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与21世纪初国际政治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辉 《体育科学》2004,24(11):4-7,78
21世纪初的5~10年,是国际政治秩序的新的全面调整时期。在这个新的全面调整时期,国际政治文化、国际政治体系、各种国际政治运动和现象等,都将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反映了新世纪初国际政治的新发展。在这种国际政治的新发展中,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其所宣称的“不受政治干预”。相反,奥林匹克运动将会积极地参与到新世纪国际政治秩序全面调整过程中。同时,奥林匹克运动本身也会受到新世纪国际政治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奥林匹克运动对21世纪中国体育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彦 《体育与科学》2000,21(4):7-9,2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的体育思想会产生更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奥林匹克主义强调的平等观念;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与现实冲突对中国体育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心态;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体育运动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意识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等,这些影响将对中国体育与国际体育接轨和两个战略的顺利实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一种体育竞赛,它还具有其他属性。奥林匹克运动难以超越政治且需要依附于主权国家而存在,它与许多国际政治议题紧密相关并被赋予许多政治功能,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前者与国际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政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政治屈洁1894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成立,1896年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成功举办,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及其他奥林匹克先驱们复兴奥运会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奥林匹克运动也从此诞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1896年首届奥运会以来,奥运城市与奥林匹克运动同行并进。重现存在却受忽视的奥运城市与奥林匹克运动互动的漫长之路富有价值。借全球史研究互动理论视角,通过跃迁研究单位、跨越研究边界和关注研究对象的历史联系,剖析奥运城市与奥林匹克运动互动3时期、7阶段,展现其演变脉络与逻辑:从“欧美城市领先发展与奥林匹克运动初步发展互动”“全球城市蓬勃发展与奥林匹克运动快速发展互动”到“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互动”,经历“接触”“互动”“依赖性互动”与“形成互动机制”4层次,其中“明线”是奥运城市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话语权力”的消长,“暗线”是政治与经济、国家与城市之间“优先位置”的更替。互动是奥运城市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政治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治概念的解析入手,将政治概念分为广义政治和狭义政治,狭义政治又区分为一般的狭义政治和反人道的狭义政治。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与广义政治概念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站在人类的终极关怀的高度追求完美的社会理想、追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一种广义政治。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应该将广义政治与狭义政治分开,将一般的狭义政治与反人道的狭义政治分开,处理好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的狭义政治的关系,摆脱和超越反人道的狭义政治,奥林匹克运动将会实现其崇高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怡  阮可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46-47,51
主要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法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进行全方位的探讨。研究表明:在新世纪的今天,奥林匹克运动更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只具有身体教育价值,她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在思想道德素质(即德育)、科学文化素质(即智育)、审美素质(即美育)方面具有更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80年代后体育方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80年代后体育方针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易剑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与国际奥委会中断了长达21年的联系,直到1979年底才得以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与此同时,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在1972年的慕尼黑遭到政治的劫持,在...  相似文献   

9.
1948-1980年是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早期尝试阶段。此阶段在迎来一系列发展机遇的同时奥林匹克运动也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危机。不断变化的外部政治、经济、科技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所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创造了奥林匹克运动践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在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以人为本、公平发展的思想理念在此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的实践与丰富。面对发展困境与危机,奥林匹克运动在逐步开放的过程中,显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经历了早期尝试阶段后,奥林匹克运动构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日本和韩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分析日本和韩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经验及两国申办和举办东京、汉城奥运会的社会经济背景、为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日本和韩国举办东京、汉城奥运会的经验表明,奥运会既能向世界展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和综合国力,又能通过奥运会促进国内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北京市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是中国政府和全社会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取得成就的认可,也是国际社会对我国国际地位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多维审视。研究表明,世纪之初,罗格领导下的国际奥委会创新性地提出了"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集成了顾拜旦倡导的传统奥林匹克价值体系的精髓,有力地回应了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实践困境与道德诘难。国际奥委会通过创办青奥会、推行价值观教育计划、创新奥运城市教育项目、促进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学理研讨以践行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应在审慎批判的前提下,更加务实地推动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教育传承。  相似文献   

12.
文摘之窗     
奥林匹克运动需要理论来支持和说明。这不仅是因为奥林匹克运动具有辉煌的历史,还因为奥林匹克运动具有灿烂的未来。即它唤起人类对健与美追求的热情;它以体育运动所蕴含着的崇高的价值观和非政治态的凝聚力,为世界的合作、稳定、繁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化与商业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论述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商业经济的紧密联系,展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运动与欧洲联盟雅克·罗格奥林匹克运动充当着一个重要的社会角色,并经常与政界保持不断联系。但情况并非一向如此。过去,体育界总是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不与外界接触。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因与国际政治组织建立了联系受到了赞誉后,才使国际奥委会与联合国组织关...  相似文献   

15.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艺术的手法向全世界展现了工业革命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联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与社会进步,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才是激发奥林匹克运动的直接动因.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等国际体育法律文件,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在体育运动中彰显人的价值和尊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于通过体育的社会功能矫正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拉宁眼中的奥林匹克与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基拉宁对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观察,审视了暴力与政治的侵入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影响,揭示了冷战时期奥林匹克运动所遭遇的艰难的处境和种种危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的理念与行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歌颂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塑造和谐发展的人舞台。通过奥运会这一东西合壁、雅俗共赏的体育载体,实现东西方化的大交融;在新世纪举办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奥运会,将使我们重新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实现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化与非政治化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文献资料为依据,运用理论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政治化与非政治化的含义、关系、特征及其成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理性看待目前在此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复杂关系。研究认为,奥林匹克运动政治化与非政治化的最主要区别是政治化追求的目标在于某国或某些国家的利益,而非政治化追求的是所有国家或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其关系根源于国家利益与国家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奥林匹克运动政治化的原因是: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和利益所在,以及奥运会本身的特点及其所具有的功能;其非政治化的原因在于:国际政治冲突的客观存在,希望世界和平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需要;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的历史回顾,指出近代人文精神的确立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对奥林匹克运动国际传播过程的分析,剖析其内含的现代人文精神,揭示奥林匹克主义的现代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对接的科学人文精神实质,为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历史的角度对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关系进行审视.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共生共长等相互关系.认为:政治介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不可以避免.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奥林匹克运动仍将与政治并行.只有让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相互之间达到均衡状态,才能使奥林匹克运动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