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北洋中央政府和孔教派是民国初期鼓吹尊孔读经的两股重要势力。在尊孔问题上,他们有诸多共同之处.都认为孔子是中国文化和道德的象征,相信尊孔可以巩固共和、培养民.德和保存国粹。但是认识的差异和利益的冲突决定着他们的尊孔主张不可能完全一致。他们在是否应该定孔教为国教,以及读经的方式上存在很大意见分歧.致使他们在互为利用的同时,彼此之间也互相制约。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秩序混乱,引发一些思想家对儒家伦理的思念,甚者如严复竟提出尊孔读经的主张.尊孔读经对社会秩序的恢复固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社会思潮又引发了袁世凯的帝制自为和张勋的帝制复辟.如何看待辛亥后尊孔读经思潮的兴起与实际效果,学者们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严复为中心探讨了尊孔读经思潮发生的背景与原因,认为尊孔读经与两次帝制复辟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将帝制复辟的原罪完全归咎于严复发起的尊孔读经运动.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买办势力,为了政治上复辟封建帝制的需要,在文化思想上,掀起了一股以尊孔读经为主要内容的复古思潮。这股思潮曾一度刮遍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当然也给历史学以严重的影响。问题是它给予史学以什么样的影响?它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这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必须予以回答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探讨我国史学本身发展规律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我们认为,民国初年复古思潮对史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反映和表现。  相似文献   

4.
洪明 《教育学报》2012,8(1):3-12
读经问题是民国初年废除读经之后围绕恢复读经和反对读经而产生的一系列论争,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抛给世人的一个世纪难题。百年来,关于读经的争议主要经历了四次:第一次发生在民国初年,主要围绕着袁世凯、康有为等复古尊孔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者反复古斗争展开;第二次是20世纪20年代在东西文化反思过程中出现的,以1925年章士钊"读经救国"论和鲁迅的批判为标志;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抗战前夕,高潮为《教育杂志》1935年"读经专号"中关于读经的大讨论;第四次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尚未结束。读经的论争还会继续,解决读经论争的最好态度是抱有开放心态,认清潮流,允许实践。  相似文献   

5.
《顺直临时省议会法》是辛亥革命后,顺直临时省议会于1912年7月议决的地方性议会法规。《省议会暂行法》是1913年4月2日由袁世凯政府公布施行的全国统一的省议会法。二者都是关于地方议会组织运行的法律规定,将其进行文本比较不难发现,其有同有异,而最大的区别是议会权限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民初由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时期立法权与行政权博弈的结果,是袁世凯政府与参议院、制宪会议间权力争逐在地方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曾以译《天演论》为滥觞,鼓吹新学,批判旧字,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开辟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严译时代”。但是50多岁以后,他却同当时一批思想家一样,走上了思想蜕化的道路,出现了学界所谓的严复后期思想。这主要表现在:参加筹安会、支持袁世凯称帝、提倡尊孔读经、拥护张勋复辟、反对五四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等等。  相似文献   

7.
<正>阎锡山在民国初年对政治体制的认识应时势而变,然其中不乏有他自己独特的思考,他由民初的拥护共和到自认为共和不适合中国实情,主张采用君主立宪,进而又坚持君宪拥护袁世凯。阎锡山面对袁威权,他的政治态度紧随时势变化而改变,这种政治手段,使他避免了遭受袁世凯集团的排挤,也使他摆脱了帝制失败时应受到的牵连,从而延续了他的政治生命,保持了他在山西的统治地位。此外,从阎锡山出生的环境看,他从小饱读儒家经典,受儒家价值体系影响至深,应该是很忠君的那种类型,但其政治  相似文献   

8.
从民国初年始,蔡元培分别在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大学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期间,对“尊孔读经”进行过四次比较强烈的批判,这一点对于中国近代新化运动和民族新化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谢颖丽 《陕西教育》2010,(7):125-125
民国初年的“尊孔读经”.好像真在复燃。我坐飞机,看的是大片《孔子》;打开电视,是《诗经》演唱会;还有人送我《弟子规》(普贤文化传播中心编.准印证号:川新出内〈2006〉128号),是某单位发的。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继曾国藩、李鸿章之后的又一位风云历史人物。可以说,他对晚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驻使朝鲜到编练新军,最后到首倡新政、颠覆满清和提倡实业、发展经济。他的这一系列作为既维护了封建统治,又使自己的权力达到顶峰,培植了自己的"北洋势力"。然而,1911年辛亥革命后,关于袁世凯上台这一段历史事实众说纷纭。本文从唐德刚的《袁氏当国》和李宗一的《袁世凯传》出发,着重评析和再认识袁世凯上台以及简要评价辛亥后的袁世凯。  相似文献   

11.
民国初年是中国社团发展的高峰期,其中以尊孔为宗旨的团体较多。除了人们较熟知的孔教会之外,孔社也是当时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尊孔组织。文章从孔社成立后所进行的尊孔活动阐述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孔社在发扬孔学方面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宋教仁是民国初年最引人注目的革命领袖之一。在民初政治舞台上,他为反对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国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费尽了心血。但是,他所努力追求的政治理想不但没有获得实现,而且自己也遭到了暗杀。本文拟就宋教仁在民初社会中的政治活动及其失败的原因,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民国初年,为了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真正建立起来,宋教仁同袁世凯进行了英勇的斗  相似文献   

13.
自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一页。清政府迫于形势,在1902年至1906年间,先后制定了《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建立学部,废除科举,改书院为学堂,自中央到地方建立大、中、小学。但万变不离其宗,一系列改革,始终贯穿着忠君尊孔的封建伦理纲常。1906年学部颁布的教育宗旨说:“中国政教所固有,亟宜发明以距异说者有二:曰忠君,曰尊孔。中国民质所最缺,亟宜针砭以图振起者有三: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竭力强调尊孔读经,自小学至高等学堂都设立了繁重的经学课程,采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并对各级学校的毕业生给以相应的“出身”和官阶品级,反映出浓厚的封建色彩。  相似文献   

14.
新近出版的《许宝蘅日记》堪称反映清末民初北京政治和社会风俗的资料宝库。许宝蘅清末任职军机处、承宣厅,民国初年又任总统府、国务院秘书,长期活动于政治中枢,对袁世凯在光绪帝、慈禧太后去世、辛亥清室让位、民初获取大总统职位的活动均有记载。在新旧政权交替的过渡时期,许氏身为幕职人员,敬业为公,谨慎忍耐,顾全大局,因而很受袁世凯的信任。民初官场黑暗,许宝蘅始终能有一个狭小的生存空间,多少与"项城旧人"的特殊身份有关。日记中对袁氏活动的零星记载,除了披露内幕和细节,也可对今人了解鼎革之际政治演化过程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晚清时期他积极参与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与时俱进,力主实行民主共和制。马相伯对中国近代的宪政建设进行了思考,其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其一,宪法中的制度设计要合理;其二,中国宜采用联邦制;其三,中国实施宪政的关键是实行民治。他的见解虽有局限性,但也不乏真知灼见,尤其是关于民治的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初袁世凯发动的复古尊孔运动用儒家伦理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但它是在民初价值权威空缺的背景下兴起的,顺应了重建价值权威的历史必然,同时将孔子的大同学说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相比附,提出复古尊孔就是以孔子大同思想为指归,给民主思想的传播以一定的合法性。复古尊孔运动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中国现代化又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相伯吸取西方宪政学理论,对宪法所研究的国家和国体,政治和政体,国权和民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严历批评了袁世凯及其继任者所推行的武人政治,积极维护民主共和,倡导地方自治,虽属照搬西方政治理论,有其理想化的一面,但他始终维护宪政和民主共和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倪嗣冲和袁世凯是北洋军阀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之间关系密切。辛亥革命前后,袁世凯对倪嗣冲有着"知遇之恩",对倪嗣冲一生政治仕途的发展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倪嗣冲对袁世凯也是"知恩图报",竭尽所能效忠于袁世凯,为袁世凯集团确立北洋军阀统治立下汗马功劳。倪嗣冲和袁世凯的深厚情谊对于民初安徽政局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上) [重点难点解析]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华。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③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企图用孔教来反对革命,为其复辟帝制服务。  相似文献   

20.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继曾国藩、李鸿章之后的又一位风云历史人物.可以说,他对晚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驻使朝鲜到编练新军,最后到首倡新政、颠覆满清和提倡实业、发展经济.他的这一系列作为既维护了封建统治,又使自己的权力达到顶峰,培植了自己的“北洋势力”.然而,1911年辛亥革命后,关于袁世凯上台这一段历史事实众说纷纭.本文从唐德刚的《袁氏当国》和李宗一的《袁世凯传》出发,着重评析和再认识袁世凯上台以及简要评价辛亥后的袁世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