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档案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和传播较为热衷,而对于"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则颇为冷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生命周期理论"是分属于两个相邻学科的理论,但两者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从生命周期的长短来看,"档案生命周期"要远远超过"文件生命周期";从"生命周期理论"的本意出发,研究只能前移而无法后伸.  相似文献   

2.
徐帆 《传媒》2007,(5):71-72
创意:一切从"克隆"开始 从2006年整个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创制大生态来看,创意的情况十分尴尬--以2006百度搜索风云榜之年度十大电视节目(表1)中的上榜节目为分析样本来看,其中排名前三名的《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排名第五的《加油!好男儿》、排名第七的《赢在中国》以及排名第九的《舞林大会》,都是典型的"真人秀"节目,但遗憾的是这里没有"中国式真人秀":《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都与FOX的《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疑似";《赢在中国》与NBC的《学徒》(The Apprentice)"接近";而《舞林大会》基本上就是ABC《与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的"中国版"……  相似文献   

3.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国内通称"荷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项反映一国新闻摄影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中国新闻摄影人从1958年开始参加第三届"荷赛",至2009年2月13日揭晓的第52届,时间已经过去了51年.回望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国人从"重在参与"到摘金夺银,从无足轻重到不可或缺, "荷赛"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新闻摄影从平淡走向绚烂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2月4日至10日,我作为评委参加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一年一度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目前世界高水平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经过连续一周、每天12-16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荷赛"各个奖项尘埃落定,而我个人也通过整个评选过程,了解到国外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学到不少关于影赛组织和评选的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5.
"东林非党论"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樊树志先生提出的"东林非党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无论从"东林"人士自己的表述、还是他们在明万历二、三十年代及以后的实际活动来看,"东林"都明显是一个政治性的团体,也就是"党".东林代表性人物对"党"的看法,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说"东林非党".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东林党之"党",实际是处于中国传统"朋党"之党到现代政党的过渡阶段的"党".  相似文献   

6.
詹晓东,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早报>摄影部主任.他不善言谈,习惯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用镜头展现老百姓的苦与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了新华社对詹晓东的报道,除了钦佩他那种心系百姓,喜欢与基层群众在一起的职业精神外,他的"摄影观"更是发人深思.詹晓东的"摄影观",用他的话来概括,一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二是"灾难新闻并不是灾情展览、感官刺激,而应该具有一种人文品格";三是"救人比拍照更要紧".  相似文献   

7.
新闻生硬,是党报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通病.一写到工作就是"抓",有一篇反映某项工作的报道一连写了四五个"抓"字,什么"狠狠地抓""坚决地抓""反复抓""抓反复";一开会不是"强调"就是"指出":什么"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一报道经验就是"提高认识""政策到位""领导重视"……  相似文献   

8.
电视"说"新闻是新生事物,它的出现给电视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活跃了荧屏,这也是经济发展带动上层建筑变化的一个体现."播"新闻是中国电视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的一种状态,从它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适应了我国新闻发展各阶段的不同要求,但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显而易见的.综合来讲,我们不能单一地认为是"说"好还是"播"好,根据不同事件、不同的新闻背景的需求,二者的共存是必然的.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充分发挥"说"新闻和"播"新闻各自的优势,让我们的电视荧屏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9.
2003年,湖北省宜都市档案局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06至2009年连续4年被省档案局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档案局"和"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届被宜昌市文明办评为"文明单位";2008年被宜都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满意机关".面对成绩和荣誉,市局(馆)班子没有背上包袱,而是看到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变成绩、荣誉为压力和动力,理思路,树目标,添措施,力求创先争优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加入WTO前的一段时间直至目前,有关中国出版业"走出去"、如何"走出去",一直是业内议论、关注的话题.有关领导在讲话中希望出版业"走出去";业者也在探讨如何"走出去";有的在收集情况作"走出去"的筹划;个别更进一步者已进行了准备性投资,形象的说法就是拿部分资金去试探,业者站在国门边观望、等待,一挨合适机会出现,即可迈步跨出国门--走出去.大家所期望的、所关心的,是希望我国出版业能够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到大海中游泳、锻炼,是希望我国出版业能够在新世纪进一步向世界弘杨中华文化,是希望我国的出版业更加强盛,立足于世界出版强手之巅.  相似文献   

11.
三审制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明 《编辑学刊》2008,(3):16-20
三审,一个都不能少 三审制是"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简称,又称"三审责任制度", 指由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三个审级组成的审稿制度.从1952年<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到 1997年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对三审制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都有明确的表述,并强调要"切实做好"三审工作,三审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而且,"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这项制度的出台和执行体现了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给力"泛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很烦"给力"两个字,因为报纸上"给力'标题泛滥让我由审美疲劳至尤生厌恶. 何为"给力'?一说中国北方土话,表示给劲带劲之意,一说系从闽南话演变而来.作为形容词用类似"牛""很带劲""酷";用作动词相当"给予力量""加油'之意.  相似文献   

13.
1990年8月19日至26日,在银川召开的我国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蒋齐生和穆青分别提出了"图文并重"和"两翼齐飞"的新闻摄影传播理念.回望这20个年头,我国新闻事业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理念推动下,所产生的大发展、大繁荣证明了这一传播理念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第一个十年: 1990年至2000年前后这一时期,是中国报业"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理念初步普及的十年,也是这一理念从提出到实施,再到初步确立为报业发展组成部分的十年.  相似文献   

14.
新闻图片是报纸内容的重要一翼,报业竞争不可避免要给它带来深刻影响.前几年,全国性、区域性的新闻摄影会议,讨论交流的是怎样让总编辑对新闻摄影工作重视起来,怎样多发照片、把照片发大、发好;现在,大家开始用系统论的观点,着眼于一张报纸的整体视觉形象和运用图片的"常态",研究报纸图片运用和新闻摄影工作,所思、所议的是图片资源配置、内部机制改革、工作流程再造等更深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其涉及的广度和探讨的深度来看,已经大大超越了昨天.  相似文献   

15.
从"工效挂钩"到"工资总量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下属出版社的分配办法有多次重大变化,1988年实行"承包制";1992年实行"工效挂钩";最近,2001年底开始实行"工资总额与综合指标挂钩"的办法.分配制度改革是出版改革的重要方面,对推动出版事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工效挂钩",为出版界人才的凝聚、出版事业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6.
社办期刊,是出版人由来已久的思路,是出版业集约经营、多元开发、壮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项良策.无论从商务印书馆当年办<东方杂志>来看,还是从今天甘肃人民出版社办<读者>来看,特别是从1996年"社刊工程"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看,社办期刊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社办期刊如何为出版社带来效益、壮了牌子,却还从未发现哪一种社办期刊能让出版社倒了牌子.  相似文献   

17.
摄影事业的繁荣现象之一,就是各种纷繁的评奖活动不断登场.无论是业余爱好者参与的沙龙类评选,还是职业摄影者参与的年度最佳作品推荐和评选,都很热闹.但笔者以为,在促进整体摄影水平提高这一方面,新闻摄影应该与沙龙类摄影走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子.新闻摄影不能过分地看重评选的结果,也不能靠评奖来促进优秀作品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詹晓东不善言谈,而是习惯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用镜头展现老百姓的苦与乐,"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了新华社对詹晓东的报道,除了钦佩他的这种职业精神外,他的"摄影观"更是发人深思。詹晓东的"摄影观",用他的话来概括,一是"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二是"灾难新闻并不是灾情展览、感官刺激,而应该具有一种人文品格";三是"救人比拍照更要紧"。 记者本是社会新思想、新风尚的倡导者、引领者,但近年来,由于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吸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舆论监督现在是"在夹缝中生存"."夹缝",上下之"夹"、左右之"缝";情法之"夹"、情理之"缝".依我观之,这比喻在某些情况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20.
多读点书     
怎样做好新闻工作?从学术、业务甚至政治等不同角度,相信可以举出n种讲法,但有一条是根本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一句老话,说来容易,真要践行却不那么简单.从当下媒体的表现来看,缺乏理论、脱离实际这两方面的情况都有,某些记者、编辑为"吸引眼球",或是在采写上想当然地主题先行,找不到符合主题的事实就"编"一个"故事",弄上一堆"化名";或是对某些专业问题并不通晓,却以常识性理解来对待,不但造成新闻失实,还给被报道对象带来实际工作的困难;或是在编辑上采用"黄色编排",版面安排畸大畸小,标题断章取义,夸大一点,不及其余.凡此种种,势必严重影响媒体的公正性与公信力.当然也就削弱了媒体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