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具有独特作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或竞赛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等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工作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对提高新世纪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或竞赛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形成的竞争与合作、对抗与磋商、服从与反抗、成功与失败、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社会工作中去,有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校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竞争精神;体育教学的特殊教法为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时空。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健康第一。新的健康定义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学任务,正在实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社会适应。因此分析研究学校体育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一、关于社会适应的基本概念1.适应的观念。适应是生物学概念,后来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指一个社会体系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过程。学校体育要适应社会,适应学生,学生也要适应社会及体育教学的要求。2.适应过程。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必须适应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变化,在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逐渐形成自我概念,协调人际关系;他要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学会承受各种挫折;面对各种冲突须学会妥协和顺应,合作与竞争;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这种学习和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体适应社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殊性及矛盾特征,如竞争与协同、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强烈的情绪体验与复杂的互动关系等等,使得体育活动在促进个体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二、学校体育有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以其开阔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社会学理论,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性的特点,从交往能力、角色适应、社会品质三方面分析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独特学科优势,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乔建利 《成才之路》2011,(17):53-53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优劣、体育技术的好坏、体育意识的强弱、体育个性的突出与否来表现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本文就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的社会适应目标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采用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中设置社会适应目标领域的意义、内容,学校体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实施进行论述,并得出体育课程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包含两个方面,既让学生具备各类专业理论和技能,还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中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该课题进行了浅显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为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飞 《教育教学论坛》2011,(15):110-111,249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阐述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之上,为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提高了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及品质。一、体育健身意识终身体育观要纳入体育活动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学生体育健身意识首先要从健身目标出发,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拓宽体育课的基本内涵,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多种价值的整合,在重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深入挖掘体育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新形势下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改进教育策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收获与增进教师、学生教学活动的力度,提高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快乐起来。要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体育课教学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形成的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中去,有利于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人体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学生参与实践的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并得出结论。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教学质量。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的机会,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肩负着未来体育教育的重要使命,他们体育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未来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提高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势在必行。本文认为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应从口头表达、组织教学和写作等方面出发经过长期系统的培养,可提高体教学生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是学校所有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一般知识、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从而起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者.面对社会大环境.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思考如何开展体育教学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17.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体育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造有效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然而,审视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以下现象:教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各类体育活动,运用了大量教学活动材料,追求新奇的教学表现手法。学生在经历了走马观花似的课堂旅程后,真正的收获并不理想。体育与健康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以及学生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体育能力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中学体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重点。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社会人才。  相似文献   

19.
许志强 《河南教育》2005,(11):34-34
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强,师生共同活动,教与练密切配合,并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之中。体育活动中有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对提高课堂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体育活动具有形态化特征,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直接、广泛的交流。作为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交友,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文明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二、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中学生已初步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心理上也有强…  相似文献   

20.
宋英杰 《高教研究》2005,21(2):68-70
大学生体育组织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侧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位纯运动技术教学,加强培养学生体育组织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学要求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自我锻炼、养护能力和体育组织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组织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注重的一个方面,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