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单声部的歌曲唱得更有意思,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老师带领他们用"玩"的心态和方法来唱合唱!但对于教师来说,是要知道怎么将一首单声部的歌曲合理、简易、便利地编成一首好玩的合唱曲,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智慧和音乐学科素养,但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借"的方式,东借一点西借一点,那是大有裨益、十分好玩的一件事情.借的地方多了,借的东西多了,自然会有新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声音     
这是一首赞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儿童歌曲。歌词形象地通过泉水叮咚流淌和布谷鸟优美鸣叫的声音,对孩子们进行了语言美的陶冶。这首歌的曲调采用了活泼轻快的四三拍子,琅琅上口,亲切自然,形象生动,使歌词的意境得到较好的体现。教唱这首歌时,要强调三拍子的节奏重音,同时注意全曲的连贯性。对三拍、六拍的延长音,要以饱满的气息,唱足时值。  相似文献   

3.
在经久不闻的“文革歌曲”卷土重来并被某些时髦歌星热唱之时,《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歌自然成为“金曲”……这时候,许多人会想到这首在当年唱得“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歌曲的作曲人一王双印。在黑龙江省的呼兰县,有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民间艺人叫张青林,他常在一家茶馆里表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歌曲《小拜年》是根据湖南花鼓调改编的一首童谣,歌曲为一段体,热烈欢快,运用了锣鼓节奏。表现了耍狮子、舞龙灯、庆丰收、迎新年的热闹场面。整首歌曲唱会并不难,难的是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和地方色彩。强拍要突出,歌词要唱得有弹性、欢快而跳跃,这方面要多下功夫练习。锣鼓声要唱得热烈有弹性由弱到强,加上锣鼓伴奏,激发学生兴趣,增添节日的气氛。歌谱并不难唱,让学生自己视谱跟琴唱。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小拜年》,使他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耍狮子、舞龙灯这一民间节庆活动的情景。2.初步…  相似文献   

5.
什么花儿开     
提示和教学建议: 这是一首问答式歌曲,一问一答、有呼有应,十分有趣。歌词要求孩子去观察一年四季的主要特点,了解每个季节盛开的花儿,启发孩子去观察自然界动物、植物和许多自然现象的关系。通过学唱,又在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下,加深对四季的认识。教唱前先丰富孩子有关四季的知识,要求他们谈谈自己的生活印象,然后学唱歌曲,让孩子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教歌曲时可用猜谜语的形式,猜出四季的花儿。第一段歌曲要唱得有问感,每一句末尾轻轻地休止。第二段歌曲要唱得喜悦。  相似文献   

6.
往日情怀     
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就在歌曲这一领域,从小在学唱许多中国的优秀创作歌曲和民歌的同时,也接触了许多外国歌曲,包括创作歌曲、民歌和电影歌曲。而做为桥梁的,便是前辈许多学者与作家的填词。像这首《亲恩》,少年时只是无数次地唱着这歌词,被它打动,被它引领,唱的时候,眼  相似文献   

7.
找邻居     
这是一首游戏歌曲,旋律轻松、活泼。当孩子认识了1-10的数字以后,可以通过这首游戏歌曲进而知道各数的关系,掌握相邻数。因此,学唱这首歌曲,有利于在唱歌游戏中巩固对于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都比较喜欢,但初中音乐教材中有的歌曲比较短小,不少教师认为,如果用一节课时间学唱一首小歌曲,感觉没有东西可讲。无论什么样的歌曲,唱歌教学都应该进入三个境界:先要学会唱,再要熟练唱,最后喜欢唱。  相似文献   

9.
槐树花     
这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教师像妈妈的比喻表达出少年儿童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心情。演唱的时候要感情真挚,注意节奏的转换,最后三小节要唱满。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使学生多学唱点歌曲,往往是学生抄好歌曲后,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地唱了起来。这样,教师教起来‘省事’,学生也觉‘过瘾’。一个学期竟也能学会几十首歌曲。但长期如此,却是害多于益:一是学生不便掌握歌唱技巧;二是学生难于完整地唱好一首歌;三是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速度、感情、风格等等。 那么该怎样完整地教学一首新歌呢? 首先要让学生熟悉过门和间奏。教学生唱谱的时候,带唱几遍过门,然后教师将过门演奏几遍,给学生在何时起唱的印象。学生不熟悉过门的话,也可以在过门即将弹完时,给学生点头示意起唱。 其次,要分析和讲解歌词。一首好的歌曲,它的  相似文献   

11.
《要谦让》教学设计及说明○傅云波张淑贤一、导入部分师:请欣赏一首歌曲,听后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放录音歌曲《李小多分果果》)。生:唱的是李小多把大苹果分给别人,小苹果留给自己。师:这种行为就是谦让。(用一首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儿童歌曲引出...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分析:歌曲《校园的早晨》是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的作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校园风靡一时,现在仍在传唱。这是一首清新活泼,优美动听的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清新活泼,休止符号和切分音的运用使歌曲增添了跳跃性的活力。歌曲是四四拍和四二拍混合的变换节拍,节奏比较复杂,前半拍休止和切分节奏出现的比较多,在学唱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教好唱准节奏。在歌唱方法的要求上,一定做到声断气不断、声断意不断。歌曲的演唱顺序",从头反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亲切朴实的儿童歌曲,它以民歌体排比式的句子,通过太阳、高山、蓝天、大海的描绘,层层递进,最后点出了『党把我们爱在心里』这一主题。教唱这首歌时,要特别注意歌曲中提示的强弱对比,可先让学生作一些渐强、渐弱和突强、突弱的练习、『高山高山』两小节,音符要唱得饱满有力,而紧接着的『巍巍的哩』这一小节音量要突然收小。其它标有强弱记号的地方,也要按要求唱出。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小蜗牛》     
我是一个喜欢唱歌、活泼好动的女孩,无论是成人歌曲还是儿童歌曲,只要听上两遍就能唱下来,还时不时地哼唱两句。这首曲子是我在翻看猜谜语书时,感觉到这首曲子太有趣了,突然来了灵感,随口就哼唱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教唱歌曲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歌曲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唱好一首歌曲,教师首先要了解歌曲的艺术构思和歌曲所反映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同程度地把儿童引导到这两个方面上来。这样,儿童才能流畅的用歌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一、歌曲的情境设计过程即是引导学生自然流露真实情感的过程,又是唱好一首歌的必要手段。歌曲情境设计恰到好处,有助于加深儿童对歌曲的理解深度,并随之对歌曲产生浓厚兴趣,以便达到所期望的最佳教学效果。情境设计通常可以通过启发  相似文献   

16.
殷向晖 《河北教育》2002,(12):42-42
如何将音乐运用在外语学习中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其归纳为三点——学唱,学翻译,学创作。学唱,即学唱外文歌曲。那些旋律动听的外文歌曲很容易学唱,多数人在学唱外语歌曲时,为了发音纯正并深刻理解歌曲意境,乐意于搬出词典和语法书,查找歌词中生词的发音、含义及语法点的用法。抛开旋律,一首首歌词就是一首首诗歌,其用词考究,意境优美。通过学唱外文歌曲而轻松记住的外语,地道而纯正,能在会话中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留心一下周围,时下许多年轻人都能轻松讲出诸如“Yesterdayoncemore”,“I'llb…  相似文献   

17.
年级:五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2.通过听唱、自学等形式学习歌曲《谁也离不开谁》,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3.在节拍、视唱与歌曲中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绪表现,感知音乐要素。重点难点:1.感受音乐情绪,表现音乐内涵。2.唱准纯四、五度音程,掌握节奏型。3.用自然、流畅的声音,亲切地、感情真挚地演唱这首  相似文献   

18.
张洪亮 《文教资料》2008,(24):57-58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歌曲唱活.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但是,如何把纸面上的谱子唱活呢?这就要求歌唱者应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只有这样唱出的歌曲才能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首民歌风格浓郁的童声合唱歌曲。它的歌词简洁明快,八句歌词以排比手法递进深入,其间两句为一对,上、下联关系,前后呼应,从赞颂祖国建设的风貌,引向对幸福明天的向往。歌曲以七声微调式写成,具有西北民歌韵味;旋律起伏跌宕,音程跳动活泼,儿童歌曲特点鲜明。演唱时要注意力度的对比,如“香喷喷的哩”和“人们的心情”两句弱唱,“光辉的国旗……宏伟的事业……”两句则要唱得饱满有力。  相似文献   

20.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认真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时把学生带入情境。任何一首优秀歌曲都是时代的呼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都体现了作者的愿望和情感。教唱前教师通过语言、影视、图片等手段把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清楚,使学生进入歌曲所展示的情境。如我在教唱《国歌》时,首先向学生介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