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笔者有幸拜读了李炳亭老师的《挑战克拉克的班规》一文(《中国教师报》2008.8.20刊载)。读罢,克拉克和他的55条班规深深地打动了我,那55条班规的神奇力量更是让我折服。心动之余,我深感李炳亭老师所言极是,我们应该要学着改改我们的班规,让班规真正发挥出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笔者有幸拜读了李炳亭老师的《挑战克拉克的班规》一文(《中国教师报》2008.8.20刊载)。读罢,克拉克和他的55条班规深深地打动了我,那55条班规的神奇力量更是让我折服。心动之余,我深感李炳亭老师所言极是,我们应该要学着改改我们的班规,让班规真正发挥出  相似文献   

3.
加强班级管理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学生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建立坚强有力的班委会,使其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班规对班级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唯其如此,班级才可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李云 《班主任之友》2008,(10):14-15
这段时间和老师们一起讨论班规问题,有老师问道:"为什么我的班规制订没多久,往往就执行不下去了呢?"郑学志老师指出,那是因为你的班规只是老师的班规,不是学生的班规。你们制订  相似文献   

5.
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是班主任,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件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对小学生除了学习上的管理引导,更多要重视他们独立生活能力、自我行为习惯的培养,那么,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呢?一、制定班规班纪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老师应该制订合理可行的班规班纪,使班级管理有规可依。如果学生做错了事情,有一个惩罚的标准;做了值得奖励的事情,有奖励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一个班级需要严格又有针对性的班规,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凝聚力,会给对老师的管理工作带来困扰。但真正的凝聚力却产生于学生内心的认同,而班规多是一些硬性的指标,不能触动学生的灵魂,因而仅有班规是不够的。更需要老师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方能对学生言传身教,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风气,只有老师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7.
于老师信箱     
于老师: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最近两年,我发现低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识字量增加,教材中还把要求学生会写和会认的字分别列出,要求会认的字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会写的字。请问,新教材中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是否等同于以前教材中的二类字?教学中应如何保证学生的识字质量?河北唐山叶子叶子老师:您好!您提的问题也是许多老师感到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教材做这样改动的依据。自1992年开始试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试用大纲)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要…  相似文献   

8.
相信后进生     
我在担任一个新班班主任时,向学生宣布,我的学生都是好一些过去被视为后进生的学生丢掉了包袱。当我征求学生意见,班上应制定哪些班规时,一个高中阶段从未打扫过教室的学生跑到办公室向我提建议,我放下手头的备课本,热情接待了他,并把他的意见记在笔记本上。经班委会研究,把他提出的建议作为一条班规。这个学生十分高兴地说,过去我老是挨批评,今天老师把我的意见作为班规,我要好好干才行。后进学生缺点多,但也并不是没有优点。老师若能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再加以肯定,则可以给他们一个大鼓舞,有时甚至是这个学生向先进转…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思想活跃、敢说敢为、有很强的独立欲望,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定型的关键时刻。心理和生理上快速成长,造成了心理结构的不平衡和状态的不稳定。有的老师担心制定详细的班规,搞加分扣分,既烦琐又意义不大。仔细分析原因有三:从班规的制定者看,可能以老师强加的意志为主,缺乏学生的参与认同;从班规的导向看,以消极性导向为主,是为了束缚学生违纪行为,控制学生。从班规的内容看,往往以惩罚性条文为主。这样的班规自然不是为了尊重学生,在学生心里,班规只是方便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具,学生只是被班规管控的棋子而已,容易引起逆反抵触心理。  相似文献   

10.
<正>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思想活跃、敢说敢为、有很强的独立欲望,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定型的关键时刻。心理和生理上快速成长,造成了心理结构的不平衡和状态的不稳定。有的老师担心制定详细的班规,搞加分扣分,既烦琐又意义不大。仔细分析原因有三:从班规的制定者看,可能以老师强加的意志为主,缺乏学生的参与认同;从班规的导向看,以消极性导向为主,是为了束缚学生违纪行为,控制学生。从班规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浩仁 《班主任》2015,(3):46-47
这些年来,班规逐渐成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在执行班规的过程中,很多老师感到效果并不好,甚至出现了班规形同虚设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制定班规的过程不科学,执行班规的力度不够外,班规内容的不合理和评价方式单一是主因。只有让所有学生都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班规产生的激励效能才是最大的。因此,我改革了以往班规的形式和内容,把最初制定的综合性班规(含  相似文献   

12.
将“班规”转为“个规”“班规”是班主任为了约束学生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班级管理目标而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班规”是班级管理的准绳。班级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即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我们又会发现,对一些学生来说,有些“班规”形同虚设。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又都有生动多样的世界,用八九条甚至十几条“班规”来涵盖他们思想行为的可行性或不可  相似文献   

13.
班规作为学校的制度之一,涉及师生的日常生活,班规不仅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民主参与的能力等,进而达到育人的效果。然而,现实中的班规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的管理和"规训",弱化甚至是忽视了班规的育人功能。本研究抽取广东省F市C区52所小学共307份班规为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法,发现目前班规在制定上存在缺少学生主体参与的声音、班规的教育性受限以及育人机制不健全的特点,进一步指出其在育人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往,学生入学读书时,其班规(或者校规等)都是由教师单方面事先制定、权威颁布的,学生只有识记、领会和遵守的义务。据说,那是不民主的做法,所以便有了如今的学生自定班规这样一种民主操作。自定班规几乎成了这次基础教育德育课程改革中所有德育教材的通用内容。有的德育教师把这种做法提炼为朗朗上口、充满自信和霸气的口号——“我的班规我做主”。  相似文献   

15.
能够完全由学生制定班规吗?(叶子上的光亮) 答:不能。国家制定法律和班级制定班规,不完全一样。前者的主体是成人,后者的主体是孩子。  相似文献   

16.
成语释义方法浅说○郭启慰(南昌市豫章路小学)汉语成语形式简洁(多为四字形式)、含义精辟、表现力强、运用广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频频出现。成语中有一些词浅意明的,但更多的则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方法进行阐释,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运用。一、察字辨形...  相似文献   

17.
吕淑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小学六年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能少于140万字。要使学生完成140万字的阅读量,将语文学好,教师就不能让学生两耳仅听一人说(老师说),  相似文献   

18.
小编热评     
《广西教育》2014,(44):29-29
正"个性班规"还应进一步优化"上课发言最积极的前5名同学随时可以喝水,在校表现最好的1名同学可以任选座位,最佳班级小管家可以去老师办公室玩……"这是长沙市天心区某小学二年级某班最新"班规"中的部分内容,被网友称为"个性班规"。对于这份"班规",家长质疑部分措施有失公平,班主任表示可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9月18日《潇湘晨报》)【点评】应该说,该班规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1》中有一个生字"春",如果老师不强化教学,学生很容易和上册学过的生字"青"混淆。为了加强学生的第一印象,教"春"字时我没有出示"青"字让学生比较识记,而是教学生"给生字编儿歌",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又避免了单纯死记硬背的现象。"同学们,这个生字(指‘春’字)读什么?谁会读?"  相似文献   

20.
【案例】在学习了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后,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图中有()条线段。这类题曾在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一课里研究过,三年级下册"体育中的数学——比赛场次"也曾用数线段的方法来帮助理解,所以学生解决这类数线段的题目已经是易如反掌。可是班里有个叫张欣凯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的,但他却填了(3)条。老师发给他改正,他却跑来找老师,下面是他(简称张)和老师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