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大的灰楼     
北大的灰楼●清华大学张岂之北京大学于1952年迁至西郊燕园以前,是在城里的沙滩。一幢庄严敦实的红楼就是她的象征。距沙滩不远的后街,有她的理学院。红楼偏西的一个院子是地质系。红楼偏北的一小幢灰楼,便是有过辉煌历史的文学院。至于工学院和医学院,是在西城,...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理学院清华大学的理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源远流长,旱在1929年成五了理学院,并开我国高校从事科学研究之先河,是我国最罕招收研究生的著名学府之一。当会我国众多知名科学家、院士、专家和学者不少出自清华大学理学院。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理学...  相似文献   

3.
“2012年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的有63人,考上北京大学的有33人;2011年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的有49人,考上北京大学的有20人;2010年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的有43人,考上北京大学的有35人。”这是某中学近三年来高考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人数统计,成为陔校证实自己办学成绩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治学发展20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学在我国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早在1899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就设立了政治堂,政治学由此成为其基本的学科门类。①1952年,在院系调整中,作为独立学科的政治学被取消,政治学学科的发展也随之中断。1962年,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5.
1999年5月17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办学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徐锡安等领导出席仪式。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办学协议书”上签字,标志着两校合作办学计划正式启动,开始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国际交  相似文献   

6.
2005年11月4—6日,“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次大会由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冯友兰研究会、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哲学学会、南阳市人民政府、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著名学者任继愈,冯友兰先生的女儿、著名作家宗璞,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冯友兰家乡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的代表,和来自多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台湾地区以及美国、韩国等地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教授、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生导师钟哲明,又名新民、哲民,笔名有金重、春阳等,1932年6月生,湖南武冈人,苗族。北大中文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毕业,1952年起在北大任教。1958年参加劳动锻炼,任北大第一批下放干部工作组组员、代组长。1960年任北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后兼北大公共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副主任。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后,历任常务副院长、院长,北大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理事,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曾主持国家社科研究重大项目,有…  相似文献   

8.
李泉 《文学教育(上)》2008,(13):113-115
2006年底教育部在湖南召开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会上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旨在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此建议得到了与会各高校及语言专家的广泛支持。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先后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一时之间大学语文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大学语文又回到了许多高校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发挥基础学科优势 培养高质量人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是以基础学科占优势而著称的综合大学。她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所设置的专业就侧重于文理基础学科,当时全校共有12个学系、33个专业,到1965年发展到18个学系、53个专业,从194...  相似文献   

10.
学者名录     
学者名录陈泽川教授1928年2月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1956年调来我校工作。1983年至1986年任教育系主任。任职期间协助建立了心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和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点。现任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1.
迈向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中国北京’97研究生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承办的“中国北京’97研究生教育国际研讨会”于1997年10月15...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24日上午,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北京市代市长贾庆林在国家教委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调研。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的领导同志分别汇报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工作,介绍了学校的“九五”规划和“211”工程建设情况。贾庆林同志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两校全体师生拜年,他说,北京市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汇》2007,(9):12-12
据报载,四川南充高考考生张非,今年考出677分的好成绩,名列南充理科第2名,欲再上清华。张非先后参加4次高考:2003年,张非考上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因迷恋上网误了学业,被北京大学退学。此后,张非参加2005年高考,以703分的成绩并列南充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但张非却再次深陷网络,被清华大学退学。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郑天挺教授100周年诞辰,我们纪念他,因为他是一位爱国者;因为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执着教鞭;因为他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郑天挺原籍福建长乐,1899年8月9日生于北京,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此后一直在高校任教。起初就职于厦门大学、浙江大学。自1924年到1951年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1952年来南开大学工作,直至1981年逝世。郑天挺先生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总务长、北京大学秘书长、南…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0月,《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所百年名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启动重大改革——压缩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大力提高通识课质量,并专门打造高水平通识课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这一问题是清华大学在此次教学改革中的焦点,贯穿了教改《意见》的始终。不难想象清华大学推出此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从酝酿到发布,清华的教学改革历时2年。清华校内的一份报纸说:早在2012年11月,十八大后清华大学就开始酝酿全面深化的教学改革,直  相似文献   

16.
北大清华浙大分列高校科研实力榜首 在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2月3日公布的2000年中国高校科技论文排行榜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分列三大排行榜的冠军。 根据国际著名科研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的统计,200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继续处于国际论文发表数量的前五位。在反映  相似文献   

17.
有媒体报道,日前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家学校已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此后,教育部澄清,这并非决定而只是倡议,旨在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封面人物介绍赵鹏大教授数学地质及矿产普查勘探学家,满族,1931年5月25日出生于沈阳市,原籍辽宁省清原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4年至1958年在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读研究生并获副博士学位。1958年回国后在北京地质学院任教,先...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为加强教材建设的领导,于一九八七年五月成立了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校长丁石孙兼任委员会主任。教材建设委员会的任务是对全校教材建设做出规划,并督促各系教材规划与计划的执行实施;对有关教材建设的政策提出建议;组织教材评介及评选优秀教材。要求各系相应地成立3-5人教材建设小组,着手拟定教材建设的“七五”规划并组  相似文献   

20.
10月28日 ,教育部社政司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在京联合召开了“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推动高校‘两课’教学改革与发展”座谈会。来自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社政司领导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从不同角度谈了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高校“两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体会和建议。现将有关发言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