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迅速发展所造成的结果,他们为我国教育提出了新课题。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习现状的有效对策,以促进我国农村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切实地将教学质量提升,使每一名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96):11-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则由于各种原因留在了农村,留守儿童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各方面引起重视,文章从小学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和心理缺陷的现状分析入手,浅谈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改善策略及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开锋 《教师》2022,(7):18-20
随着我国农民工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小学语文学习的现状虽然整体呈现出良性的发展态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小学语文学困生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文章以学困生为研究对象,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农民工外出务工是现下农村之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就激化了一个社会矛盾问题,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而地理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在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地理学习障碍问题,为了能够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取得更好的地理学习进步,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地理学习障碍对策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断增多,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与社会原因,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着父母一起进城生活、学习和成长,而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留在了农村老家,成为留守儿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加,一系列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关心和关爱.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监护状况、基本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试图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策略来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在进行不断的革新。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农村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在阅读教学上,语文老师要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培养和关爱,不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来开启留守儿童们的心灵之窗,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更加健康,促进留守儿童取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语文阅读开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之窗的方法和模式进行研究和讨论,旨在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或农村,不少青年劳动力呈洪水之势向城市涌入,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不对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最大的帮助,则很有可能因此而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多方面的问题。结合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现状,浅谈几点在小学教学中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策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洒下的一片阳光。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适应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核心议题。基于文献梳理,设计了农村留守儿童教师支持与学习适应的评价指标并提出研究假设,将问卷调研区域聚焦在县域层面,选择河南省X县为样本采集区域,采集调研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探寻教师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适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情绪性支持对工具性支持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工具性支持对学习态度、学习成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学习态度对学习成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从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改善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教师支持策略:以鼓励、关爱及尊重为教师情绪性支持要点,助推工具性支持改善;以倾听、沟通与指导为工具性支持策略,改善学习态度及成效;以学习认知、表现及体验为关注点,提升留守改善儿童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这样造成了在学校中出现一批新的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还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有效的监管,再加上青少年正是身心成长的阶段,缺乏监管,就很容易在其心理以及学习方面产生问题,尤其是心理以及人格方面的缺陷。语文教育是最好的工具。因为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以及人文性,这也使得语文教学在情感教育方面比其他学科更具有优越性。所以在农村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情感资源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健全留守儿童的人格。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体现出新时代的教学需求。怎样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实行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新时期赋予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课题,本文从农村学校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全面审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留守儿童语文教学,实现农村留守儿童核心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景鲜丽 《学周刊C版》2020,(18):191-19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阐述了新时期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并客观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改善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这一现状,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同伴互助学习的涵义与特点,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运用同伴互助学习的意义、组织策略及运用范围,以期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出现了一个新型群体即留守儿童。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许多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探索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和心理全面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教育中的一大实际难题.通过对一位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和个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家庭监督的失效,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及教师的冷落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蔡欣蓉 《教师》2014,(15):20-20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是当前农村学校保证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也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困难的应对策略,不仅可以使留守儿童摆脱学习困难的心理阴影,也为丰富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吴艳粉 《甘肃教育》2022,(14):54-5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长期进城务工,使得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入手,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查阅资料,从不同层面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及学习现状,并探索能改变留守儿童现状的有效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麻建林 《学周刊C版》2020,(16):191-192
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近些年社会转型变化的过程中,也遗留了不少社会问题,如在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家中经济困难,父母只得外出打工,留孩子和老人在农村生活。由于此类群体儿童长时间和父母分离,心智会存在不健全,且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跟不上,因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与调查,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焦怀仁 《家教世界》2013,(8):138-13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进城农民工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盲区",而在教育问题中,其德育教育问题尤为突出。那么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呢?在这里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进行探讨:1、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解析;2、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对策。虽不算完善,却是笔者教育实践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致使农村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产生了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学习和道德方面的教育问题上应该得到重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1.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比例较大,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原因,这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策略这一角度切入,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相互结合的方式,对89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就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