棋事业不懈追求,棋艺水平和对象棋事业的贡献都超过了他的前人,他的逝世对象棋事业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第十八袋烟:棋校来,康大哥,坐,经常读你的文章,但我觉得你不把这个棋校写进去,这文章就多少有点缺憾了。我是棋校学生曾帅鸣的父亲,我叫曾光,现在锦州电力学校任团委书记。我也会玩象棋,但玩得不好,因为我以前对象棋根本不感兴趣。我认为和钢琴、书法、美术等才艺项目相比,象棋就是引车卖水之流在街头打发时间的玩艺,难登大雅之堂。虽然我儿子喜欢下棋,可我从不支持他,硬逼他去学弹琴、画画,尽管他现在琴弹得没有调,画画得没有形。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人生像一盘棋,那么象棋可以看作是人生的缩影。 如果说象棋好比人生,那么人生可以看作是象棋的升华。 有人为象棋而奋斗,有人为象棋而狐独,有人为象棋而欢乐,有人为象棋而失落。 也许,正如歌德所说:“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相似文献   

19.
阿南德Anand天才的年轻棋手周晓舟印度国际象棋运动员阿德南(ViswanthaanAnaaand)进行的国际职业象棋联合会世界冠军争夺战中输给了对手,但是这涩得他成为一个天才的年轻其手。这名25岁的印度人被人称为“幸运的卢克”,他的长处在于走子迅速...  相似文献   

20.
我不是天生就爱象棋的,家里也没有这个熏陶.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于石乌山沈家,农村小孩没有什么娱乐,我独对象棋有兴趣,不知道是几岁时谁教会我象飞田,马后炮的. 同龄小伙伴下不过我,他们告诉我,湾里有一个“棋王”,大我六岁的海平叔很厉害,他家里还有几本江湖残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