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7,(29):43-44
《青年记者》是面向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期刊,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为办刊宗旨,紧紧围绕我国新闻传媒业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闻工作的新变化,积极推动新闻人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提升.新闻专业期刊的编辑是“站”在新闻工作者后面的人,虽有特殊性,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作为《青年记者》的编辑,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先进传媒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杂志究竟应该向新闻工作者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自己应该做怎样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从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中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称职或优秀的重要标准。在一些论述中,有人又把它称作“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等。《现代新闻采访教程》中对新闻敏感解释为: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边角料”指本地区新闻工作者采访大块新闻后,因时间匆忙而没有来得及采访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小块新闻。这些边角料录载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会折射出时代变迁,反映着重大主题,因此亦具有特别的典型意义。善于捕捉边角料是县区台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能力,县区台新闻工作者对这些看似闲散的边角料进行深挖掘,  相似文献   

4.
从事内幕调查、战争报道的记者最容易成为“靶子”据新华社消息,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2002年12月20日发表年度报告指出,《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尔·珀尔去年年初在巴基斯坦遇害突出表明,以从事内幕新闻调查报道的记者为“靶子”的情况2002年越来越严重。据统计,2002年全球范围内总共有67名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遭到杀害。哥、俄、巴3国被列为对新闻工作者“最危险国家”在这份年度报告中,联合会列举出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最为危险的国家是哥伦比亚、俄罗斯和巴基斯坦。在全球发生的这67名新闻工作者遇害事件中,…  相似文献   

5.
新闻敏感对记者来说是指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预测可能发生新闻事件的一种基本能力,它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更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基本体现。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能力不是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党报记者最“风光”,纸上风雷,笔下乾坤,谁都要敬畏三分。然而,人民日报驻湖北记者站的新闻工作者们,用自己的行动在党报新闻采访实践中作出了这样的回答———党报记者手中的笔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人民而鼓与呼,用笔架起党和群众间的“连心桥”,决不能用来追逐个人名利。一1000万字!仅有3名驻站记者和3名辅助工作人员(另有若干名聘用人员)的人民日报驻湖北记者站,每年发稿总字数以如此的数量,向国内外传递发生在楚山汉水间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展…  相似文献   

7.
精品,究竟如何创出?既可见仁见智,也可 百仙过海。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武钢工人报》记者 李军的体会是“三独”.即:发现新闻要独具慧眼, 采写新闻要独出心裁,报社要多登独家新闻。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古林口报》记者王 锐的经验是“三敏”,即:政治上敏锐,新闻上 敏感,行动上敏捷。成功在一闪念,失败在慢半 拍。精品:“三独”、“三敏”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新闻敏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记者的新闻敏感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记者头脑中固有的,而是来自记者平时刻苦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也就是说,必须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培养新闻敏感。 我们从事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新闻工作,新闻工作者只有在平时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相似文献   

9.
高旭 《记者摇篮》2006,(10):26-27
眼下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竞争激烈。一旦发生新闻事件,各路记者蜂拥而至。因此在新闻报道上,除各家新闻单位各自策划的新闻外,很难再有独家新闻。那么记者如何能在这种“公众新闻”中,技高一筹,采写出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特的新闻报道呢?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无意”的采访中做个“有心”之人。那么如何做个“有心”之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闻敏感性。大家都知道,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和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有了新闻敏感,就能敏锐地发现并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最有新闻价值之处,…  相似文献   

10.
记得在一次新闻工作者的培训班上,一位副教授讲到合格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时说:记者要有"过人的思想"。他所说的"过人的思想",应该是近似于新闻敏感性,而且是超常的敏感性。我很赞同这位副教授的见解。记者要有"过人的思想",反映了新闻这一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说明记者应当具备一种敏锐地发现和判断一件事物新闻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要超于常人,而且在某种情况下要超  相似文献   

11.
1997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在北京隆重表彰了首届“全国百佳法制新闻工作者”。与此同时,江西省司法厅、江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江西省法制新闻协会也在南昌隆重表彰了首届“江西省十佳法制新闻工作者”。在这两次表彰中,有一位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的记者,他就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专题部副主任周围。已有十四年采访经历的周围被人采访时很坦率,侃侃而谈。苦恼、欢乐、欣慰、遗憾,顾忌很少。有人说他固执……一次他去南丰县采访,坐客车回南昌,车上几名歹徒混在乘客中间…  相似文献   

12.
“一头汗.两腿泥”.才能打好写出好新闻的基础。“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军队媒体纷纷推出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基层,一大批来自一线、带着泥土芳香、反映基层官兵生活的原生态新闻呈现在我们的媒体上.受到了广大官兵的欢迎和热捧。由此可见,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真正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3.
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颁奖大会于3月24日在京举行。山西记协推荐的山西电视台副台长董育中、临汾日报农村部主任孙言兵获此殊荣。 首届全国“百佳”评选活动,是由中国记协主办的,以后每两年评选一届。这次获“百佳”称号的100名新闻工作者,其中记者55名,编辑35名,评论员10名,都是在新闻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他们  相似文献   

14.
刘冰 《新闻传播》2010,(6):153-153
“直播”,也即“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对新闻事件以口头方式进行报道。这种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性.要求现场直播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清晰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新闻有较好的洞察分析、驾驭现场的能力,以及最基本的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5.
伍刚  董浩 《中国广播》2013,(1):58-59
全国新闻战线掀起的新一轮‘凭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高潮,极大地促进了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责任感、事业心和业务素养。走基层就要走到最基层去,转作风就要彻底转变观念、深入社会生活,改文风就要抓到点子上,做到质朴、鲜活。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力促“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发挥助力社会稳定前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本身就是一种作风,是彰显党性的具体体现,“温室里的玫瑰再鲜艳也不值得骄傲。”、“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脚踩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这是一位媒体编辑在参加“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后的感慨,实际上,这也是所有记者的真实体会。其实对于地市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来说,“走基层”几...  相似文献   

17.
牟哲勤 《新闻前哨》2004,(10):18-18
穆青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记者之一。他在晚年不断以“勿忘人民”这四个字激励和教诲青年新闻工作者。这四个字到底怎样理解呢?我想从新闻采访学角度来谈谈对这四个字的浅显认识。 首先,“勿忘人民”对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处处留心皆新闻”。这里所说的“留心”,是指我们的记者(通讯员)善于用心去“找新闻”,即善于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眼光去发现和捕捉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而深入采访,写出鲜活的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19.
王立方 《青年记者》2007,(16):137-137
作为一名记者,牢牢地把握新闻的客观性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但在记者的实际工作中,不应该只是置身于事件之外,要针对事件的性质加以区别对待,用最佳的视角来审视新闻事件,用最适当的方式来报道新闻事件,用最合理的形式来表现事件,具体地来说要做到“远事”、“近事”和“入事”。先说“远事”,这里所说的“远”,不是站得远远地观望,而是置身于事件之外,  相似文献   

20.
作为电子科技发展的产物“截图”,凭借其直观性、真实性、易获取性等优势被运用到新闻报道之中。但“截图”本身容易伪造,且易侵犯他人隐私等特性也使得新闻工作者在使用截图进行新闻报道时易造成“虚假新闻”或新闻侵权,挑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伦理道德,甚至会触犯法律法规。本论文通过对截图新闻的特点、运用现状和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