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人生如玉     
从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我有时感到前途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光溜溜的石头,对他说:“你先帮我做件事情,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学生拿着老师的石头到集市上叫卖,有人看这块石头光溜溜的,就愿意出2元钱买这块石头。这个人刚出完价,又来了一些人,大家都纷纷说这块石头真光,都开始抬价,一直把这块石头抬到10元钱,就没有人再愿意出价了。学生高兴地回去对老师说:“老师,这块石头居然能卖10元钱呢!…  相似文献   

2.
捐款     
幼儿园要去儿童福利院慰问演出并让小朋友自愿捐款。有的小朋友准备捐5元,有的小朋友准备捐10元。强强的妈妈对老师说:“强强说捐的钱越多就越有爱心,所以他捐的钱要最多。”结果准备了50元钱。老师能收这50元钱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相似文献   

3.
编辑手记:和肖复兴老师笔下的那个天津大学毕业的青年(《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一样,我也有怀揣着两元钱闯荡的经历。十几年前我踏上奔往呼和浩特的列车,全身仅有两样东西:两元钱和梦想。肖老师说: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你见识到你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你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漫延得更宽更远。  相似文献   

4.
数学反斗屋     
《中学生天地》2010,(9):51-51
一瓶汽水1元钱,喝完后两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如果你有20元钱,那么你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  相似文献   

5.
第六瓶可乐     
有这样一个小游戏:假设你只有6元钱,买1瓶可乐需2元钱,而2个可乐空瓶还可以换1瓶可乐,那么你最多能喝几瓶可乐?  相似文献   

6.
钢笔的单价     
王老师带了30元钱去买一些钢笔和圆珠笔。他选了3枝钢笔和5枝圆珠笔。剩下的钱如果再买2枝圆珠笔还差4角钱,如果再买2枝钢笔就差2元钱。你知道王老师所选的钢笔的单价是多少元吗?  相似文献   

7.
【案例1】一天,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来到学校办公室,对教师说:"老师,请你帮我管一管。"原来,学生小林的家长发现皮夹子里少了200元钱,知道是他的女儿小林偷的。因为小林平时就有偷钱的习惯,只是由于数目小,也就没有追究。这次小林偷了这么多的钱,家长想追查这200元钱究竟  相似文献   

8.
流沙 《家长》2003,(Z1)
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向我讲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幼年的时候,母亲让他向一位老师学艺。老师拿来一张纸对他说:“墨,用我的;纸,你可得自己拿钱买。”老师指着一张宣纸又说:“一张纸5元,每天来学艺时,你一定要带来。”5元钱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回家对母亲说:“这纸太贵,我不去学书法了。”可是,母亲却给了他5元钱,让他带给老师。老师收了钱,拿出一张宣纸,在上面写了一个字,然后对他说:“你跟着我写。”他觉得这纸来之不易,不敢随便下笔,因此用心揣摩着老师的写法。在母亲的支持下,他每天带着5元钱给老师。为了…  相似文献   

9.
周三下了晚自习,一个男生急匆匆地跑来找我,人还没进办公室就喊上了:“老师!我的五十元钱被人偷了,老师!刚偷的,你帮我找……”那是七(五)班的冯建,五十元钱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意味着一周的生活费,怪不得那么急切,  相似文献   

10.
不似母女     
不用问,也不好问,杜老师比自己妈妈都大!李玫心想。她是个文静谨慎的新教师,从心眼里敬重老同志,况且园长也关照她:“小李,你和杜老师配班。杜老师严于律己,各方面都值得你我学习。如今她年纪大些了。你要多做具体工作。”事情是这样的:按照惯例,园里每学期开学都是分班收费。这是一项很烦琐的工作。杜老师说:“我情况熟悉些,我来收吧。”李玫说:“我刚好乘这个机会认识认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还是我收吧。”杜老师说:“好吧,你细心些。”谁知到了傍晚,李玫与会计结账,却发觉少了300元钱,如今300元钱不能算大数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有个术语叫“边际效用”,意思就是增强1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消费,给人带来的满足程度1元钱的边际效用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一个流离失所的乞丐,你给他1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可能是100个单位(假设心理满足程度可以量化);而一个家产百万的富翁,你多给他1元钱,他的满足程度也许就只有一个单位。  相似文献   

12.
伤痕     
窗外,秋雨霏霏,飘落在我的心上,冰凉!我蘸着这份凄冷把最近的日子整理在雨中的落叶上……10月21日上午。“萧莹,你的75元钱交了吗?”老师满脸疑惑地问。“交了!”我不解。10月21日下午。“萧莹,你的75元钱交了吗?”班长提出同样的疑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边际效用”。翻阅卢周来的《穷人经济学》一书,看到了作者对这个专业术语的解释:边际效用,就是增加1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消费,给人带来的主观心理满足程度。1元钱的边际效用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一个倚门托钵的乞丐,你给他1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可能是100个单位(假设心理满足程度可以这样量化);而一个亿万富翁,你多给他1元钱,他的满足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边际效用”。翻阅卢周来的《穷人经济学》一书,看到了作对这个专业术语的解释:边际效用.就是增加1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消费,给人带来的主观心理满足程度。1元钱的边际效用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一个倚门托钵的乞丐,你给他1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可能是100个单位(假设心理满足程度可以这样量化);而一个亿万富翁,你多给他1元钱,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段文字材料。(屏幕出示:张玉玲同学明天过生日,妈妈给她30元钱,说:“孩子,真抱歉,妈没时间给你买生日礼物。你用这30元钱随便买点什么东西,算是妈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吧。”)这是一个没有写完的故事,接下去的内容就交给你们完成了。(生兴起盎然,先是窃窃私语,接着议论纷纷,继而各抒己见,然后奋笔疾书。)(十分钟后)师:刚才同学们那种强烈的写作欲望和创作激情,令老师非常感动。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生A:妈,你整天忙这忙那的,什么时候才能有时间关心我呀?再说,现在都什么年代啦,这…  相似文献   

16.
品味德国     
青木 《良师》2011,(11):52-52
在国内听惯了“给孩子的书包减压”的呼声,一到德国,见到的男女老少肩头都压着个沉沉的包儿,甚是惊讶。一次,去邻居约翰家串门,刚刚坐定,约翰的儿子小乔尼就背着书包,滑着双轮踏板车回来了,那硕大的书包差不多占了他的半个身高。等小乔尼三下五除二解下“武装”,  相似文献   

17.
两元钱购物     
一、钻点子洞1 .引言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用两元钱去联华超市购物 ,大家都通过智慧的大脑想出了许多金点子。首先让我们钻进点子洞来听听老师对所购物品的介绍。 (多媒体出示 )两元钱 ,平日里微不足道的财富 ,比起那百元大钞是那么的不起眼 ,甚至于丢在路边 ,也难以引起行人的注意。可又有谁知道 ,这小小的两元钱 ,在平日的生活中却功不可没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动一动脑筋 ,打一打心中精确的算盘 ,突然会发现 ,其实两元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我用它可以换一袋包装精美的果冻、一根香肠 ,还有一包可以解饿的馒头。2 .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向…  相似文献   

18.
那天接到老师的电话,着实让我吓了一跳:儿子偷了同学的130元钱。匆匆赶到儿子所在的小学,老师正把儿子叫到办公室训话。见我到来,便把我拉到办公室拐弯处的走廊上:“你说怎么办?他开始不承认,但那么多同学看见他与另外一个同学拿的,他无法抵赖。”由于儿子的原因,实际上我跟老师很熟。我说:“您先别急,等我搞清楚他的动机再说。”我来到办公室,儿子正伏案写着什么。我问:“你为什么要偷别人的钱?”儿子急忙申辩:“我没有偷,我是拿的。很多同学都知道的我想买一个游戏卡,那得一百多元钱。JX告诉我有130元钱,我便趁她不注意拿了30元。我有钱…  相似文献   

19.
大师的逻辑     
有一回,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师向吴宓教授借了5元钱,说好一个星期以后还,但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位老师却没有把钱还给吴宓.于是,吴宓就亲自找上门去,要回了那5元钱.那位老师很不高兴,跟别人说:“吴宓真是个小气鬼,借他5元钱还好意思上门来要!”有人把这话传给了吴宓,吴宓说:“我不是为了5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0.
GOGO姐:昨天室友跟我打赌,室友说:我有50元钱,你如果能猜出我想的是什么?这50块钱就给你。我怎样能够得到这50元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