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所以西方有句格言:请用花一样的语言说话。这的确是一个优美的比喻,花一样的语言就是阳光雨露,拂开人间亮丽的花朵。这个优美的比喻,好比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鼓励与赞美,不禁想起了我的教育点滴,颇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比喻是文学语言中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修辞方式;花,作为人们熟知的审美物像,给人们以无限的审美情趣和遐想,尤其在堪称人类语言浓缩精华的诗词中.不乏大量的作品歌咏赞叹它。诗人们赋予花或相似或不同的比喻意象,为我们呈现了花带来的外延和内涵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笔底生花:比喻所写的文章非常优美。也作笔下生花。鞭辟入里:形容文章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肯綮。包罗万象:形容文章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作品自由发展,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白璧微瑕:比喻文章有很小的缺点。白璧无瑕: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有独特风格,不落俗套。不蔓不枝:比喻文章简洁。别具匠心:多指创造性的构思,另有一种风格。承上启下:指写作时承接上文并引起下文。出口成章:形容文思敏捷或言语精练。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用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春秋笔…  相似文献   

4.
奇妙的比喻     
如果说一篇文章是一棵树,那么,比喻就是这树上的花。正是这一朵朵色彩绚丽的比喻之花,才使得我们的文章文采斐然熠熠生辉。一般的比喻大家都见过了,下面,让我们摘几朵奇妙的比喻花给你。一、整喻。在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里,几个喻体之间互相关连互为依托构成一个和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的比喻我们称之为整喻。例如:“我们拥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山坡。”(流行歌曲《大中国》)歌曲中的喻体“家”和“兄弟姐妹”、“景色”、“两条龙”、“山坡”,构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手法 ,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中常用到它。提及它的作用一般概括为使文章语言生动 ,形象具体。但如果细细品味 ,比喻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略有差异。下面分别谈谈比喻在记叙、抒情、议论、说明中的作用。一、比喻描写 ,生动优美在记叙性文章中 ,作者常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地显示景物的特点。如《海滨仲夏夜》一文。文中写霞光、灯光、月亮都用了贴切、生动的比喻。用“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比喻映照在浪峰上又红又亮的霞光 ,“火焰”显示了霞光的色彩和亮光 ,“燃烧着的火焰”则突出了它的动感 ,显示出这是一幅动…  相似文献   

6.
比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好的比喻可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鲜明,使事物的特征形象具体,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一、比喻要贴切。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两种事物,二者之间又具有某种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每一位学生都希望把自己的文章写得很美,尤其最后在高考中大家都希望写出美的文章,以得到高分。那么,什么是作文的美?这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首先,我们大家要澄清一种误解,好像作文的美就在于华丽的词藻,比喻、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文章结构在形式上的匀称、完整,引用了形形色色的名言警句、优美诗句,打上了  相似文献   

8.
古时候.“五花八门”指: 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 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 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人; 土中花——比喻挑夫; 一门巾——算命占卦之人; 二门皮——卖草药的人; 三门彩——变戏法的人;  相似文献   

9.
【阅读指向标】人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第一组课文安排了《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这几篇课文。文章中,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在这些文章当中,作者都用到了比喻,使描写的景物变得生动鲜明,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本次写话专题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用好比喻这一修辞方法,帮我们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0.
对比喻的认识,对比喻在小学语文知识体系内的定位,对比喻的教学价值的建构不足,呼唤我们重新审视比喻教学。一、把握年段,比喻能力培养的导航定位在学生比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段比喻教学教师应重视对优美生动词句的朗读指导和学生的语言积累。中年段可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欣赏比喻句。基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浮...  相似文献   

11.
人靠衣裳马靠鞍。优美的语言,好比人的漂亮衣裳,赏心悦目。一篇文章要想得到读者的青睐,没有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的精彩语言是不行的。好的语言,如饮醇酒,如品香茗,如沐春风,使人内心愉悦,通体舒畅。因此,在近年的中考中,优美的语言也就成了作文得高分的亮点之一。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语言靓起来呢?以下几招可供你一试。一、巧作比喻比喻,使语言具有形象美。比喻最大的好处是使语言具有形象性,让所写人或物可感、可触,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有位同学在《成功的基石》中写道:“倘若成功是远方的彼岸,诚信就是托载你的船舶;倘若成功是珠…  相似文献   

12.
比喻就是我们常说的"打比方"。好的比喻可使文章的语言生动鲜明,使事物的特征形象具体,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一、比喻要贴切。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二者之间又具有某种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小引】诗意浓郁的文章,有着厚重的质感,蕴蓄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有些同学一讲文章的诗意,便认为文章中应有优美诗句,语言上应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其实,除此之外,托物手法的运用,亦可使文章诗情洋溢,清新脱俗。  相似文献   

14.
小乌龟上当     
写作文时,我们都希望用一些修辞手法“装饰”文中的句于,以便文章更生动、优美“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相信小朋友们都喜欢运用,但它也有“真假”之分,你们知道吗?  相似文献   

15.
正比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好的比喻可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鲜明,使事物的特征形象具体,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1.比喻要贴切。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两种事物,二者之间又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如:"这是一个男孩子,头发有两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一个喜鹊窝;浓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倒喻"?比喻都是借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前者称为喻体,后者称为本体。通常本体在前,喻体在后,如"美女如花";如果有意颠倒次序,把喻体移置在本体的前面,说成"花似美女",那就是"倒喻"了。  相似文献   

17.
比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好的比喻可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鲜明,使事物的特征形象具体,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1.比喻要贴切。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两种事物,二者之间又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如:"这是一个男孩子,头发有两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一个喜鹊窝;浓  相似文献   

18.
刘绶松先生说过:一篇好散文,“必须有千锤百炼的优美的文字”。秦牧同志打个比喻说:“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乱石,时常无损于大山的壮观。但如果一个小园中有一堆乱石,就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同样的道理,短小的文章特别需要写得简洁和优美。任何的败笔冗笔在篇幅短小的文章中,时常显得格外刺眼和难于掩饰。”故古今优秀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天地》2011,(4):46-46
纵向:1.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美好和可爱。2形容村前柳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3.形容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4.一科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书写工具。5.位于中国辽宁省和朝鲜半岛之间的一条界江。  相似文献   

20.
英语比喻句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文章通过对英汉比喻句的分析和对比.指出比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同、相近及相异之处.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能正确地理解,使用和翻译两种语言的比喻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