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包含创新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增长模型,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在结构视角下考察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应;空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广东省2000-2006年21个地区30个产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广东省工业产业中知识溢出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各地区工业产业间存在MAR溢出效应及Jacobs溢出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Porter溢出效应也日益凸现。本文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MAR溢出效应最为显著,而非珠三角区域Jacobs溢出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3.
黄明凤  姚栋梅 《科研管理》2022,43(4):149-157
    创新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研究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对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改进引力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区创新效率和研发要素流动量,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不同研发要素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创新效率整体在不断提升,但区域差距较大,创新效率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R&D人员流入会直接促进本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其流出会减弱区域创新效率,R&D人员流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于提高周边地区创新效率效果显著;R&D资本流入主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创新效率,其流出会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综合削弱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4.
选用中国内地30个省市(西藏数据不全)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与研发知识的门槛值后,进一步构建空间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研发知识溢出调节下O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研发知识在O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研发知识水平处于第一门槛值以下时,O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研发知识水平跨过第一门槛值后,OFDI显著的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当研发知识水平跨过第二个门槛值时,O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赵金金 《软科学》2016,(10):53-57
综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旅游经济自身特性,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空间杜宾面板模型是最佳研究模型;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典型的生产要素、内生技术、制度质量驱动型;旅游资源禀赋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的"截流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的负向扩散效应远大于其直接效应。旅游专利数、地区价格水平的作用均不显著。据此,提出实现旅游经济持续、高效增长,以及区域旅游协调、联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990-2008年的省域空间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制造业集聚、R&D投入与知识溢出效应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R&D投入存在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的产业集聚方式的知识溢出效应不同,专业化集聚比较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是不利于区域创新,而多样化的产业集聚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更有利于区域创新.R&D资本投入和区域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的影响较大,而R&D人员投入-产出绩效低下.社会距离与技术距离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开放的社会更有利于知识溢出与消化、吸收及创新,而技术差距阻碍了区域创新.最后,本文给出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探析科技人才集聚能否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进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在对其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种空间权重形式,并通过构建多样化的空间计量分析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形式下,科技人才集聚对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均为正。其中,在经济空间权重形式下,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最大,在邻接空间权重形式下,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2003-2014年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邻接、距离、经济三种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空间滞后模型对我国省区碳强度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中国碳强度在省区尺度上具有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且逐渐增强,同时,碳强度的空间集聚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空间面板计量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和煤炭消耗对碳强度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对碳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应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数据,从空间相关的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作出评价;在测度区域知识溢出效应指数基础上,将知识溢出效应纳入空间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出发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评价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呈现“东高西低”的非均衡分布;R&D投入对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流动、国外技术引进水平、技术市场成交水平以及受教育水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均对知识溢出效应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受教育水平对知识溢出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3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城市间地理邻接关系、人口流动关系和社交网络关系数据设定空间权重矩阵,通过空间Durbin模型考察制造业转移对区域创新空间格局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地级空间尺度下制造业规模与以发明专利度量的地区创新水平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则借助空间关联矩阵,呈现出对本地区创新产出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说明制造业转移促进了创新集聚而非扩散,进而带来制造业增长和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异。传统上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模型设定,高估了本地制造业规模对创新的作用,而低估了制造业转移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的总效应。政策启示:重视制造业区域转移在促进区域创新中的作用,强化区际联系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11.
徐盈之  朱依曦  孙剑 《科研管理》2010,31(6):105-112
摘要:本文在运用指标评价法测度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将知识存量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引入经济增长模型,综合考虑空间地理距离、接收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地方环境等因素构建空间扩展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省域间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省域间存在知识溢出,且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本门槛假说成立,知识溢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受到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和吸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于FDI引致的国际RD知识溢出的研究,通常主要基于OLS方法构建的线性模型,忽视了知识溢出的空间时滞性和空间局限性。利用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以C-H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国际RD知识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模型。考虑到不可测度的隐性知识资本所具有的空间属性,将其作为遗漏变量,扩展为空间杜宾模型。将知识溢出效应按照空间邻接矩阵的阶数进行分解,用于分析知识溢出的空间滞后性。分析结果表明国际RD知识溢出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效应,但由于空间局限性的作用,知识累积的溢出效果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空间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力投入和政府区域优惠政策的空间溢出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效应;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和政府区域优惠政策都对区域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的空间溢出却对区域技术创新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解析与影响效应研究对推进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数字经济赋能创新绩效提升的直接和间接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字经济对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影响机制,基于河北省2010-2020年1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河北省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检验分析数字经济赋能河北省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效应,探析数字经济对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河北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并可以通过人力资本间接提升创新绩效;数字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促进邻近地区的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诅咒假说,运用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利用2007~ 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自然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发现有: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均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自然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地区内溢出效应、地区间溢出效应和总的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资源诅咒效应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5,(8):77-81
在空间经济视角下改进了Barro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和Mankiw-Romer-Weil条件收敛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内108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及其生成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存在着绝对β收敛,绝对收敛速率为1.41%~1.68%,半衰期周期为41~49年;在控制了劳动力、实物资本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FDI、地方政府行为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变量之后,长江经济带存在条件β收敛,条件收敛速率为1.41%~1.59%,半衰期周期为44~49年;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外溢乘数约为0.13~0.35,说明经济带内存在若干个促进经济收敛的"中心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主要原因,但溢出效应受到空间距离的制约,这导致了长江经济带目前的经济增长收敛以局部收敛为主。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计量的区域间创新行为知识溢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宏  王娜  马倩 《科研管理》2013,34(6):9-16
创新和知识累积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生产函数刻画了研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知识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创新性地考虑了本地知识存量与其余地区知识存量因素的影响,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常系数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区域间创新行为知识溢出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对地区的知识生产有显著的正效应,而R&D人员全时当量对知识生产作用不显著;知识存量对地区知识生产具有显著作用,本地知识存量具有正效应,其他地区知识存量具有负效应;我国区域创新活动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聚集趋势。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对区域间的创新行为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炳胜  郭慧文  王丹  陈思 《预测》2023,(2):59-66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爆发的历史交汇时期,发展新基建是开辟新型发展路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现有研究大多定性分析新基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明确新基建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以2003—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各省区市新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新基建投资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他地区新基建投资水平的提高会抑制本地区经济增长,即新基建投资具有虹吸效应。此外,在不同区域,新基建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规律。本研究为新基建投资的布局及区域间平衡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R&D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创新体系中地理媒介知识溢出,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对我国高等院校R&D知识溢出的空间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高等院校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知识溢出是正向的、显著的,但溢出程度较低;相邻区域之间的高技术创新具有空间依存性,一个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知识生产不仅增加自身区域的知识存量,而且会溢出到邻近区域,引起邻近区域知识存量的增加.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强化知识生产与溢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R&D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区域创新体系中地理媒介知识溢出,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对我国高等院校R&D知识溢出的空间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高等院校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知识溢出是正向的、显著的,但溢出程度较低;相邻区域之间的高技术创新具有空间依存性,一个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知识生产不仅增加自身区域的知识存量,而且会溢出到邻近区域,引起邻近区域知识存量的增加。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强化知识生产与溢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