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了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以中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产品创新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制造企业而言,组织间信息分享、关系协调及共同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都有正向影响,产品创新程度对组织间信息分享、关系协调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而对于组织问共同参与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摘要: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对外部知识的有效整合、增强吸收能力将有利于组织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促进自有知识的形成,从而构建起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本研究选取华南地区117家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探讨吸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2)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4)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该结果对于正确理解企业吸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家喜  吴贵生 《软科学》2009,23(11):1-5
探讨了组织间关系、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以国内制造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而言,组织间相互依赖程度对外部组织整合有直接正向影响,信任通过承诺间接影响外部组织整合,相互依赖与承诺都通过外部组织整合间接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  相似文献   

4.
以国内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内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产品创新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而言,跨职能信息分享与跨职能共同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都有正向影响,而跨职能关系协调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产品创新程度对跨职能信息分享、关系协调、共同参与及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展营销-制造整合是制造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本文构建了新产品开发四个基本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之间的依赖关系及其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模型,并基于中国214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新产品开发早期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对后续阶段的整合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分析、技术开发与产品测试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对新产品开发成本的控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分析和产品测试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成本与新产品开发速度均对市场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文章研究了知识获取策略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联盟强度、内部研发强度均与新产品开发绩效有相关关系;并购强度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战略联盟强度、内部研发强度、并购强度与吸收能力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呈显著相关关系,表明了吸收能力对知识获取策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超  刘新梅  李彩凤 《科研管理》2017,38(10):76-84
探索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理是战略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分析了组织创造力和组织整合对吸收能力—创新绩效这一关系的影响。以307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基于自助法(Bootstrapping)的调节的中介的检验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组织创造力中介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组织整合增强了组织创造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且组织创造力的中介效应随着组织整合的增强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徐国军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06,40(11):146-154
本文聚焦中国情境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研究合作伙伴间两种不同的技术转移方式对技术接受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索新产品创新性及新产品开发速度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实际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理论模型。之后,运用24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采用AMOS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技术交流而言,技术转移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及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均更加显著。相对于技术转移而言,技术交流对新产品创新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新产品创新性在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新产品开发速度在技术转移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实际吸收能力增强了新产品创新性对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徐国军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19,40(11):146-154
本文聚焦中国情境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研究合作伙伴间两种不同的技术转移方式对技术接受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索新产品创新性及新产品开发速度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实际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理论模型。之后,运用24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采用AMOS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技术交流而言,技术转移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及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均更加显著。相对于技术转移而言,技术交流对新产品创新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新产品创新性在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新产品开发速度在技术转移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实际吸收能力增强了新产品创新性对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研发团队在企业中的价值已经受到普遍关注,但是它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及内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论述了企业组织结构通过知识吸收能力中介影响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集权程度、反馈速度、部门整合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对研发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在集权程度、反馈速度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用,在部门整合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的中介效用.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企业研发团队创新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组织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作为组织创新的重要知识资源,其在组织创新资源转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协同效应。基于组织创新绩效指标的分解和内外部学习行为的对比分析,本文根据组织内外部学习的高低程度划分为两种状态和四种情境,并运用响应面分析、多样本比较等方法揭示组织内外部学习对产品创新绩效、流程创新绩效的微观权变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对产品创新绩效、流程创新绩效均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但过度内部学习可以缓减产品创新绩效的增加速率。(2)在高内部-高外部组织学习情境下,组织产品创新绩效与流程创新绩效最高;但在低内部-高外部组织学习情境下,组织产品创新绩效最低;在高内部-低外部组织学习情境下,组织流程创新绩效最低。(3)组织内外部学习平衡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对流程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过度平衡组织内外部学习可以缓减流程创新绩效的增加速率。(4)当组织内部学习弱于外部学习时,企业强化内部学习会抑制产品创新绩效,但会促进流程创新绩效;当组织外部学习弱于内部学习时,企业强化外部学习会促进产品创新绩效,但会抑制流程创新绩效。本文明确了组织内外部学习如何匹配能为组织带来更佳乃至最佳的创新平衡位置,揭示了组织内外部学习强弱对比情境下的组织创新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赵富强  周倩陈耘 《科研管理》2022,43(11):124-133
本研究基于社会信息加工与资源保存理论,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结合391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和分层回归分析,探究内外整合开发对个体创新绩效影响的知识操纵中介作用机制,同时考察其作用机制发生的证明目标导向边界条件作用。实证研究发现:(1)内外整合开发对个体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操纵在内外整合开发对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有显著中介作用;(3)证明目标导向调节内外整合开发对知识操纵的直接影响及其通过知识操纵对个体创新绩效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耘  赵富强  周槿晗 《科研管理》2022,43(5):164-171
在行业边界日渐模糊和跨界竞争日趋激烈的移动互联时代,内部开发与跨界拓展并重的双元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因而激发外部资源获取、内部资源利用与内外资源融合以实现双元创新的人力资源实践成为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依赖及拼凑理论,界定AUO-AHRP内涵构成,并探究其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和边界条件。425名企业高层的实证研究发现:(1)AUO-AHRP对组织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转移中介AUO-AHRP与组织创新绩效间关系;(3)社会资本负向调节AUO-AHRP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及其通过知识转移对组织创新绩效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软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的战略观点,将技术创新的软性影响因素即组织文化、知识整合、内部社会资本等整合在一个理论模型中,并以华南地区的148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结果表明,组织文化和内部社会资本通过知识整合影响技术创新;知识整合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绩效。本文的结果有利于正确认识模型内各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同时也为企业如何运用组织文化、内部社会资本、知识整合来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处是大学校级科研管理组织,传统官僚组织理论对其组织结构设计及运行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照章办事、机械僵化的传统官僚制度已严重制约了科学技术处的创新活力.在此,基于无边界组织理论,关注组织资源的整合和组织边界适当的渗透性.分析了科学技术处组织边界对资源整合以及创新能力的制约.重新构建南行政服务中心和科研发展团队两大部门组成的,能有效整合组织内外资源、激发新的科研增长点的高校校级科技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关系情境下组织创新氛围影响新产品绩效的模型,并利用247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组织创新氛围(组织理念、主管支持)显著正向影响新产品绩效;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在组织创新氛围和新产品绩效间起平行中介作用;企业间信任正向调节利用式学习的中介效应.据此,应该加大对企业内部软环境建设的投入,营造良好组织创新氛围;积极推进组织间合作,增强合作企业间信任;协调开展探索式和利用式学习,动态平衡企业“双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