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仲斌 《钓鱼》2006,(4):51-51
绑钩子不容置疑应该将线结放在鱼大鲤鱼。证实了绑钩时不要过分地强调线钩的内侧。唯有如此,中钩的鱼才不易逃要放在钩条内侧,那样也不一定是完全正脱。然而,在笔者的钓友圈中,却有位青年确。钓手与众不同,他都是用的钩相反方向绑经过10多年的钓鱼实践,小潘总结的。他就是人称“江湖杀手”的潘国平。反绑钩的方法,认为有以下优点:1.方便有一次笔者在上海植物园的池塘边,鱼大胆咬钩。2.鱼吞钩比较深。3.主线不易见到连连中鱼小潘。我想看看他使用什么磨断。4.绑钩方便省时,适合中老年的老品牌的鱼钩。于是,转脸一看,看出了端同志绑钩。小潘又…  相似文献   

2.
瞿高兴 《钓鱼》2014,(12):26-27
保驾护航靠质量在使用小钩细线实施鲫鲤兼钓时,要减少切线的概率,除使用合适的线组应对外,避免切线的硬指标就是线组的质量要有保证。要知道线与钩本来就用的小,如果再没有质量保证,所谓的兼钓就是空话了。钩与线一定要经得起大物的“前三冲”,不至于一点余地都没有就直接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3.
在垂钓中,确实双钩垂钓优势明显,但不足之处是子线容易缠绕,用细铜丝做成“人”字坠挂双钩,影响了漂的灵敏度,上鱼后或经常使用很容易磨伤子线而断线跑鱼。在双钩垂钓的实践中,我用两个O形圈连接代替“人”字坠,效果很好(如图示),使用起来既不增加漂的浮力和不影响灵敏度(一钩沉底一钩悬空),又不会磨伤子线和缠绕,而且钓上较大的鱼O形圈还具有缓冲作用,一般不会断线跑鱼。  相似文献   

4.
脑线在钩柄处的缠绕段由直变曲,并在抽紧力作用下产生一定的缩径和变形,是钓线的薄弱部位。在钩柄缠绕部位断线开结,丢钩跑鱼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拴钩操作和方法不当而留下断线隐患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尼龙丝线耐磨性较差,尤忌划伤。在拴钩前,应对所用鱼钩进行筛选。对于钩柄与钩体过渡处不光滑和钩  相似文献   

5.
刘定龙 《钓鱼》2009,(14):22-23
休闲钓时,大家都希望不断子线,认为断线是不正常的。竞技钓时,子线按正常的速度断裂是很合理的,不断子线很可能是不合理的。子线断裂的部位通常是绑钩处和8字环的连接处、子线中间。这三个部位中,从8字环的连接处断是不合理的,因为绑钩线结的结强率通常较低,这里最容易断。从钩上方寸许处断也是合理的,这里在脱鱼时可能有较大磨损,上鱼频率高的话这里也经常断。  相似文献   

6.
符荣财 《钓鱼》2004,(19):25-25
水底有淤泥或杂草,当钓者做窝后,很快就有鱼星从窝里冒出,窝子发的很好,而鱼就是不咬钩,其原因就是窝粒掉在淤泥中,鱼儿闻到吃不到,只好用嘴在泥里拱。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呢? 建议钓友平常备用一副钩下坠的钓组,钓组的组合方法是在子线的最下端加一小铅坠,钩绑在离小铅坠向上约1~2厘米处,主线与子线连接处绑铅皮座,加大铅坠即可,这  相似文献   

7.
一鱼 《钓鱼》2004,(16)
第三,检查钻孔是否在锡砣中心,穿线后,线左右的锡砣部分重量相等。如果孔钻偏了,朝天钩穿线后钩子就向左或向右倾斜,入水后钩尖倒向砣重的一方,钩尖不朝天,就失去朝天钩的诱鱼作用,即使鱼吃钩,由于钩左右重量不等,扬竿时不是钩尖上刺力最强,而是钩柄与锡砣受力大,这样的钩子易跑鱼,质量不好,抛弃不用。其次,要注意钻孔与钩柄的角  相似文献   

8.
二八钓     
张炎冰 《钓鱼》2010,(5):9-9
一种钓鲢鱼的特殊钓组。有两种解释,一种因子线两端绑钩,定钩距为2至2个半钩高后再将它折起来打结的,由于鲢鱼体高,中上层聚窝时常形成鱼摞鱼现象,故在分配子线长度时使上钩子线占全长的20%,下钩占80%。如两子线合长50厘米,二八分配后上钩子线长10厘米左右,下钩子线40厘米,这样就照顾了上下两个层面。另外,  相似文献   

9.
如果将0.4号子线和9.8千克大白鲢结合到一起,估计很多钓友唯一想到的就是切线跑鱼的“壮举”。但钓友老周的一次垂钓经历告诉我们:小钩细线一样能征服水中巨物……  相似文献   

10.
绑钓一法     
方法很简单,唯一的工具就是一段(5~8厘米长)吸食口服液用的细塑管,绑钩时将塑管与钩柄平行,用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另一只手将渔线从里向钩柄端顺序绕线,绕4~5圈之后,捏钩的手指把绕好的线圈同时捏住,防止散开。然后将线从塑管中穿过去,从另一端抽出,顺势也将塑管从绕线的环中抽出,捏钩的拇指、食指不要过早地松开,免得绕的线环错乱重叠。拉紧两端线头,使其缠紧钩柄,剪去底端多余的线头,一只钩就绑完了(如图)。绑钓一法@畅惠泉!黑龙江齐齐哈尔  相似文献   

11.
秋钓泰国鲮     
去年9月12日,白露过后的第五天,我和钓友到广州市郊的和龙水库垂钓。当天少云,西北风2级,气温24-31℃。和龙水库水面Zgn多亩,雨季最深处可达20余米。库中各种鱼类繁多,且有大鱼。上午9时左右开始垂钓,我使用2.l米海竿、双轴承绕线轮、8号强力渔线和13号伊势尼炸弹钩,以面粉加鱼粉为饵,投钩于深度3米左右的水域,至下午1时,已获鱼10来条。此后鱼儿“午休”,很少咬钩。3时许,在我投钩后不久,钓竿猛然下弯,竿尖上的小铃挡和绕线轮上的曳力器,分别发出“可玲可玲”和“吱吱”的响声。幸亏竿柄拴在支架上,不然钓竿很可能被拖…  相似文献   

12.
吴军 《中国钓鱼》2000,(11):24-24
江苏镇江吴军 朝天钩灵敏度很高,是野钓的 好帮手。但若绑钩不得法,缚钩线在扣线槽中移位,使得钩尖在水中不呈站立状态,便会发生跑鱼或抬竿无鱼的现象,且朝天钩多用于细线钓鲫,因此,便存在一个弱点,就是钓线在扣钩处由于线与线之间相互摩擦,钓到稍大的鱼容易引起断线,造成遗憾。 我在使用朝天钩的过程中,使用502瞬间粘合剂收到很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 1.用8字扣将钩扣好,并调整使钩尖朝上。 2.向扣线槽小心滴入些许502胶水。需注意的是量要少,并尽可能少滴到砣上方的钓线上(若操作失误可用美工刀刮去胶水和线…  相似文献   

13.
30年前,我刚刚钓鱼的时候喜欢用弓形钩,因为它硬,飞鱼不会拉直,不管钓什么鱼都用它。当时只知道用蚯蚓做饵,钩柄长一点装饵方便。后来用面团、香干和煮熟后切成块的红薯做钓饵,钩柄长了露出一大截,鱼咬钩变得非常谨慎。于是用这类钓饵的时候就换了钩柄较短的丸形钩,但钩柄短了也有麻烦,鱼吸饵将钩吞得很深,摘钩像给鱼动手术。随着经验的积累,我注意到钩形的选择与跑鱼、掉鱼、鱼飞起后半途脱钩是有联系的,可是那时候可供选择的鱼钩不多,惟一能做的就是把现成的鱼钩在火上烧红后用钳子将它重新整形,再通过淬火恢复它的硬度。本来是根据钓饵的…  相似文献   

14.
一鱼 《钓鱼》2004,(16):34-34
第三,检查钻孔是否在锡砣中心,穿线后,线左右的锡砣部分重量相等。如果孔钻偏了,朝天钩穿线后钩子就向左或向右倾斜,入水后钩尖倒向砣重的一方,钩尖不朝天,就失去朝天钩的诱鱼作用,即使鱼吃钩,由于钩左右重量不等,扬竿时不是钩尖上刺力最强,而是钩柄与锡砣受力大,这样的钩子易跑鱼,质量不好,抛弃不用。  相似文献   

15.
水线钓鲶     
水线又称平线或拉砣。它同抛竿相比略显土气,但操作简单,造价低廉,其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使用水线垂钓的对象鱼主要是鲶鱼,也可钓到鲤鱼和大鲫。制作渔具水线的制作比较简单,无非是将线、钩和坠合理组合而成。主线的长度不少于30米,线径0.30~0.40毫米。钩可用爆炸钩,主要用于钓鲤、鲫,如用串钩,意在钓鲶。用串钩每副线拴4~5只,型号10号以上。坠不小于30克,同抛竿一样为钩下坠,不必用漂。制作水线的技巧在拴串钩。第一只钩拴在坠上10厘米处,第2、3、4只的间距为20厘米,子线不长于15厘米,线径为0.20~0.25毫米。子线一定要拴牢,且要避免…  相似文献   

16.
马建华 《钓鱼》2008,(5):22-23
七、我对长子线钩饵与短子线钩饵灵钝比较的认识 (一)一触一拖钓。我的认识是:长子线钩饵的重量全压水底,短子线钩饵的重量一部分由浮标所平衡,因此,短子线上的钩饵更容易入口:另一方面,短子线竖直,长子线微弯斜立,因此长子线的信号传导损失大。以上两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长子线迟钝、短子线灵敏。但除非是钩饵的重量已经超过了鱼口的吸力,使钩饵根本不能被吃进嘴中:除非是双钩之间距离夸张到使长子线真像尚先生需要的那样呈半螺旋状落在水底,否则,只要钩饵能入口,浮标会毫无疑问的出现动作,只是鱼吃长子线钩饵时,浮标出现的动作可能不如鱼吃短子线钩饵时的动作大。  相似文献   

17.
刘定龙 《钓鱼》2009,(12):24-25
子线消耗比主线大,子线断的情况比主线多,垂钓中如果能做到既要细、又能尽量少断,必然多了一份胜利的砝码。要想子线细而强,首先必须解决最薄弱处的强力——整副钓组,最薄弱处必然是绑钩的地方。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用同一根线作主线和子线,在遇到大的拉力时,必然是绑钩处断的最多。  相似文献   

18.
绑小钩一法     
材料:小硬吸管一支,可将构柄插进其孔。 方法:先把钩柄插入小硬吸管中;然后,把渔线缠好(如图)后,稍微拉紧;再把线圈往钓柄端推去,直至线圈完全套到钩柄中,最后将小硬吸管拉出,把线圈推至钩柄终端后充分拉紧即可。绑小钩一法@崔健博!广东南海  相似文献   

19.
聂超群 《钓鱼》2013,(8):28-29
白鱼,俗称白,是一种体形窄扁细长的小鱼。多年来,我常在河塘钓这种小鱼,现将具体钓法介绍给钓友们参考。一、钓组:轻便又灵敏"钓具好,鱼不跑。"白鱼喜欢群居在中上层水域游动觅食。吃钩快,吐钩也快,机警胆小,稍有动静,就一窝蜂四散潜逃。为此,钓组宜轻便灵敏。我用3.6米长的手竿,0.8号主线,0.4号子线,0.6号无倒刺小钩,短漂,轻坠,组合长子线双钩为钓组。子线的长度,一根为12厘米,另一根为9厘米。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钓法中,因脑线较细,往往在遇到大鱼时,抬竿的瞬间或因已上钩的大鱼挣扎过猛,常发生脑线自钩柄顶端附近折断的现象。我想,如能把钩柄附近的2~3毫米的部分脑线加以保护,使钩柄顶部不直接与线摩擦切割,问题也就解决了。经过多次实践,觉得用太空豆加工制作护线“套”,简单、方便可行,既保护线,又不打滑和滚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