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汤浩 《湖南教育》2006,(8):21-22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郜文静 《青海教育》2006,(12):42-43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即数学与生活隔离,知识与应用脱节。对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知识不是目的,关键是应用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  相似文献   

3.
史艳艳 《考试周刊》2014,(69):92-92
<正>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应用性。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来说,教师就是要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通过生活把数学简易化,使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首先应该强化教师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客观事实出发,一方面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另一方面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中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师应把数学教学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身边有数学,认识数学价值,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作用,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厌学情绪严重,数学是合格率最低的学科之一,加强应用性教学是职业学校数学教育走出困境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生活是数学发生,发展的沃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对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发现、感受生活实践中的数学,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在概念教学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数学概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为指导,重视概念的生成过程,把概念学习变为“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学生带回现实中,(2)将学生带入问题中;(3)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化;(4)在概念的实例中体会数学。  相似文献   

9.
1.贴近生活现实,认识数学的来源。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了“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即数学要源于现实,扎根现实。这就启示我们要紧密结合学生熟悉的量与物、人与事来组织教学。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六年级学生复习应用题时,把学生带到建筑工地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详细收集有关信息,说说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有的说,建造的房屋是长方体,经过测量可  相似文献   

10.
正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应当将数学教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儿童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那如何才使我们教师的数学教学生活化?下  相似文献   

11.
数学从生活中来也服务于现实生活.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用数学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概念的学习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概括、抽象的过程,是主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提出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用数学意识,其目的在于用“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基本理念作指导,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化,逐渐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为此,笔者认为,概念教学应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把学生带回到现实中去,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会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起概念的心理表征,建立概念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联系,把概念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学、做、用数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激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把数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整合,找到生活与知识的连接点,并以它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探究数学、运用数学,产生数学有趣、数学有用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15.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王冬梅 《成才之路》2009,(14):45-45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人造地球卫星,都是人类数学智慧的结晶。因此在教学中走进学生视野,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理解和应用数学,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在数学教学中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学生视野、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八年级(上)第八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  相似文献   

18.
数学源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下面就谈谈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刘宗泽 《四川教育》2002,(11):34-3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以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  相似文献   

20.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的原则,即数学教学源于现实,扎根现实。《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