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话语伦理学与学校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同一性危机".这种危机缘于道德教育中的工具理性.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该问题的理论基础.笔者就学科教学、道德教育的说服法,运用该理论讨论了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如何以交往理性代替工具理性,进而提出整合性教学观、作为话语过程的说服法,以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同一性危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网络公民的的话语变迁,给网络公民道德教育带来了现实冲击,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网络公民道德教育的成效.建构话语分权,掌握网络公民道德教育的话语主导权;关注生活世界,完善网络公民道德教育话语的内容体系;拓展优势话语,提高网络公民道德教育话语的叙述张力,是网络公民道德教育话语建设的应然面向.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以人为本"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背离,表征为话语语境的异化,致使"理解"与"共识"的缺失;话语内容的固化,导致"义务"与"兴趣"的偏移;话语形式的僵化,造成"理性"与"情感"的分离。回归教学的本真,提高教学话语的可接受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律动,教师需要着力做到:尊重学生,形成真诚表达的"话语场域";读懂学生,实现话语内容的"视域交融";感染学生,追求话语表达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道德教育话语权出现式微。因此,必须深入剖析高校德育课特别是类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德育课教学缘何遭遇话语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终才能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是思想文化交融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全新场域。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形成了对传统的高校德育话语的冲击。新媒体时代"去中心化"交互淡化高校德育的主流思想意识,文化"多元化"打破了德育话语权力垄断格局,传播的"碎片化"消解了德育话语的时空边界。面对公共理性"缺场"、交往关系虚拟化、技术工具理性异化等因素导致话语缺失的现状,高校应当主动变革:探寻高校德育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从话语价值、话语能力、话语表达途径等多角度切入,实现德育话语从"祛魅"到"返魅"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6.
生态体验道德教育在学理研究上依从中国传统诗意文化的语境,圆融传统道德教育诗意境界论.这一时代性命题从对道德教育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开启诗意智慧,从对道德教育的精神--实践批判中凸显诗意精神,从对道德教育本体批判之批判中融通生活实践关系.这自然引起道德教育内部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确立导引者和体验者主体间的师生关系,耦合道德教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教育性与享用性功能,以及融通应然性与实然性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等成为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7.
1977年8月召开的科教工作座谈会,是新中国考试发展史上的一个大转折,学者们极富理性的话语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设计师做出果断抉择。本文从知识考古学的话语分析方法,透过对学者理性话语的读解,分析了学者理性话语与恢复高考制度的某些关联,以揭示出学者理性话语与官方权力话语之间的良性互动,必然导致决策的正确与科学。  相似文献   

8.
理性批判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话语是理性批判得以展开的场域,而话语真实是开展理性批判的必要前提。审视当前的教育之“说”,依然存在话语失真的现象,表现为教育学话语的范式化、教育学话语的意识形态化和为批判而批判。回归教育学话语的真实,就是要坚持话语的问题导向、坚持对话与交流的话语秩序、坚持话语的理智诚实和真理标准。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德育"与"美育"同频共振,将精神信仰、理想信念和美学教育、诗意课堂融合在一起。寓美于德,寓德于美,德美交融,相得益彰。中国儒家美学对"美"和"善"的深层次关系有着深刻的阐述,认为"美"和"善"可以统一。西方哲学在理解"美"和"善"之间,有着从哲学的遮蔽到美学回归的历程。"思和诗"融合为一体,互补和谐,话语搭建出了中西方美育和德育之间的桥梁,"德育—诗性语言—美育"形成了以诗意话语表述为中心,以潜移默化的生活视角为方式,以德育提升为目的互为辅助的形成途径,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在遵循。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主要由话语主体的引领力、话语内容的解释力、话语风格的吸引力、话语语境的渗透力、话语评价的助推力等构成。由于话语双方在主导性与主体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话语资源的供给未做到“内容为王”、话语的表达艺术未达到“妙趣横生”、话语语境的创设未实现“润物无声”,而且缺乏“科学规范”的话语评价机制,受这些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话语主体引领力弱化、话语内容解释力欠缺、话语风格吸引力不强、话语语境渗透力淡化、话语评价助推力不大,这使得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提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高校思政课应着力于跨越主体间话语“裂谷”、整合和创新多样话语资源、借鉴和融通多元话语风格、创设丰富蕴含的话语语境、构建科学的话语评价机制,努力提升课程话语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1.
蔡明 《教育文汇》2023,(11):5-7+14
新时期诗性教育的实践是育人方式变革的实践。完整而幸福的教育不能缺失诗性教育。教育首先是诗性的,是诗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诗性教育是从诗出发的教育,是指向人与自然天性融合的教育,是向着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指向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形成的教育。诗性教育的实践,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诗意行走,需要各学科教师的诗性回归,更需要校长们的诗性智慧和诗性坚守。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即讲道理与讲故事,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讲道理以对客观真理的宣讲与言说为教育手段,讲故事则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教育故事,透过故事启示或表明一个道理。从讲道理转向讲故事的话语转换的艰难实践表明,道德教育的观念转变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诗意德育是新课程改革活动中出现的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许多中小学教师为诗意德育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产生了广泛影响。有效地进行诗意德育必须注意处理诗性与理性、实然与应然、认知与体验、言说与说话以及诗与诗意等要素的辨证矣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课程话语体系经历了沉寂、复苏、繁荣三个基本阶段.这其中,课程政治话语从激进走向理性再走向开明,课程学术话语从消失走向精进再走向多元,课程实践话语从变异走向随附再走向自觉.我国课程话语体系变迁的特征表明,对于课程话语体系的发展,课程政治话语的适度调控力是基础,课程学术话语的持续创新力是关键,课程实践话语的有效融合力是支点,课程话语生态的协调共变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生活的关系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命题,经历了从政治化到生活化的发展演变过程。生活化作为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进而成为道德教育改革的旗帜,经历了怎样的自我合法化过程?其内在的话语逻辑是什么?生活化作为一个充满价值预设的哲学话语,如何成为道德改革的共识,进而代言并担当起鼓舞、号召或解放等改革使命与责任的?关于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哲学话语、政治话语、教育话语是如何实现三位一体的价值同构的?生活化的话语政治构成了道德教育改革这一社会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话语表达主要有刚性话语表达与柔性话语表达两大类别。思政课教学话语表达创新,要注重从刚性话语转向柔性话语,实现两者和谐统一。教学柔性话语表达应遵循人性化、艺术性、思想性等基本原则。高校思政课教学柔性话语表达的实践方略有:善用具象话语,增强教学的可感性;活用故事话语,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引用经典话语,增强教学的权威性;巧用诗词话语,增强教学的诗意性;妙用亲历话语,增强教学的真切性。  相似文献   

17.
诗意德育是新课程改革活动中出现的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许多中小学教师为诗意德育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产生了广泛影响.有效地进行诗意德育必须注意处理诗性与理性、实然与应然、认知与体验、言说与说话以及诗与诗意等要素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伦理学话语发生了由以"善"为主题到以"正当"为主题的现代性转换,从而导致了"德性"与"规范"的分离。现代性道德危机的根源也正是来自于由这种分离所引起的"道德话语"与"伦理话语"的错位,在话语的实践运用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教育的"伦理化",二是伦理教育的"道德泛化"以及伦理教育的缺失。对二者界限和范围的厘清有利于现代性语境下新的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的"文体互渗"批评话语有三种类型:即现代日记体小说、现代童话体小说和现代诗化小说的批评话语。此类"批评话语"皆指涉中国现代作家与对象世界之间确立共存关系而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状态,即诗性的彰显与消隐。现代小说创作中"文体互渗"批评话语的诗性放逐是与现代创作主体的个性人格、社会时代意识以及文化精神密切关联的。  相似文献   

20.
传统道德教育主要采用"独白"式的教育方法,只是把受教育者当做各种道德规范的受体,忽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过分强调理性的说教和灌输,陷入了一种唯理性的误区.而"对话"式的教育方法,是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强调了师生互动,是道德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我们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要从理性的"独白"走向诗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