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考作文已打破了清一色的文体格局,不再限制文章体裁,于是应考作文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还可以写成其他形式的文章。既然这样,考生就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认为合适或擅长的文体进行强化训练,以求高考最佳发挥和提升作文得分档次。下面就记叙文写作谈一条备考对策。一、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动情。”任何文章都应有感而发,情感是连结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在应试作文中,考生要以充沛的情感打动阅卷者,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融于作文材料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  相似文献   

2.
一戒矫情作假,失却真心做真实人,说真实话,写真心文,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有的品性。台湾诗人郑愁予说过:“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写诗作文,要忠实于自己的情感,忠实于自己的人格。可在严肃的高考应试作文中,有不少考生“为文而造情”,“失却真心”。关于这一点,1998年8月6日《文汇报》上的一则报道,可资证明。该报道云:“在近日结束的安徽省高考阅卷分析会上,广大阅卷教师对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据教师估计,约有25%的安徽考生在作文中开了父母的玩笑……更多的考生则以父母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自由的写作空间。而作文的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因为好的开头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境。某高考阅卷权威人士就曾经说过:“高考作文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因此,考生一定要精心打造“凤头”,以悦其目,以折桂冠。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写作训练中掌握一些写好文章开头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加大了开放的力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考场优秀作文。综观这些考场佳作,考生们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力求以其文章的独特魅力来打动阅卷者,从而获得高分。在这些创新作文中,有一类文章的构思十分独特:作者巧妙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话题当作人,赋予它人的动作及感情,通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或记叙,或议论,因而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比如,2005年,湖北荆门市一位考生,面对话题“借口——弱者的托辞”,记叙了自己学习生活中不守纪律、贪玩,导致成绩下降,最后在一次英语竞赛中,毅然奋发,终于获得…  相似文献   

5.
真情出至文     
《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意思是说,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的心扉,文章才有内在的动人魅力。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作者的泪和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作家林清玄曾说:“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此话道出了为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怎样使文章做到感情真挚而充沛呢?  相似文献   

6.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碰撞火花的电石。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只有燃起情感的火花,将自己的情感融于作文材料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人喜、怒、哀、乐的琴弦,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交织融合在一起而发生共鸣”,才会产生“动人”的魅力效应。一、浓浓亲情注笔端亲情是人间最伟大而又最真挚的感情,也是人们受惠最多、体验最深的一种感情。因此假如我们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心灵深处,寻找自己的那份期盼和感动,并且选择好一个恰当的突破口,它…  相似文献   

7.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是审美主体与对象碰撞的火石。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只有燃起情感的火花,将自己的情感融于作文材料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人之喜、怒、哀、乐的琴弦,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交织融合在一起而发生共鸣”,才会产生“动人”的魅力效应。一、浓浓亲情注笔端亲情是人间最伟大而又最真挚的感情,也是人们受惠最多、体验最深的一种感情。因此,假如我们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心灵深处,寻找自己的那份期盼和感动,并且选择好一个恰当的突破口,它就能…  相似文献   

8.
智取高考作文高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评分是个世界性难题,作文评分只能是模糊测量,在评分过程中主观性与弹性很大。考场作文就是为阅卷人而写作,一人评分即为最后得分。阅卷人的眼光决定着考生作文的价值。如果考生在作文中不能根据阅卷人的接受意识采用相应的对策,不能将自己的才能传达给他们,搏得他们的赏识和赞美,那么,作文得分之难,就实在是“难于上青天”了。高考作文如何智取高分呢?一、书悦之卷面卷面,卷子之脸面。书悦之,即通过书面整洁、书写的美观、字体的规范、行款正确的魅力来激起阅卷人的愉悦的情感。书面的整洁是指不随意在卷面上勾涂画抹,减少“铁丝网”与…  相似文献   

9.
立意自定并非没有立意,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没有自己的立意只是一味图解话题的作文,这就是典型的大路货作文。这类作文写得再好,按规定也得不到理想的分数。1.三大误区(1)假、大、空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写自己真实的思想。但在批阅过程中我们发现考生编造情节的现象较普遍,一些考生为博同情得高分,不惜编造,如家里父母“离婚”、“死亡”之类的假情节,很明显是编的;还有的考生动辄编造一些离奇荒诞的故事,如星球大战、未来世界等。这类文章一般都是死路一条。我想一篇作文能否打动阅卷教师、得到高分,因素是多方面的。情感真挚…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意思是说,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的心扉,文章才有动人魅力。这种见识可谓切中肯綮、一针见血。的确,作文要打动人,除了负载  相似文献   

11.
倩装扮作文     
数万乃至数百万人在同一时间面对同一考题选材构思立意时,“撞车”现象在所难免,倘若能在考场作文中多做点“表面文章”,多添点花样,让这些能为作文增光添彩的“倩装”给阅卷教师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结合近几年的中高考作文题,谈一下考场作文的“包装”技巧。运用题记或尾记不少考生在正文前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蕴含哲理的话,来一段醒目的题记,或展示主体内容,或提示作品内涵,或阐述写作缘由,让阅卷者从中透视到作品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脉动,能激起阅卷者的兴趣。如高考满分卷作文《诚信———走向成功的钥匙》一文,设置…  相似文献   

12.
成人高考作文阅卷随想宁夏教育学院马东震前不久,参加了1997年成人高校招生作文阅卷工作。阅卷归来,思虑不已,感慨良多,现摘其要者略述一二。今年的作文题目为《寄××》,要求考生“给你的一位亲友写一封信,回忆你们相处的一件往事。字数不少于600字”。同时...  相似文献   

13.
数万人在同一时间,面对同一考题选材、构思、立意时,“撞车”现象在所难免。能在中考作文中多作点儿“表面文章”,多添点花样———这些能为考场作文增光添彩的“倩装”,使之给阅卷老师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结合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谈一下中考作文的“包装技巧”。运用题记或尾记不少考生在正文前先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蕴含哲理的话,来一段醒目的题记,或展示主体内容,或提示作品内涵,或阐述写作缘由,让阅卷者从中透视到作品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脉动,能激起阅卷者的兴趣。一位考生在话题作文《学会坚强》中写…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形容高考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可见高考竞争的残酷,而作文考试又是高考的重头戏,把握好写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评分的主观性很大,阅卷人的"眼光"对考生作文的价值评判影响很大,如果考生能在写作中采取相应对策,博得阅卷人赏识,那么得高分就会水到渠成了。下面是教学中的几点收获,与大家共享。(一)以书悦之就是字面书写打动阅卷人。字体美观,书写规范,字迹清楚、匀称,不写别字、生造字,使自己的作文在魅力方面使阅卷人视觉愉悦。考生应在  相似文献   

15.
去年高考的“大”作文是: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中任选一个,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除小说、诗歌以外任何一种文体的文章。这里,明确规定考生作文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也就是说,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事求是,写出真情实感。可相当一部分考生却没有按照这一要求去作文。据《文汇报》载,在某省高考语文阅卷分析总结会上,广大阅卷教师对高考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考生们为了表示自己如何追求坚韧,如何战胜脆弱,编造了许多生活的“坎坷”。一位考生写自己失去双手后如何奋发自强,学会用脚写字,而省招…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阅卷场上,高分作文是有其固定“长相”的.阅卷老师能于茫茫试卷中一下发现,并给出高分,在于这些作文有三个鲜明的特点:生命力、生活味、生存观. 一、生命力.高考作文的写作其实并不是考生们想象的那么难,而是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浅者表其浅,中者传其中,深者达其深.  相似文献   

17.
一路上有你     
一篇好的文章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是它真实的情感。小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把他和《新语文学习》这本刊物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简单、平凡,却能让人从中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自己“良师益友”的感激之情,不失为一篇成功的作文。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上了四年级,你就像我的朋友一样,陪伴我  相似文献   

18.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是一篇文章能否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这里所说的“情”是指“真情”。如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真实是作文的生命,真情是作文的血肉。那么,如何让真挚的情感流淌在我们的笔端呢?一、积蓄情感“积蓄情感”是指我们平时要重视感情的积淀。“未成曲调先有情”,心…  相似文献   

19.
作家赵丽宏认为,只有建立在真情实感上的文章才是有血有肉的作文。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作者真实情感的外露,饱含真情的文章才能打动人。任何语言文字如果失去情感的支撑,都会变得索然无味,苍白无力。如刘勰《文心雕龙》中所说“繁彩寡情,味之必厌”。有很多感人至深的传世佳作,都凝聚着作者深挚强烈的真情。例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其实,这句话也有形无形地反映着考生对考场作文评分的一些看法和“希望”,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究竟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令自己和阅卷老师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