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渠冉 《档案天地》2012,(5):28-30
二战期间,国民党密电检译所和技术研究室破译了日军的大量情报,这对我方破敌或采取对策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摘录几条,以飨读者。一、破译有关日本对中国方面的情报在"八·一三"淞沪抗战前,国民党密电检译所破译了日本驻南京大使川越发往日本东京和分别,  相似文献   

2.
伪军,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利用汉奸及国民党投敌分子组织的军队,是日本“以华制华、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他们在日军的监视下成立,听命于当地的日军占领军并受其严密控制,为日军的侵华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3.
伪军,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利用汉奸及国民党投敌分子组织的军队,是日本"以华制华、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他们在日军的监视下成立,听命于当地的日军占领军并受其严密控制,为日军的侵华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4.
萧文 《北京档案》2008,(1):15-17
2007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美国国家档案馆发现珍贵档案南京大屠杀再添铁证>,文中说:"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国家档案局宣布:我国学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查阅有关中国抗战档案时,在美国外交关系档案中发现了两件珍贵档案:一件是1937年12月14日,美国驻德国大使陶德致罗斯福总统的密电.密电中披露,日本驻德国大使东乡茂德承认,在南京沦陷之前,日军已杀死了50万中国平民.  相似文献   

5.
党报同《大公报》的第一次论战是在 1941年 5月。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已被打退,它在政治上极端孤立的处境下,反共活动有所收敛,却加强了对新闻界的控制,报刊上充满反共叫嚣。   这个时候,为逼迫国民党投降,日军约 5万余人于 5月初进攻黄河以北位于晋南、豫北的中条山地区。这一地区集结有国民党军合计 25万人。这些国民党军队原以反共为主要任务,对日军缺乏作战准备,在日军进攻时大部分采取避战方针。因此,虽然八路军主动出击,截断了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白晋路等日军的交通线,作了积极配合,国民党军仍然全线溃败…  相似文献   

6.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广州后,因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停止了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转而对国民党政权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企图引诱蒋介石投降。但日军对蒋介石的诱降收效甚微,日军大本营认为若不继续使用武力.根本无法使蒋介石屈服。  相似文献   

7.
电视译制片研究委员会成立以后,近几 年;我们在落实总局、学会有关领导的指示精 神方面,按照学会的要求和章程做了以下几 项工作: 一、加强专业协作,提供理论指导。 首先,译研会各理事单位之间的合作与 协作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近几年,仅中 央电视台与各理事单位合作译制的节目便超 过 1000部,各理事单位之间的合作也不下500 部集。其次,为了在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译制片 的艺术性,也为了把同志们的工作经验提升 到理论的高度,译研会还积极组织大家撰写 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兄弟台在内,我们 出版了有关译制片理论…  相似文献   

8.
1937年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是年11月12日,国民党守军向西撤退,上海被日军占领。这样,由英美控制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就犹如突立于周围的广大日军占领区之上的“孤岛”,一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完全沦陷,这四年另一个月的时期,称为“孤岛”时期。这一时期,在上海共产党组织的领导和影响下,新闻界、文化界的爱国志士创办了一批抗日进步报刊,如《译报周刊》、《文汇报》等。这些报刊在教育、组织“孤岛”上海和沦陷区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斗争中发挥了极为有效的作用,成为一支十分重要的抗日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中天 《档案时空》2014,(11):19-22
打败日本侵略者,将日寇赶出中国,我们不、能忘记冯治安将军,冯治安将军是“卢沟桥事变”中敢于下令和日军对抗的国民党守军最高指挥官。1937年7月,日军进攻卢沟桥前夜,国民党第29军代军长兼37师师长冯治安,指示卢沟桥守军:“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寸土都不许退,可采武力自卫及断然处置。国家存亡,在此一举。假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  相似文献   

10.
《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田伯烈(Harold John Timperley,1898-1954)编撰的《日军在华暴行》最先揭示了南京大屠杀内幕,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田伯烈在抗战初期即秘密加入国民党国际宣传处,开始了由记者而从政的生涯。他怎样发生的这个转变?他的《日军在华暴行》是国民党的策划还是他个人的行为?他后来离开国民党政府的原因是什么?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和史料试图诠释这段历史悬疑。  相似文献   

11.
许世友将军戎马一生,多次参加敢死队,五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先后与日军、国民党反动派、美军、越军进行过长期的战斗,并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2.
魏正 《大观周刊》2010,(41):52-53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既在正面战场作战,又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国民党军队的敌后游击战,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但随着抗战的深入发展,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其的情绪日渐高涨,在与中共的摩擦中消耗了力量,再加上,游击战略战术的不当,最终导致其战斗力愈益下降,敌后游击战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3.
1939年9月23日,日本大本营为统一指挥中国关内各地的日军,配合汪精卫筹建伪政权的活动,撤销了日军华中派遣军战斗序列,在南京成立了以西尾寿造大将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档案馆编研工作的重要性、解放军档案馆成立二十年来的编研成果以及对今后如何做好编研工作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来自于西方的信使--埃德加·斯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国民党除了加紧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经济封锁的同时,也加紧了新闻文化的封锁。为打破国民党的包围封锁,将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的一片赤诚宣之于世,告之于民,中共中央进行了多方努力,但收效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认为,这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外国人,来记下和发表事实真相。于是,1936年春,中共中央密电上海地下党组织,嘱托邀请一个诚挚的西方记者和一位医生到陕北苏区访问。与此同时,急于探求中国苏区奥秘、刻意追求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为实现其全面侵略中国的野心,悍然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向中国驻军发动进攻。随后,又于8月13日,向上海发动军事进攻。上海沦陷后,日军便沿沪宁铁路、苏嘉铁路和平湖公路长驱直入,于11月11日,日军侵占吴江地区,疯狂地烧杀抢掠,在烽火连天的八年抗战中,吴江人民受尽日寇烧杀之灾,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现发表的这组史料反映了抗战时期,日军在吴江的侵略罪行。其中第一件系碌碌所撰,发表于吴江爱国进步人士马希仁、共产党员肖心正等创办的《义旗》第一卷上;第二件是当时的基层组织应国民党吴江县党部的要求所作的汇报;第三件、第四件均为国民党吴江县党部所做的调查。这些文件现存于吴江县档案馆,现予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档案编研工作同整个档案工作一样发展很快,地方综合档案馆相继成立了编研机构,县馆无编研机构的也设有专职编研人员,加之档案馆(室)达标升级活动的开展,使档案馆(室)的编研工作得到了空前规模的发展,编辑或出版了一大批编研成果.这些编研成果,其中不乏精品或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粗制滥造、东拼西凑的.近几年,许多编研工作者进行了编研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笔者从事过编研工作,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一夜之间,上海租界沦为了孤岛. “八一三”淞沪战场,尽管国民党投入了七十余万大军,仍然没能挡住区区二十万小日本的凌厉攻势,将近三个月打下来,国军损失了不下三十万人马,几乎是日军伤亡人数的六倍。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期间,我八路军、新四军在与战场上俘获了大量日军官兵,由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的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对日军战俘进行了积极的教育改造,这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人道主义的光辉篇章.后来,从延安日本工农学校走出的大量日军战俘,接受改造后积极加入到反法西斯的斗争中.  相似文献   

20.
高校档案编研能够充分反映教育事业发展的轨迹和全貌,展现高校档案教育性、社会性、历史性、实用性等特征.在"十二五"期间,高校如何开展编研工作,我们认为: 1、首先应建立档案编研工作组织,由负责校档案工作的领导、档案馆编研工作人员和校内有关学术专家组成.成立编研领导组织,可使高校档案编研工作计划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