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呼唤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呼唤创造性教育,作者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对如何结合课内教学,拓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改革的一个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教育和创造性的学习。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创新教育的提出,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改革的一个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教育和创造性的学习。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适应时代需要都要更新;创新型时代,教师只有"讲创新、重实践,用新的科技知识武装自己",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的创新关键在于课堂,而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教学的途径。时代呼唤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需要创造型教师。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依靠创造型教学,因为创造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改造、突破和发展。实施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下面仅就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分析国内外有关创造性人格研究基础上,从作为创造性人才的要求以及教师职业要求的角度.具体论述创造型教师应该具备的复合素养和开放品质:即创造型教师必须具有独特的创造性人格;创造型教师必须能够开展创造性教育教学.进而提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与创造型教师培养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为此,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9.
伍鼎会 《今日教育》2005,(12):43-43
创新的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更需要创造型教育。对于耳聋学生来说,由于听力受损。语言发展受限制。导致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缓慢。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为此,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为此,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在体育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教,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把创造性的培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  相似文献   

14.
邓颖超同志提出,小学生应“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才干;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邓颖超同志的号召,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探索的课题。本刊从本期起,辟“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例话”专栏,发表一些创造性教学实例及具体议论。欢迎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努力实践,认真总结,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范围的竞争日趋激烈,培养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已成为举世之共识。创造型人才主要是教育出来的。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创造性教育,有几个要素是必须具备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创造型教师;有益于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思路的创造性教材;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能力,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下,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势必给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7.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创造型的人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最高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贯穿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下面我结合小学生语文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高浩 《陕西教育》2010,(11):39-39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要迎接明天的挑战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创新是时代的要求.要有创新就需要有创造型的人才.创造型的人才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需要一大批敢探索、会创新的创造型人才。创造性思维已成为人类根本的思维形式,那么教育就必然要为人类揭示出这种思维形式的本质。然而目前,传统语文教学仍采用应试思想支配下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能熟练掌握已有知识的书生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注重求同式思维而忽视求异性思维,排斥创新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创造型人才的涌现需要教育来完成。尤其是基础教育。故此。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学校。主渠道——课堂教学更应该适应21世纪竞争的潮流,适应国家、民族振兴的需要。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服务,教学的主体——教师也就更应该不局限于传统教育的“授业解惑”。而应积极地进行高效益的创造性教学。使中小学校真正成为创造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