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归有光的作品及生平材料的基础上,不仅论述了归有光以其清新简洁、古朴深厚的散文作品与复古派抗衡,被当作上承唐宋八大家,下启清代桐城派的桥梁.而且更深入地综合论述了归有光被忽视的涉及经史子集各部的丰富著作,使我们从中得以窥见他全部的精神人格、学术思想、文学创作及至“全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在研究归有光的作品及生平材料的基础上,不仅论述了归有光以其清新简洁、古朴浑厚的散文作品与复古派抗衡,被当作上承唐宋八大家,下启清代桐城派的桥梁。而且更深入地综合论述了归有光被忽视的涉及经史子集各部的繁富著作,数量多、体式全、涉及内容相当广泛,使我们从中得以窥见他全部的精神人格、学术思想、文学创作及至“全人”。作为文学史资料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白描”手法源于中国绘画,后用于文学创作。明代归有光运用此种技法创作了许多“小文章”,桐城派自方苞起承其技法,也写出大量于细节处传情的“小文章”。这种传承既与时代原因有关,又是散文内部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归有光的碑志文,收入《震川先生集》共86篇,以传主与作者关系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家人至亲、友朋门生、亲友家属、请铭应酬等4类。在碑志文的创作中,面对不同的对象,归有光的创作心态不同,行文方式各具特色,所呈现出的风貌特征也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苏爱风 《文教资料》2011,(19):12-14
归有光散文被视为明代散文代表,影响深远,归有光抒情艺术一直为人所称道。其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其体现中华民族浓郁的民族特色息息相关。归有光散文在语言、选材、文与质的处理等方面都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影响,本文分析其抒情艺术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归有光的文学观在当时和对后世也都有较大的影响,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国内对归有光文学观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对归有光文学观内容的评述;对归有光文学观渊源的论述;归有光文学观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归有光文学观与其他学者文学观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猛  魏艳丽 《文教资料》2011,(10):14-15
中年丧妻,是归有光人生中最为悲切的一件事。归有光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表达技巧就十分丰富。《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借项脊轩的兴废,归有光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话题一: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1.幼年归有光的伤痛。归有光自己对于幼年的事情并不记得。他的家中有一个老妪,是“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学生查找课文)这是说归有光的祖母有一个婢女替归家用奶水喂养了两代人,推断上去,也就是归有光的父亲一代和归有光自己一代。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学生查找课文)这说明归有光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像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这是第…  相似文献   

9.
归有光的散文向来以感情细腻真挚、笔法恬淡自然著称,那些以家庭日常琐事为题材、抒发对家人的怀念之情的叙事抒情散文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这让许多人误以为这类散文是其创作主流。其实不然,通过大量的实例介绍,我们看到归有光的政论散文深刻且数量众多。归有光在儿女情长之外,还有忧国忧民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0.
归有光文论思想述评刘鸿达有明一代,文风尚繁,门派叠起,伴随着社会思潮的变革和发展,文学思潮也开始了自觉,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明中后期的归有光,以其创作实绩,在当时文坛上,赢得了“超然当世名家”(王世贞《归太仆赞》)的称誉,在此,笔者就归有光的文论思想...  相似文献   

11.
贝京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3):20-24,40
目前对于归有光在他的时代树立其文章家地位的经解学术性文章的研究,完全是一个空白,这类散文对理解归有光的成就而言,实际上是除事关天属类散文外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归有光的经解学术文基本上承继了吴澄的学术观点,试图拨去后世儒者的附会及象数、阴阳学派的神秘玄虚论,这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2.
归有光被誉为“明代第一”散文大师,在明代作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散文戍就较高。归有光以其悲剧性的人生际遇和精神世界中的深刻悲凉,使其散文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主要体现在悲剧主题、悲剧意境和悲剧精神上。  相似文献   

13.
归有光生平三考──兼与王勉、曹明纲、张传元商榷姚玉光由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是一部用力颇勤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颇大的著作,执笔者都是国内资深的文学史专家。其中第四卷有王勉、曹明纲二先生撰写的《归有光》...  相似文献   

14.
《项脊轩志》别解笔者备课时查阅相关资料,多文章都从“居于此,多可,亦多可悲”一句入手,认为“喜”是为了写“悲”,或者清人梅曾亮“借一阁以寄三世遗迹”来概括此文。但笔者反研读,总觉得归有光的情感中有一种成分没有引起注意,这是归有光苦苦追求功名的喜与。捕捉字里行间隐藏的作者这复杂心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析归有光这篇代表作。先从《项脊轩志》这一书名出处说起,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经居住在太仓县项脊泾,年轻的有光不仅把“项脊”用作自己的斋名,而且用作自己的别号———有光自称“项脊生”。这一方面我可以理解成有追…  相似文献   

15.
归有光的散文以情见长,其《项脊轩志》从小处落笔,多富人情味,全文前喜后悲,饱蘸深情,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6.
湘西苗族女作家龙宁英用文学创作的方式,借助事象、物象和人物形象以理解、记录、阐释与表达苗民族审美及文化信息,对包括民族文化在内的湘西区域文化进行理性反思,在细腻的笔触和浪漫的情怀中充满了强烈的历史理性和社会理性,其创作具有较为鲜明的审美人类学诗学特征。从审美和历史的双重视角审视龙宁英的文学创作,在肯定其文学创作的审美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文学创作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从唯美主义文学创作来论述其颓废特征的表现,并从哲学、社会等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深化对唯美主义思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自二十世纪上半叶,高校文刊作为高校文学创作的指向标,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展现出了鲜明的特征.本文试从高校文刊对大学生的文学创作走向进行探究,试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从社会历史背景、校园文刊定位、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影响的角度对形成该种文学创作走向的原因进行分析,略述此种文学创作走向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明代政府选拔人才的各种制度中,唯科举独重,因此,科举制度对当时士子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身为明代文学大家之一的归有光,他的人生经历与科举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他对于当时的科举制度也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归有光的科举观,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士人心态,同时也具有其思想和文化意义。本文将以归有光的作品为依据,主要从他的人才观和学习观等方面入手,探讨他对于科举制度的态度和有关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0.
归有光,字熙甫,江苏昆山项脊泾人,明代著名散文家。其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富有含情不尽的意境,很能引起读者在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归有光的散文对清代影响很大,桐城派首领姚鼐就对他极为推崇,认为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归有光的散文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除了他好学深思不随流俗的性格外,与他坎坷丰富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纵观归氏一生,其人生经历极为坎坷,坎坷到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与之相比的人。首先是科场坎坷。归有光幼年聪明颖悟,七岁即入学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