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洛神赋图》是东晋时期杰出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而创作的著名绘画作品。曹植,字子建,是魏晋时期著名的作家和诗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的小儿子。他自幼很有文学天才,作品乐观开朗,富有理想和抱负,曾被曹操所赏识,准备立为太子,这引起了哥哥曹丕的猜忌。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千方百计对曹植加以迫害。悲惨的遭遇使他更清醒地认识了现实。他的作品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骨肉相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痛苦。传说曹植和他哥哥曹丕跟随曹操讨伐袁绍时,得到一美女甄氏,兄弟俩都爱上了她。但由曹操作主把甄氏嫁给曹丕了。曹丕做了魏帝以后,把甄氏立为皇后,但不久就被曹丕的宠妃郭氏害死了。到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植进京朝谒,曹丕故意  相似文献   

2.
曹操有四个儿子,其中曹丕(pī)和曹植是一母所生。曹植从小聪明非凡,十几岁的时候,就读了不少书,能写很出色的文章。曹操试了曹植几次,觉得他确实才华出众,就对他特别宠爱,多次想立他为太子,只是因为有些大臣反对,才决定不下来。曹丕文才也很好,但比不上曹植。他怕自己地位不稳,就想方设法讨曹操喜欢。有一次,曹操外出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临别的时候,曹植马上念了一段颂扬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听了十分赞赏。这时有人在曹丕耳边小声说:“大王要离开了,你只要表示伤心就是了。”曹丕赶紧抹着眼泪向曹操告别,曹操很受感动,也掉下了泪。这…  相似文献   

3.
煮豆燃萁     
【解释】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魏武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和曹丕是同母兄弟,很聪明,深得曹操的宠爱。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虽然当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4.
鲁迅结合汉魏之际的政治情势考察了曹操和其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破除历史偏见,突出了曹操在建安文学风貌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文学史上首次为曹操正名.他着重论述了曹丕影响下建安文风的发展变化,认为文学风格的"华丽""壮大"是曹丕提倡的结果,充分肯定了曹丕的功劳.他还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审视曹植的"辞赋小道"说,分析曹植的矛盾心理,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鲁迅结合汉魏之际的政治情势考察了曹操和其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破除历史偏见,突出了曹操在建安文学风貌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文学史上首次为曹操正名。他着重论述了曹丕影响下建安文风的发展变化,认为文学风格的“华丽”“壮大”是曹丕提倡的结果,充分肯定了曹丕的功劳。他还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审视曹植的“辞赋小道”说,分析曹植的矛盾心理,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曹操晚年在接班人问题上着实费了很多脑筋,遴选最合适的人选,是任何英明政治家都需要进行深度思考的问题。曹操的好几位儿子当中,只有曹丕和曹植最为优秀,尤其是曹植在当时的文采名声更大,同时也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许。相较而言,曹丕在文学方面虽然也是出类拔萃的,但是他与曹植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史载,曹植自幼极为聪慧,年十余岁便能"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以至于曹操看了后都感到大为惊  相似文献   

7.
三国时,魏王曹操的长子曹丕,8岁时便能画善骑,好弄刀剑;幼子曹植天资聪颖,思维灵敏。这年秋季的一天,曹操和夫人带着儿子曹丕和曹植在郊外游玩。日薄西山时,来到一座庄园前,曹操蓦地抬头一看,墙外攀有一物。他借题发挥,将此物用七言诗编成哑谜,让两个儿子猜出谜底,借以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曹操、曹丕、曹植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曹丕登上皇位后,不惜杀害自己的兄弟,曹植被逼无奈,写出了著名的《七步诗》,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读读曹植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9.
从休闲的视角对三曹探讨,有利于理解他们的真实性、丰富性。三曹在休闲之余都热衷于文学创作,曹操对文学的态度是“歌以咏志”,曹丕则认为文学是“不朽之盛事”,而曹植的文学创作只是他寻求政治理想的替代品;游宴活动是三曹休闲的另一种形式,曹操在游宴之时不忘政治寄寓,曹丕的游宴多是娱乐,作为游宴配角的曹植,更多的是附和;关于养生,曹操与曹植一样,由刚开始不相信神仙、方术到后来注重养生、甚至渴望在神仙世界里解脱自我,相比之下,曹丕倒较为理性;曹操对于酒可以说是操纵自如,他饮过酒、献过酒并戒过酒,曹丕认为酒能成礼也能败德,曹植则饮酒不节;在其他的休闲活动中,三曹都喜欢武略,曹丕的休闲更多的是娱乐性、享受型,曹植的爱好则更趋向于文人化;曹氏父子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永远的丰碑,从休闲的角度来观照他们,父子三人在显示各自特点的同时,其实离我们普通人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0.
近代学者对曹植为曹操第几子颇有歧义。文学古籍出版社《曹集铨评》定为第二子,王瑶《魏晋五言诗》定为第三子,郭沫若《历史人物·论曹植》定为第四子。徐公特在《文学评论》上著文阐述,他认为“曹植为卞氏所生第三子”的提议为好。文章指出,曹操姬妾较多,前后共有二十五个儿子。从各种材料推断,曹植应是卞氏 所生之第三子。至于在众多姬妾所生的二十五子中,实难确定曹植为第几子 曹植为曹操第几子@齐红  相似文献   

11.
曹植和曹丕本是同胞兄弟。曹植少年时聪明好学,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深受他父亲曹操的宠爱。曹操曾几次想立他为太子,后来听信谗言,认为曹植行为不检,作事任性,就改立曹丕为他的继承人。曹丕对曹植的才华一直嫉妒,当了皇帝以后,他对曹植深为不满,怕他日后威胁自己的王位,就找借口向他兴师问罪。  相似文献   

12.
曹丕是建安文学代表作家“三曹”之一,文学创作成就远不如其父曹操和胞弟曹植为人称许.但是曹丕独到的文学观足以奠定他在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曹丕的文学观的形成,绝非偶然现象,这其中有着文学理论、文学观念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原因,还有时代社会的因素,当然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作家的独立思考和创造.  相似文献   

13.
周锐 《小火炬》2008,(3):10-13
曹操的大儿子曹丕整天心事重重。他最大的心事是:四兄弟中,爸爸会让谁来接班?一天,早餐吃的是烧饼和油条。曹操就对儿子们说:"谁能以《烧饼与油条》为题做一首诗?"老三曹植面无难色,出口成章:  相似文献   

14.
才高八斗     
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大家。他们在文学创作上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汉末建安时代出现的所谓“建安文学”,其主要代表人物便是曹氏父子,而三人之中,曹植的文才更见突出。人们平常习用的一个掌故“才高八斗”即源于另一位文学大家对曹植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人们多把曹丕对曹植横加迫害的原因归于曹植曾经与曹丕进行过激烈的立嫡之争,这实际是一个"冤假错案"。仔细考察历史记载和曹植的诗文,结合曹植的思想个性,不难发现所谓"立嫡之争"只是曹丕在和曹操的选择及曹植的依附者进行竞争,而曹植本人根本不曾有争夺之意。  相似文献   

16.
七步成诗者——曹植、李白曹植(192—232)是汉代末年大枭雄曹操的儿子,从小就聪慧过人,深得父亲疼爱。曹操认为他的政治才能和文字才能都超过他的兄弟,可以“定人事”,几次想立他为“世子”(继承人),后来因他太喜欢饮酒和不讲究礼节才作罢。因此曹植也招致胞兄曹丕的忌恨。曹丕建立魏朝当了皇帝(魏文帝)后,先杀掉了曹植的党羽丁仪及其家属,还想找个借口杀掉他。一天,曹丕突然下令,要他走七步吟出一首诗,否则处死。他果然不凡,刚走完七步就吟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是曹植为了…  相似文献   

17.
曹氏父子三人都曾写过游仙诗,但因曹操、曹丕、曹植三人各自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不同,他们在游仙诗中流露出的情感也是各不相同。曹操只为寿命游仙,曹丕因反对游仙而写游仙诗,曹植心灵求解脱所以游仙。  相似文献   

18.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流传广泛的《七步诗》,相传为三国时曹植所作。曹植生性聪明,十岁能诗,深得父亲曹操宠爱,因而受到胞兄曹丕的妒忌。曹丕即位为魏文帝以后,有一次故意为难弟弟曹植,限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流传广泛的《七步诗》,相传为三国时曹植所作。曹植生性聪明,十岁能诗,深得父亲曹操宠爱,因而受到胞兄曹丕的妒忌。曹丕即位为魏文帝以后,有一次故  相似文献   

19.
三国时,魏王曹操传位于长子曹丕,曹丕的弟弟曹植,名子建,文思敏捷,名播海内。  相似文献   

20.
慷慨建安风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是曹操《观沧海》中的著名诗句。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他与其子曹植、曹丕一同被后人认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对身后的文人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