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鉴于我国利用电脑贪污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的现状和趋势,为积累打击和预防操纵电脑贪污犯罪的司法工作经验,联系司法实践,围绕利用电脑进行贪污犯罪的行为方式之内涵意义、模式类型及行为方式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及案例阐释。同时,对于制约电脑贪污犯罪行为方式的形成及其运用这一新课题作了探讨和论证,以有助于惩治和防范利用电脑实施的贪污犯罪。  相似文献   

2.
发票是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犯罪主体利用发票进行贪污犯罪的现象不断增多.针对这一现状,分析此类犯罪的特点及规律十分必要.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方法,重点分析职务犯罪主体利用发票进行贪污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侦查和预防职务犯罪者利用发票进行贪污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贪污犯罪严重败坏党风国纪,危害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打击贪污犯罪,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贪污犯罪的原因分析入手,概括当前贪污犯罪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贪污犯罪,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从预防和打击贪污犯罪的目的出发,从身份、行为、财产以及国际合作等多角度对贪污罪建立严密的法律规制,设立多层次的刑罚处罚,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打击贪污的作用。但是,由于刑法对贪污罪的起刑点、刑罚配置等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使得实践中对贪污犯罪的处理仍存在问题,需要加强立法完善。应该在立法中降低入罪门槛,不将数额作为定罪依据,而作为量刑依据更合理;创新贪污罪的刑罚,增加资格刑配置和取消死刑,让刑法的惩罚和教育功能得以体现,在预防和遏制贪污行为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乾隆朝的贪污腐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乾隆朝因犯贪而被惩处的高官之多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虚报帐目、冒销侵占 ,凭借职权巧取豪夺以及挪用公款经商等成了主要的贪污手段。集团犯罪、利用陋规犯罪、家人幕僚犯罪以及下层胥吏腐败是贪污犯罪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分析了贪污贿赂罪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贪污贿赂犯罪的法律预防应扩大该罪的对象范围,取消贪污受贿罪的立案标准,加大对贪污贿赂犯罪的财产处罚力度,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法律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7.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犯罪不仅严重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而且极大地败坏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声誉,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危害人民民主专政,因此,历来是我们打击的重点。近年来,青年贪污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且犯罪形式翻新,犯罪手段诡秘,后果严重,腐蚀性强。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经济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以及其他刑事犯罪的立法内容进行的修改与完善,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彰显刑法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权、严惩贪污.贿赂犯罪中的功能与作用,反映时代的诉求,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略谈惩治公务人员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聂早早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政府将严厉打击包括公务人员在内的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在实践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最近几年,我国公务人员贪污、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以网页篡改和垃圾邮件为主的网络安全事件不断攀升,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也呈现出剧增趋势。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都是高智能型犯罪,具有犯罪主体特殊、犯罪行为隐蔽、作案区域广泛、犯罪证据难以查证等特点。计算机犯罪与网络犯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加大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的防治力度,乃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的一大社会问题。随着各国反腐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如何从定罪上发挥刑罚的惩治和预防功能,成为各国政府和司法机关高度重视的问题。1948年日本昭和电工案和1976年的洛克西德案,使日本刑法增加了贿赂犯罪的罪名,同时加重了对贿赂犯罪的法定刑。中国刑法在罪名体系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刑法典与日本刑法典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关于贿赂犯罪罪名的比较,提出了中国应当建立科学的贿赂犯罪罪名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远伟 《华章》2007,(12):103-104
贪污罪不仅侵犯公职人员的职务廉洁性,而且危及社会与政治稳定,为了巩固政权,历代统治者无不十分重视对贪污犯罪的惩治.我国一再强调对贪污罪的打击,但是目前贪污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这不得不引起对贪污罪的理论与实践、立法与司法问题的深深思索.其中,对贪污罪及数额认定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犯罪活动。网络犯罪具有智能化及隐蔽性强、取证困难等特点。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犯罪将会呈现出总量不断增加、手机网络犯罪异军突起及电子商务犯罪的数量将会持续增长等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贪污贿赂犯罪趋势日益严重,主要原因有二:立法上法网粗疏,非法所得罪的设置与贪污、受贿罪之规定冲突,贪污贿赂所得的洗钱未被纳入洗钱罪打击范围,形成犯罪体系不可忽视的漏洞;刑种配置长期在主刑上做文章,具有针对性的财产刑、资格刑则没有受到重视,从而大大降低了刑罚的作用。执法过程中司法机关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对罪犯的处罚与刑法之严厉规定也不相称。完善立法,推进司法改革是有效地打击、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何教育好学生、教育好孩子则是学校、家庭、社会最关心的热点。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我们愈来愈认识到,教育好学生、教育好孩子是一个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事。不过,我们也不断地耳闻目睹一个个失败的教育案例:青少年逃学、厌学现象的不断增加,有的甚至结伴出走;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之中,有的猝死在网吧;青少年犯罪率逐年提高,有的甚至杀害了亲生父母;青少年心理障碍率逐年增加;青少年早恋现象愈演愈烈……这一个个案例…  相似文献   

1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当前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之,从建党之初到今天的70多年间,由于她坚持这一优良作风,所以才能紧密团结全国人民历尽艰难险阻,战生一切敌人,从胜利走向胜利。当前,在我国深化改革,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继续发扬我党这一优良作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早在1943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明确地告诫全党:“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反对贪污和浪费的斗争,过去…  相似文献   

17.
当前企业经济犯罪主要有内里的贪污贿赂犯罪和企业单位对外的集体经济犯罪。企业内里的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是当权者多于实权者,贪污多于贿赂,主观恶性带有普遍性,严重阻碍和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甚至引起企业生产倒退或最终倒闭。企业单位对外的犯罪的特点表现为整体性、对外性、隐蔽性、协同性。  相似文献   

18.
贪污、受贿犯罪是危害性大、腐蚀性强的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它不仅直接侵吞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严重破坏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肌体,败坏党和政府的声誉,对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最近,党中央作出决定,必须下大决心坚决彻底地打击贪污、受贿犯罪活动,这是一项艰苦的政治任务。要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除  相似文献   

19.
影响力交易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一种新型腐败犯罪,是贿赂犯罪的外围犯罪,目前我国刑法中尚无任何与之对应的罪名.建议在刑法分则第8章"贪污贿赂罪"中增设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和有影响力人员受贿罪,以实现该罪的国内法转化.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日前全国32个省级检察院中.已经有24个成立了反渎职侵权局.近半数基层检察院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最高检有关人士强调,虽然与贪污贿赂犯罪相比.渎职侵权等腐败行为并没有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但其危害同样非常巨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贪污犯罪。[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