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晓勇 《高中生》2014,(30):10-11
有些考生写记叙文,要素齐全,但语言平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活力,难以吸引读者。那么,怎样让记叙文的语言“活”起来呢?1.准确使用词语考生在写记叙文时,要特别注意用好动词和形容词。列夫·托尔斯泰说:“要写好一个句子,最主要的是抓住动词的锤炼。”动词锤炼得好,可以使文章“活”起来。例1天啊,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从床上爬  相似文献   

2.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成分,只有把句子写通,写出的文章才能使别人看得懂。要把句子写通写好,首先要认真教好阅读课的词汇教学,只有把词讲深讲透,才能避免儿童在文章中乱用词汇,和用词不当等观象。如教“党费”一课中写程同志躡手躡脚来到黄新同志的家时,我们告诉儿童“躡手躡脚”是形句子是文章的基本成分,只有把句子写通,写出的文章才能使别人看得懂。要把句子写通写好,首先要认真教好阅读课的词汇教学,只有把词讲深讲透,才能避免儿童在文章中乱用词汇,和用词不当等观象。如教“党费”一课中写程同志躡手躡脚来到黄新同志的家时,我们告诉儿童“躡手躡脚”是形  相似文献   

3.
丁丁经常听到人们称赞某篇好文章时说“写得漂亮”,这“漂亮”二字就说明一篇好文章既要有内在,也要有外在。所以丁丁就开设了一个文章美容培训班,请来形象设计师,教教大家怎么把自己的文章打扮得更“漂亮”。  相似文献   

4.
杨晓勇 《高中生》2014,(10):10-11
有些考生写记叙文,要素齐全,但语言平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活力,难以吸引读者。那么,怎样让记叙文的语言"活"起来呢?1.准确使用词语考生在写记叙文时,要特别注意用好动词和形容词。列夫·托尔斯泰说:"要写好一个句子,最主要的是抓住动词的锤炼。"动词锤炼得好,可以使文章"活"起来。例1天啊,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  相似文献   

5.
牛致远 《语文知识》2002,(11):15-18
要写出字字珠玑、行行金玉、脍炙人口、赏心悦目的文章,首先要注重对词语的锤炼和推敲。对词语进行锤炼,名之曰炼字。论及炼字,人们对如何锤炼动词、形容词,尤其是动词,用墨如泼,因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的。”(托尔  相似文献   

6.
刘世辉  彭雪珍 《辅导员》2014,(13):37-38
开头指文章的开始,古时称为“起笔”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好文章的开头很重要,要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倾心”。那么,怎么才能锤炼好的开头呢?最重要的就是:文章的开头要简洁,人题要快,语言要有文采,能使人一看开头就有想往下读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炼字 ,即指遣词造句 ,运用字词的功夫。有的人不注意锤炼字词 ,诗文写作出来虽也能表情达意 ,但却摆脱不了平淡俚俗。自从韩愈帮贾岛从“推”和“敲”两字中斟酌定一个“敲”字后 ,至今都把修改文章叫作“推敲” ,可见要想写好诗文 ,就得仔细推敲文字 ,这就是炼字。一、炼字炼意 相互照应如何炼字呢 ,毛泽东说 :“写文章要讲逻辑性。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 ,整篇说话的结构 ,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 ,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 ,不要互相冲突。”注意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就文章的字词锤炼而言 ,是很重要的。例如唐人王湾《次北固山下》“海…  相似文献   

8.
又到了星期五,该给孩子们布置回家作业了。让孩子们干点什么呢?有了,我对孩子们说“:春天来了,双休日请爸爸妈妈带我们到田野上走一走,看一看……”我话还没说完,就有孩子接着我的话说“:然后写一篇日记,是不是?”我笑着说“:能写一篇日记那当然好!”讲台前的一个孩子笑着说“:要是写两篇的话,老师就要高兴死了!”我听了,随口说了一句“:你为什么要我‘死’呢?不说我高兴‘死’行吗?”孩子们都乐了,纷纷开口,有的说喜气洋洋,有的说兴高采烈,有的说喜笑颜开,有的说眉飞色舞……我灵机一动,说“:是呀!要表示高兴有很多词语可以说,用其他的词语…  相似文献   

9.
我的老师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踏入初中的门槛 ,成为了一名中学生 ,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总有一种想提起笔来描写一下新老师的欲望。写谁好呢 ?我把目光定格在了教语文的马老师身上。马老师教语文教得很好 ,开学没多久她就留给我三大印象。活活 ,是指马老师教语文教得很活 ,她不赞同一个词语要抄几遍到十几遍的做法 ,她说 :“懂的东西 ,写一遍就够了 ,写多了等于是浪费时间。”她不布置过多的作业 ,但要求我们必须学懂课内的一切东西。每次上新课前 ,我们都要先预习 ,用马老师的话说 ,这叫先勾画轮廓。当她第一次布置这种作业时 ,…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要特别注意作为修辞手段的词语”。什么是作为修辞手段的词语呢?简单地说,就是文章里那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词语。一篇文章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內容,即要有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丰富而精确的材料。但是,光有好的內容还不够,必须还要有好的表现形式,善于运用语言。如果文章里的语言不明不白,含含糊糊,或者噜哩噜苏,干燥无味,那就是內容再好,别人看起来也会感到吃力、厌倦,就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就难于达到写文章的目的。毛主席教导我们,文章必须写得准确,鲜明、生动。但我们如果不注意修辞,就不可能把好的內容,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来。修辞的內容,从修辞的作用来说,可以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部分。消极修辞是指话说得正确,说得清楚,说得繁简得当,没有毛病,使人容易理解,这是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积极修辞,是指话说得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性,富于表现力,能够打动人,使人有所感受,这是文章的一种艺术魅力。从修辞的具体內容来  相似文献   

11.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的准确、生动与词语选用和锤炼是分不开的。其中词语的感情色彩形象地体现了人们鲜明的立场及真实情感,有突出中心的作用。而词语的褒贬使用法,正是正确体现感情色彩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2.
听我学英语     
学习英语其实并不难,但一定要多读多写,平时多注意积累。“多读”是指上课要大胆地读,认真地学,不会读的地方要用不同的线画出,下课再请教老师。回家要多听磁带,模仿磁带中的语调。“多写”指的是把记不住的单词多写几遍,欲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除了写单词外,还可以尝试着写一写英语日记和英语作文。一开始,可以写几句话,慢慢地熟能生巧就可以写完整的作文了。“多注意积累”是指平时一有时间就可以阅读些英语课外读物,比如:《英语大王》《英语周报》等。一边看一边摘抄报刊中的好词好句。  相似文献   

13.
写好考试作文,首先要在审清题目上下一番功夫。如果不认真审题,抓起笔就写,很可能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审清题意呢? 一、抓中心词语,确定写作对象 抓住题目中的中心词语,确定文章是记事,是写人,是写景,还是写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要不要审题,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看过一篇《话说“审题”》(《语文教学通讯》2006第10期)的文章,谈的是庄子、韩愈、鲁迅、钱钟书等不审题却写出好文章,而现在的考生审了题却写不出好文章;审题是为了评卷方便,显示教师高明。其结论是高考作文要“我手写我心”,率性而作.无需审题。我认为,高考作文需要审题,因为高考作文不等于教师写研究文章。写研究文章是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无需审题:而高考作文是写别人给定的题目,需要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与写作要求,这就有个审题问题。  相似文献   

15.
1.培养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低年级作文起步练习的重点是写好句子,而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因此,针对课文中好词语,教师要组织学生多进行仿写练习。如:“又大又圆、又大又红”,学生可仿写出“又白又胖、又快又好”等。如果每学一课,学会一些词语,再仿写,就会积累很多的词语。2.培养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有了丰富的词汇,并不等于能写好句子。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常用的句式,进行仿写句子的训练。如:“我一抬头就看见天”,学生能仿写出“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又如:“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花蜜”,学生能仿写出“猴子在山上跳来跳去找食物”等等…  相似文献   

16.
通顺,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通顺”,“通”,就是写句子要合乎事理,合乎人们说话的习惯,做到语气贯通,琅琅上口;“顺”,就是写的文章要表情意,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入情入理,丝丝入扣。把文章写通顺,得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7.
对于好的文章学生多是羡慕的,他们以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之下他们写不出写不好文章更是心安理得的了。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知道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道它浸透了牺牲的血泪。老师说要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就得多摘记多背诵好词语好句子,然后再把  相似文献   

18.
华丽 《考试周刊》2011,(70):65-67
说起小学语文第一课时中的词语教学,我的眼前不禁浮现这样的情景:课前,老师把生字组成词语挨个儿写在一块小黑板上,在生字上注好拼音:生字中容易写错的笔画用红色或黄色的粉笔突出来;写了满满一块小黑板(生字表上的“三会字”是总归要写的,绿线里面的“两会字”就看情况了)。课上,老师就把这块写满生字词语的小黑板挂起来,逐个地反复地读,记字形,解词义,还要扩词、造句……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起码有一半花在这里。结果呢?词语会读了,理解还停留在读词典上的解释的阶段,甚至没有充分的时间把融入词语的课文读通顺、流利。细想之,问题就出在这样的词语教学上。  相似文献   

19.
古人说:“辞达而已矣。”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说话和写文章,只要能够把意思表达出来就是了。”“达”者“通”也,要能够通彼此之情才算是达,作文中的同语规范,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学生作文词语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用词不当所谓不当,就是把某一个词用在不合适的上下文里,这是由于不懂那个词的真正意思造成的。如“黄锦”是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的样子,描写青年老师用“精神望或”就对不上号。二、生造成语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一般悦应该是稳固的、定型的。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类不同的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义务教材中年级关于写的训练项目有五点,五册是:“用词要准确”“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话写清楚”(在“思考·练习”和基础训练的阅读中渗透);六册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例话”中列出)。这样的编排,突出了中年级作文写好片断的训练要求,重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训练及连句成段能力的培养。 一、抓好“两个储备”,为写段作好铺垫 我们把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叫语言材料的储备;把写作内容,即写什么的问题,叫写作材料的储备。中年级是低年级的继续,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词和句的训练比重大,形式多。单说造句训练,五、六册中就有56个词语要求造句,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造好句子。例如用“终于”造句,如果学生造的句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