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集纳式新闻是报纸编辑日常组织稿件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它对于突出重点报道内容、强化宣传效果、活跃版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好的新闻集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编辑精心制作的标题上。如今已进入读题时代。精美的标题给人以冲击力,能够充分调动起阅读兴趣.增强版面的吸引力。那么,如何让新闻集纳的标题美起来呢?笔者从近期的《解放军报》等军队报纸上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新闻集纳标题.试着从中摸索出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
《宜昌日报》今年下半年在提高报纸质量过程中,“四管齐下”攻标题,一改过去党委机关报标题老套、呆板、重复、乏味的局面,使新闻进一步增强了可读性和吸引力.俗话说“秧好谷一半,题好文一半”.《宜昌日报》编辑部认为,过去很多新闻缺乏可读性,很大程度上是“死”在标题上,因此,确立了“增强可读性,从标题抓起”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标题“准确、鲜明、简短、通俗、生动”的十字要求,并采取了四条措施.—提出忌用词语.为解决标题落俗套、重复多的问题,编辑部提出了《宜昌日报标题忌用词语六十例》,规定诸如“强调指出”、“效果显著”、“一致好评”之类词语为忌用语,逼使编辑记者抓新闻、抓特点.特别是会议报道和经济报道忌用一些词语之后开始活起来.—实行“差额选举”.过去标题差,原因在于作者用功少,编辑也不爱动脑筋,总编审稿来不及.要闻部率先进行标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8日,《中国军工报》在三版显著位置刊出了《“流动超市”开进点号》、《一线官兵喜迁新居》、《床头柜有了“铁将军”》等一组集的式消息,收到良好反响。 作为军区军兵种报纸,出版周期相对较长,时效性新闻非其强项,运用“集装箱”编辑集纳式新闻的做法,对于扬长避短,增加报道的信息量和厚重感,拓展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是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王辉 《青年记者》2012,(26):44-45
集纳式新闻是报纸编辑日常组织稿件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它对突出重点报道内容、强化报道效果、活跃版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闻编辑学中,集纳又称"集中编排",就是将若干条内容相关的稿件集中在一处刊登。集纳是一种比较灵活的编辑方法,虽然它也是若干稿件组成稿群,但这种组合并不像专栏组合那样  相似文献   

5.
迟国维 《新闻三昧》2004,(11):28-29
看报看题。报纸标题首先应该告诉读你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记编辑善于以准确和简练的语言把报道内容中最主要、最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体现在标题上,从而使读一看标题就能马上知晓报道的大致内容。标题应成为读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让读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报道的新闻价值所在。因此,记和编辑有责任在标题上做出明显的标识,帮助读对新闻信息作出快速准确的选择。当了二十年的编辑,有了一点体会,特简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3年来,我先后在《河南日报》发表新闻作品50余篇,其中通讯《黑洞是如何堵上的》,被评为河南日报通讯员新闻奖一等奖。与记者合写的《李洪志立碑丑剧》,被《河南日报》评为好新闻和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如何提高新闻作品的命中率?我认为,除了选择题材重大、题材新颖、题材典型外,在写作上开掘要深,开口子要小。标题要引起编辑的注目。如《花好政府每分钱》、《阳光下的交易品甘甜》,标题起得活泼,一下子就抓住了编辑,因而我的文章不少标题,都被编辑采用。有时,我写的文章较长,又深知编辑工作较忙。我就写上一小段内容提示,…  相似文献   

7.
作为《钱江晚报》多年的要闻编辑,我认为,做新闻标题,需要编辑有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能准确概括新闻事实,且有文采,能体现标题制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有一定的深度,能揭示新闻报道的内在价值;三、在一些涉及重大题材的报道中,应正确体现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8.
1986年我开始学写新闻稿件,通过刻苦地练笔,写作能力逐渐提高,有了一些粗浅体会。一、精制标题。精采的标题能立即吸引住编辑、读者,所以,我对每篇文章的标题制作都力求新、奇、巧。《闽东报》去年在“经济杂谈”专栏采用我写的《“黑心秤”该寿终正寝了》,《中国汽车报》去年在“司机之友”专栏采用我写的《“护车符”岂能保平安》,这两文的标题编辑都未改动。这都是我吃透新闻事实,找准主题,精心做标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韩炼 《当代传播》2000,(4):59-60
标题的制作一向被新闻工作者所看重 ,标题被誉为新闻的传神之“眼” ,它对传播信息、吸引受众、引导舆论、表达主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标题上更是绞尽脑汁 ,力求出新 ,凸现特色。下面就一些探新佳作作些分析。一、大标题的创新大标题又称通栏题、横幅等 ,居于版面的最显著位置 ,突出强调某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与指导思想 ,往往以口号形式单独出现 ,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宣传鼓动性。当今的大标题除这一形式外 ,还可以集纳同一类稿 ,或报道同一领域的新闻 ,创造了大标题 +提…  相似文献   

10.
法制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农村报》自1997年9月1日改版以来,针对农村中普法任务繁重和读者的阅读需求,增加了法制报道的分量。在编辑法制新闻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除了稿件的选择、删改、编排等应符合本报的编辑方针外,法制新闻要吸引读者,标题的制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样一则新闻,如果标题制作得当,整篇稿子便显得有声有色,生动诱人;如果标题制作敷衍草率,稿件原有的新闻价值也会因之减色不少。  相似文献   

11.
标题能够概括报道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关注,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体育报道因其充满动感、人情味和娱乐性的特点,在标题制作上尤其要花费一定的工夫。在报刊编辑实践中,经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标题制作。研读稿件,提炼主题体育新闻的主题多种多样,种类繁多,以体育赛事报道为例,包括赛前预测、比赛的重要经过、球星表现、比赛结果、人物言论、意外事件、花絮报道等。编辑要善于准确、迅速地寻找新闻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宜昌日报今年下半年在提高报纸质量过程中,“四管齐下”攻标题,一改过去党委机关报标题老套、呆板、重复、乏味的局面,使新闻进一步增强了可读性和吸引力。 俗话说:“秧好谷一半,题好文一半。”宜昌日报编辑部认为,过去很多新闻缺乏可读性,很大程度是“死”在标题上,因此,确立了“增强可读性,从标题抓起”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标题“准确、鲜明、简短、通俗、生动”的十字要求,并采取了四条措施: ——提出忌用词语。为解决标题落俗套、重复多的问题,编辑部提出了《宜昌日报标题忌用词语六十例》,规定诸如“强调指出”、“效果显著”、“一致好评”之类词语为忌用语,逼使编辑记者抓新闻、抓特点,特别是会议报道和经济报道忌用一些词语之后开始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新闻标题”是什么?《辞海》说:“新闻标题是报刊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制作标题,是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程序之一。报刊编辑部用标题来概括、评介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  相似文献   

14.
要作一名合格的版面编辑,必须经过长期实践的磨练,特别要具有创新意识。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如何吸引读者,导引他们阅读是版面编辑的一项重要职责。面对广播电视等传播技术的挑战和各种专业报刊的竞争,报纸要想赢得读者,就必须推陈出新,不断以崭新的风貌去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版面的创新。这种创新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内容方面主要是有限的版面空间中容纳更多的信息,并使之有鲜明的可辩性和有导向意义的可选性,以及适应多层次读者阅读需要的可读性。这要求版面编辑对所有见报新闻进行创造性处理。对一些新闻压缩改写,使其重点突出;对一些新闻重拟标题,使其引人入胜;对一些新闻集纳归类,使其精练易读。在标题上也要避免落入俗套,在准确鲜明的前提下,独辟蹊径,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活泼。此外,还可以有计划地增开一些富于时代特色的专栏,或为配合形势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而组织临时性集纳专栏,增加报纸的信息量和可读性,美化、活跃版面, 形式方面主要是在与报纸风格和版面内容相适应,有利于表达版面语言和增强版面内容的宣传效果、方便读者阅读的前提下,不因循守旧,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变革,刻意求新。在整体完整和谐的基础上,富于变化,在变化中求得版面美感,并使其美而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在2008年第2期《新闻与写作》发表《提升编辑对问题的判断能力》一文,谈到:读报纸,从标题的设置中,不时感觉到编辑需要提升概括材料的能力。报纸的文章是给人看的,而且应该能够从中得到一些认识上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孔令华 《新闻知识》2002,(11):38-40
新闻标题以最简短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自开赛以来媒体关于世界杯的报道铺天盖地,为了打造善睐的明眸,各家报纸的编辑们则更是各显神通,语不惊人死不休,标题佳作不断涌现。本文主要搜集了《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报纸的精彩标题,试与读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7.
正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法治类新闻成为许多媒体和读者最关注的热点和卖点。笔者担任《昭通日报·法治特刊》版编辑四年来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注重法治新闻标题制作的巧、鲜、美,让《法治特刊》成为读者特别喜爱的新闻版块。巧妙中不会弄巧成拙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吸引读者关注的关键,只有标题做得巧夺天工,才能让新闻有美感,让读者有深入阅读全文的愿望。但是,现实却是,一些媒体的法治新闻为了吸引眼球,标题做得很暴力和血腥,弄巧成拙,读者很是反感。所以,巧妙地制作好法治新闻的标题,是考验一个编辑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试金  相似文献   

18.
由新华社主任编辑、新华网副总裁徐兆荣撰写的《新闻的分量》一书,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学习篇、实践篇和认识篇三部分,集纳了作者近年来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国外传媒运作的分析、新闻作品赏析、新闻佳作选编以及对新闻工作的感悟等内容。《新闻的分量》出版@胡啸  相似文献   

19.
新闻窗     
146医院组织报道骨干学习江主席讲话本刊讯史佩选、郑格燕根逍:146医院政治处利用五天时间积极组织问名报道骨干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解放军报》创刊40周年时的重要讲话。他们结合学习,查思想,谈认识,写了体会文章。南京政治学院创办《新闻实习取》本刊讯王明永报道:南京政治学院自筹资金建成了新闻实验室共拨出专项经费创办了《新闻实习报》。《新闻实习报》由新闻系主办,学员轮流担任业余编辑,设有《园丁颂》、《书山行)、(绿野》等20多个小栏目。学员编辑们精心编好每~篇稿件,制作每一个标题,策划每一个版面,出版二期,期…  相似文献   

20.
集纳式新闻是报纸编辑日常组织稿件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它对于突出重点宣传内容、强化宣传效果、活跃版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编辑要从大量"散"的稿件中发现共同点,重新整合成"组合拳",从看起来"浅"的稿件中提炼出大主题,并做活做精标题,才能编出"色香味"俱全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