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音乐素质教育的普及,学习钢琴的儿童与日俱增,家长责无旁贷地充当了陪练的角色,在给孩子聘请专业钢琴教师的前提下,家长对学琴的正确认识是儿童学习钢琴的重要心理基础。在辅导孩子练琴方面,家长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比教师还重要,因此树立正确的陪练观念,掌握良好的陪练方法,是家长帮助孩子快乐高效学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钢琴陪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事业越来越被人所需要,钢琴陪练的主要职责就是陪小孩子练琴,改正他们练琴过程中的错误,使孩子们在练琴的过程中养成一些好习惯,帮助孩子找到练琴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要让幼儿学好钢琴,就要先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在学琴过程中运用有趣的教学语言与教学方式,同时家长要担当好陪学、陪练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本领,长大成为优秀的人才。于是,社会上迎合大部分家长的心理需要举办了各种特点班。许多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学习,有的还学习两项以上内容,家长陪学陪练,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相似文献   

5.
目前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古筝等各种器乐教学已进入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家长们抱着殷切的期望和憧憬 ,为孩子买乐器、请老师 ,风雨无阻带孩子去上课 ,回家后还要陪练。然而许多家长感觉这些辛苦并未换来好的学习成果。如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不爱练琴 ,甚至为偷懒欺骗家长 ,家长则绞尽脑汁劝导、责骂、体罚或物质利诱 ,但始终效果欠佳 ,家庭气氛也明显变坏 ,学琴成了一件进退维谷的痛苦的事情 ,那么家长该怎么去做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 ?家长怎么才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学…  相似文献   

6.
聂丹 《辅导员》2009,(7):48-48
时下,很多艺术类在校大学生或年轻音乐教师都愿意选择“陪练”之职——陪孩子学钢琴等,但很多时候效果与质量往往差强人意,有时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变成了“陪太子读书”。那么,如何给孩子当陪练,以确保真正起到强化和引导作用?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很多育儿书都告诉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多大时开始学琴,如何开始学琴,却很少在书中指导家长和琴童在什么情况下该理智地终止学琴计划。在学琴之初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学琴的终点,理性、健康地结束孩子的学琴生涯,才是真正的有始有终。孩子是否该终止学琴呢?情况一,孩子学琴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2003年夏天的家教市场同天气一样热,与以往不同的是,许多家长为孩子请家教的范围已不仅仅限于文化课的辅导,陪读、陪练、陪玩的“多陪”家教在暑期陡然增加,成为今年家教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为孩子多花点钱没问题,只要暑假里孩子能有收获,陪读的  相似文献   

9.
学习钢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只是普及层面的学习,也需要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真正有所收获。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琴童家长?这并不取决于您花费了多少金钱为孩子聘请名师、购买名琴;也不取决于您花费了多少时间陪孩子练琴。关键在于,您是否为孩子提供了"他们真正需要的"帮助。我依  相似文献   

10.
目前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儿童成才问题,一些家长真可谓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为了能让孩子到一所好一点的学校里就读,不惜花费“重金”;为了让孩子能在琴、棋、书、画等方面有一技之长,更是全力以赴地加入到陪读、陪练的队伍之中。然而,在大人孩子忙忙碌碌之中,许多做家...  相似文献   

11.
稿源采珠     
浙江颜江薇谈在孩子初学钢琴阶段,家长是助教,这一环节不可忽视。家长陪练的目的,一是辅导孩子。二是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形象,影响孩子,锻炼他们的毅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不怕挫折,从而形成自觉独立的能力。但在这同时,应避免三种情况:一、期望过高,急于求成。如:替孩子识谱,标指法等。既忽略了孩子基本能力的培养,又形成了懒惰、依赖的习惯。二、撒手不管,听之任之。这在孩子初学阶段实不可取。因为这时候让孩子完全依靠自己来学琴,毕竟是十分困难的。陪练虽不是最终目的,但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听懂老师的要求,领会乐曲的…  相似文献   

12.
吃橘子家长剥皮、上学书包由家长背、参加课外培训由家长陪……这种“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学生过度依赖家长”的现象像流行病一样在很多家庭蔓延。在南京市一家以青少年为主要培训对象的大型社会办学点现场,有的孩子上课4次后竟不知道自己在哪个教室。  相似文献   

13.
家长们常常以孩子年龄小、贪玩、自制力差等作为理由,无论是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还是让孩子学习生活技能,总爱采用“传授——接受”这种教育模式,同时,辅之以看管监督、陪学陪练、强迫硬逼等方式,使孩子的学习没有一点自主性。从而导致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空间;自主学习活动减少、能力降低,逐渐产生依赖大人的心理倾向;削弱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孩子有孩子的愿望:想吃,想玩,想自由自在,还有……家长有家长的担忧:没时间陪孩子怎么办?会不会玩过了头?……暑期到底怎么安排呢?让我们看看周围同龄孩子的暑假生活计划吧,也许家长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胡德良 《家长》2008,(Z1):26-27
陪孩子做家庭作业,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都在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很可能会问很多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而家长在此时又不免担当起了老师的角色。家长此时究竟应该如何去做?下面的文章,对您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王金华 《中国德育》2005,(11):48-49
我当家长学校校长五年来,共做专题讲座100多场。今年开学初,我在会上对家长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现在的家长非常‘无私’,为了孩子成才,可能舍掉工作到外地去陪读;为了孩子能进一所好中学,可以舍掉自己舒适的居住环境,而去租住孩子上学附近的简陋房屋;为了孩子的一技之长,可以舍掉所有休息、娱乐的时间,省吃俭用,陪学陪练……这是何等的无私。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一些城市,出现了父母陪读的现象。忙碌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以后,再忙着陪孩了学画、学琴、陪着孩子做功课、陪孩子参加校外辅导;考试期间,家长请假在家陪孩子,中考高考陪孩子去考场;当随着孩子的学问加深时,家长再请一位家庭教师,父母陪着孩子一起住家学习父母如此一种“好学”态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原因使父母心甘情愿的陪读呢?这又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安排孩子练琴○宁夏教育学院郭爱萍现在,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是每星期六或星期日上一节课,然后全靠自己回家练习。家长应如何安排孩子练琴呢?我谈以下几点。1注重孩子练琴的质量。许多孩子在练琴时常和家长讲条件,如说:“每课就弹五遍”。如果孩...  相似文献   

19.
潇翔小学要开家长会,一大早家长们便来到学校。踏着铃声,家长们走进了孩子的教室。他们来干什么呢?是来听老师介绍情况吗?不是。今天家长们走进课堂,是要同孩子们一起上课,亲眼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如何学习、活动。以往开家长会都是家长们坐在  相似文献   

20.
晓佳 《家长》2001,(Z1)
家长以牺牲自己的工作、休息时间来陪伴孩子复习,陪孩子预习,陪孩子做作业。姑且把这种现象叫做“三陪”吧。但是,“好心”的家长,很少去想这种“三陪”是帮了孩子,还是害了孩子? 过去,大户人家为了使孩子能专心学习,雇书童丫环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